■小品 李荣
一次,与友人聊天,用了一句熟语:倒啖甘蔗,渐入佳境。大家哈哈一笑。事后自己莫名其妙地在脑子里琢磨起一个“怪问题”:倒啖甘蔗,是哪头吃到哪头呢?渐入佳境,当然是越吃越甜,那么,甘蔗的哪一头更甜呢?
如果“正序”是从头到尾,那么“倒序”就是从尾到头。倒啖甘蔗,便是从甘蔗的尾端吃到它的头部。那么,一根甘蔗,何者为头,何者为尾呢?如果按照它的生长顺序来说,是从根部长起,长到顶部收梢,那么根是头,顶是尾。如果按照甘蔗生长在田地里的姿态模样来看,那么又是顶部是头,根部是尾了。倒啖甘蔗,到底是从根部吃到顶梢,还是顶梢吃到根部呢?似乎有点弄不清楚了。
如今我们怎么正常吃甘蔗,能不能用来做个参照?好像做不到。我们一般不会买上一根有头有尾的完整甘蔗,从头到尾吃完,而是让卖者斫成一段一段,挑几段来吃,这样根本分不清是“正啖”还是“倒啖”。唯一的办法是从“渐入佳境”的意思来,弄清楚甘蔗到底哪一头更甜?
根据农业上的资料,甘蔗应该是根部比较甜,储余的糖分一般较多分布在根部,越到顶梢部,越需要水分供叶子完成蒸腾作用,水分会冲淡糖分,所以顶梢滋味相对较淡。那么,“正啖”甘蔗,是一般人通常的吃法,越吃越淡,那就是从根部吃到顶梢。“倒啖”甘蔗是“反常”吃法,却是越吃越甜,那就是从顶梢吃到根部。
求诸“倒啖甘蔗”这句熟语的出处,上面这个分析应该是正确的。我粗粗翻检一下,出处有二:一是《艺文类聚》引《世说》曰:“顾凯(恺)之为虎头将军,每食蔗,自尾至本,人或问。曰:渐入佳境。”一是《太平御览》引《晋书》曰:“顾恺之,每食蔗自尾至本。人或问之,曰:渐入佳境。”均明确说明,顾恺之的“倒啖”吃法,是“自尾至本”,本即根部,那么此处的尾,即是甘蔗的顶梢了。“自尾至本”,“渐入佳境”,越吃越甜,与甘蔗的实际性状符合,与我们分析出来的吃法顺序也相符,互相印证了,亦一乐。
吃甘蔗,到底应该先吃最甜的,还是把最甜的放到最后?这个吃法问题让人想到钱锺书先生的《围城》,里面有一段也讨论了相似的问题:“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顾恺之的“倒啖”吃法,是钱先生小说里的“第二种人”,把最好的留在希望里,在希望里保存那份乐观。不过,第一种人,享受到了最好的,拥有了美好的回忆,如果知足,亦是同样的快乐。一根甘蔗,不管怎样的吃法,那份甜蜜,总要依靠各人的情分,自己去体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