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爱范儿
似乎在每一个苹果产品线背后都有一堆可挖掘的故事。

▲ iPod 们 图片来自:musictech
iPhone 的诞生,iPod 材质的选择,Mac 与游戏的故事,以及苹果造芯始末。
每一段故事背后,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主角。Steve Jobs 时代,他用一个个决定打造出了苹果式的体验。

而在他背后的 Jony Ive,则把这些体验转变成拥有独特苹果式设计风格的产品。
不需要苹果 Logo,已经自成一派的 icon 式设计语言,也能让人立刻想到苹果。

▲ 图片来自:wired
彼时的苹果,我们可以是产品的拥趸,也可以是 Steve Jobs、Jony Ive 的崇拜者。
时至如今,苹果当下的产品似乎少了些许浓烈的个人风格,而开始转向团队。
苹果变得不那么冒险
作为 Steve Jobs 接棒者的 Tim Cook,在众人眼里,他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 iPhone、iPad、Mac 的原本的光芒变得更亮。

即便在 Cook 的任期内,苹果的市值增长了 7 倍,达到了惊人的 2.41 万亿美元,从科技公司变成了一个科技巨擘。
许多科技爱好者仍然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职业经理人,并不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在他的掌舵之下,苹果少了几分冒险精神,正开始变得平庸。

▲ iPhone 14
在 iPhone 14 系列发布之后,苹果削减 iPhone 14 产量的消息层出不穷,苹果业绩的增长主力 iPhone 似乎也开始回落,变得疲软。
虚拟现实领域,或者说‘元宇宙’被普遍的认为是将来取代智能手机的新增长点,硅谷许多公司已经开始提前布局,Facebook 甚至直接改成了 Meta,以展示其倾其所有的魄力。

▲ Reality Pro 非官方渲染图
苹果其实也不例外,一直也研究相关的领域,近期也曝光出苹果的 AR 头戴显示器的代号可能是 Reality Pro。
Tim Cook 也在许多公共场合表示,AR 技术会跟互联网一般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成为下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 图片来自:frontpagetech
这个被称作 Reality Pro 的产品会是自 Tim Cook 接手苹果以来,首个拥有自己印记和故事的全新产品线。
自 2011 年 Steve Jobs 离世以来,苹果只推出了 Apple Watch 这一主要产品线,但 Apple Watch 其实是由 Jony Ive 主导开发设计。

▲ Apple Watch 初代的 18K 金表 图片来自:businessinsider
Tim Cook 也是在初代产品发布之后,开始调整 Apple Watch 的定位,并于今年细分出 Ultra 这个面向专业领域的运动手表。
不止 Apple Watch,iPhone、Mac、iPad 这些已经成功或者成熟的产品,Tim Cook 也在不断的调整以获得更好的销量,正如他给大众一贯‘库存克星’的印象一般。

细分产品线,重塑 Pro 与非 Pro 的区分,在 Mac 产品线里初显成效,逆势增长,而今年 Apple Watch Ultra 的出现也获得了正面效果。
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就,并没有扭转苹果近年有点创造力不足的大印象。
小耳机、大帝国
而也就在此时,Tim Cook 却悄悄地用一个小小的耳机创造了一个价值接近 400 亿美元的帝国(与小米市值相当)。

从 AirPods 出现,到最新的 AirPods Pro 2 发布,也不过才五年多的时间,AirPods 系列的产品也不过几个。
依稀记得,在今年发布会上仅仅露面几分钟的 AirPods Pro 2,却成了身边所有 iPhone 用户的必买产品。

不同于 iPhone、iPad、Mac 这种在财报里被苹果归类于主营产品业务,AirPods 更像是一个配件产品,与 HomePod、Apple Watch 和其他配件一同归类于‘可穿戴设备和居家设备’之中,十分低调。
在 iPhone、iPad、Mac 等主要产品线支撑起苹果销售额之下,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小耳机。
而也正是这个耳机,根据 IDC 和彭博社的预估,2021 年 AirPods 销量达到了 1.2 亿副左右,且占去了苹果可穿戴设备销售额的一半,成为这部分业务增长最快的产品线。

不同于 iPhone,AirPods 的更迭频率并不高,一款产品几年都不更新,也不主打音质,一直到现在 AirPods 依然不支持无损。但每到年底的销售季,AirPods 总能带来漂亮的数据,无论对手如何强劲,AirPods 一枝独秀。
投资银行 Piper Sandler Cos。 预计,每四个美国青少年中就有 3 个拥有 AirPods,渗透度十分夸张。

而 AirPods 的走红,则有些像 iPod,一款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小方块,它以标志性的白色占领了青少年们的牛仔裤口袋和耳朵,从一款数码设备转变成了一个时代 icon。

