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上海何以做到“行稳致远”?

时间:2022-08-31 17:45:5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数都上海)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上海何以做到“行稳致远”?

中新网上海8月31日电 题: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上海何以做到“行稳致远”?

作者 樊中华

从聚焦12个领域发展在线新经济,到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生态布局,到应用场景竞相落地、“花开满城”;从“硬件”设施、科创资源投入,到“软性”制度次第出台、探索革新……近三年来,随着上海驶入城市数字化转型“高速路”,一个“国际数字之都”的形象正在逐渐变得清晰。

上海上演话剧“数字十二时辰”,展示市民百姓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生活 殷立勤 摄上海上演话剧“数字十二时辰”,展示市民百姓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生活 殷立勤 摄

“数字原力”稳扎国际数都根脉

数据显示,至2022年7月底,上海已累计建设逾6万个5G室外基站、21万个5G室内小站。随着“双千兆第一城”建设的深化,高速泛在、安全可靠的新兴信息基础设施正在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夯实基座。

在洋山港码头,华为联合上港集团将F5G技术在全球首次应用于港口超远程控制作业场景,即便是在恶劣天气等突发状况下,操作员也可在百公里外对洋山岛上各种大型港机设备进行应急响应、连续作业。

在宝钢冷轧厂酸洗车间内,基于电信5G技术的视觉缺陷检测替代了传统人工肉眼检测,每年可减少钢板质检人工开支60%以上,单产线钢板麻点检测率从81%提升到96%。

不仅如此,愈加稳固的“数字底座”为“上海创新”的生长、溢出构筑了更大空间。在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一家本土科创企业远景科技为上海微软构建了全套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依托上海仪电搭建的“白玉兰远程会诊系统”,青海、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医院可进行多学科远程会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等。

而“数字之网”的无所不在让上海这一全球“枢纽”城市更具韧性。在此次疫情期间,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技术,快速地为183个方舱进行医疗信息化赋能;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远程技术培训支持的方式,让先进技术“漂洋过海”,由巴西合作伙伴现场操作,完成了数千台无人机巡检的零接触作业;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数字新基建又撑起了遍布全市的“十五分钟核酸圈”“数字哨兵”等,化身城市“安全之网”。

“疫情对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指出,这次疫情当中,数字化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赋能核酸检测、复工复产两张证,在方舱医院规模化部署智能机器人,云招商、云签约审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上海将加快提升数字化能力,更好地助力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近日召开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上,上海发布首款IP SHANGHAI数字艺术品 汤彦俊 摄近日召开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上,上海发布首款IP SHANGHAI数字艺术品 汤彦俊 摄

“以人为本”深耕场景百花齐放

AR覆盖的数字商圈,数千个“智慧早餐”网点,覆盖叫车、救援、政策咨询等多场景的“为老服务一键通”,让门诊排队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的智慧就医,保障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空中课堂,智慧菜场、智慧停车、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场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正悄然渗透进上海城市场景的方方面面,改造着百姓生活的诸多细节。

以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例。三年多来,“一网通办”已累计实施520项改革举措,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36亿,累计办件量近2亿件,150个高频事项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办事体验。

与此同时,数字化也在赋能线下社区服务,在百姓身边找“场景”。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百姓家门口的“市民驿站”不断“升级”,依托“15分钟生活服务圈”,成为集“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儿童友好社区活动中心、社区食堂、便民服务站、社区文化活动等于一体的“市民会客厅”。

在长宁区北新泾街道,火柴人、电力哨、司法舱、慈善柜、绿房子、加梯通等数字化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北新泾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丽萍介绍,三年多来,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大数据支持下,街道通过线上线下民意调查、市民热线问题梳理等,对需要改造赋能的场景不断进行迭代更新,使数字化与百姓的“急难愁”真正对接和无限契合。

就在近日,上海发布了《数都上海2035》白皮书,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8个领域关键建设场景及34项主要举措,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大数据发展处)副处长陈斐斐指出,此举不仅关注到交通出行、教育、养老等市民数字化需求,且兼顾到了背后的更多需求,“如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不仅关注因材施教,也会关注如何以数字化帮助学生保护视力、进行个性化成长等更多‘细节内容’,‘以人为本’是关键。”

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动工建设,是支撑上海市建立全球数字高地的重要节点 上海电信供图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动工建设,是支撑上海市建立全球数字高地的重要节点 上海电信供图

“千帆竞发”共筑数字创新生态

在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业务负责人张逊看来,上海发力建设国际数字之都,内因在于要满足人民提供更加精细化、多样化的需求,外因则在于上海要尽快调整其产业结构,与世界更好地连通。

事实上,高歌猛进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从场景端反哺科技创新不断,确已成为上海链接全球的一座桥梁。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表示,武田制药在华发展“十年规划”的一大目标,就是要将中国创新与全球创新相结合,其中,借助上海发达的数字创新环境,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医疗、大数据应用等将是其重要的开拓方向之一。

远景科技则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星巴克中国的门店进行用电、用水、环境等智能检测,实现低碳、零碳运营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体验。

“当前外资企业对碳管理十分重视,而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低碳运营,追溯其购买的绿色权益,追查其碳信用等,”在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看来,开放的上海在为数字科技应用提供多元丰富的最佳试验场,而数字科技也正在从方方面面成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助力者。

“当前,大量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已深嵌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中,甚至成为其中重要推力,而在场景可靠、风险可控的要求下,外企也必将在上海数字化转型大潮中迎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指出。

何万蓬同时注意到,2021年,上海的百强企业几乎都与数字化发生了强关联,涉及生产、贸易、消费、物流等多领域,“市场主体的信心与行动给了政府‘棋先一招’制定规划的底气,而科学的规划可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在此次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期间,上海再次发力规划指引,发布《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开辟链接上海都市圈和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公布首批8个城市数字化转型市级示范区,以“标杆效应”激活全市数字创新潜能;签约五个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政府开放场景,与龙头企业共同探索数字科技新应用,拉动行业创新链生长。

“城市数字化转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同向发力,更好地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张英指出,上海要进一步发挥首批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大大数据场景开放和供需对接的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携手共建;推动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进程,做深、做透、做精,有机协同,三化联动,进一步加快形成一区一特色、一区一长板;同时要营造更加融通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创新的容错机制、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让数字空间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不断在上海落地实践,真正让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完)

搜索

复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