▲ iPod 的‘剪影(Silhouette)’广告
成为 icon,也是 Jony Ive 为何剑走偏锋选择了白色,而非是传统的黑色、灰色。
不过 AirPods 步入‘正轨’则有些坎坷。
跟在 iPhone 7 系列的屁股后面发布的 AirPods,在发布会后成为了一大堆负面的 meme 素材。

▲ 模仿剪影(Silhouette)广告的 meme 图片来自:tbs
它不过是把 EarPods 耳机线剪掉后的模样,199 美元的高昂售价,易丢体质,戴着它就像一个外星人等等评论充斥在网上,待到半年后 AirPods 正式上市,言论又转向了另一个极端。
时任苹果营销总裁的 Phil Schiller 曾在发布会上表示,用户们对 AirPods 应该期待‘神奇的苹果式体验’。

AirPods 与当时的真无线耳机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体验。AirPods 开箱即可使用,而其他品牌的耳机需要长按耳机上的按钮,等待 LED 指示灯闪烁进入配对模式,再通过手机上的蓝牙与之相连。
而想要切换设备时,上述过程还需要再来一遍。
也凭借着足够好用,让 AirPods 成为有史以来满意度最高的苹果产品。调研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在 2017 年的调查报告中指出,98% 的 AirPods 用户对该款产品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比 iPhone 还高。

随着 AirPods 的热销,就像我们在《每一个 iPhone 用户都需要一台 AirPods》文中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 AirPods 的存在,它不再古怪,不再存在于 meme 中,也不会让你看起来像一个外星人,而变成了常态。
随着 AirPods 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并时常出现在各种场合,以及名人的耳朵上时,它也如同 iPod 一般,渐渐的成为了一个潮流趋势,一个 icon,以及一种文化。

AirPods 成为近年一来最具统治力的产品,几乎成为无线耳机的代名词。
但成就 AirPods 帝国的背后,苹果或者 Tim Cook 其实用了一些产品策略或者说小手段。
在 iPhone 7 系列上去除了 3.5mm 耳机便是其中之一,Phil Schiller 表示这就是为了推动用户去购买 AirPods。

▲ 图片来自:tecmundo
同时也认为 AirPods 的出现和耳机孔的消失会给所有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不得不说,AirPods 的设计的确很精巧,易用特点很快就让大众接受了这个接近 200 美元的新产品。
而几乎不可维修的 AirPods,也让许多用户几年时间内发生了多次的购买行为。
AirPods 是苹果生态的一个小缩影
包括 AirPods 在内,Mac、iPhone、iPad 之间的联动更为频繁,在提及新系统新设备的时候,总会把‘生态’放在嘴边。

不断地打造一个密不可分的生态网络,将所有的设备连接起来,为用户带来‘神奇’的苹果体验,也是 Tim Cook 不断推行的一个宏伟计划。
用上苹果全家桶,会事半功倍,但无形之中也会被一张网箍在生态之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花出更多的钱。

购买一台 Mac,或者一台 iPhone,可能并不会是消费的结束,而可能只是不断消费的开始。
iCloud、Apple Music、App Store 等订阅服务,以及 AirPods、AirTag 这种必不可少的配件等等,它们与主要的硬件一同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生态。

▲ 苹果软件全家桶
对于与苹果一同竞争的第三方品牌来说,想要介入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成本。
因此许多公司认为这是一种软性的垄断,苹果为自己产品设计更人性化的配对、使用,但也会将第三方厂商排除在体验形式之外。
像是 Google 最近在呼吁苹果放弃 iMessage,转向与其他产品兼容的 RCS 上来。而 Tile 也呼吁苹果为 Tile 适配与 AirTag 类似的快速连接体验。

不止如此,第三方的耳机、充电器充电线甚至是手机壳,苹果都推出了一系列的认证措施,在保证体验的情况下,也树立了生态门槛。
AirPods 的成功,苹果的确耍了一些小手段,但每一项新产品出现,苹果都会拿出独特的交互,以人为本把易用发挥到极致。
把原本随着 iPhone 赠送的 EarPods,逐步营造成一个 200 美元左右必买的盈利点,这其实是当下苹果的一种能力。就好像今年 iPhone 14 Pro 上的打孔屏,做成了灵动岛一般。

▲ 图片来自:businessinsider
而可能作为 Tim Cook 一手打造,并称之为 Reality Pro 的 AR 眼镜,是否会像 AirPods 一般,把小众的非刚需的产品打造成一个拥有广泛市场深度,并会给行业指引方向的爆款产品,可能谁也说不准。
但可以肯定的是,Reality Pro 一定会跟 AirPods 一样,值得每一个苹果用户入手,并带来‘神奇的苹果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