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专网:专访SA杨光: 5G专网产业链格局或将生变 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时间:2022-11-17 18:45:51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专访SA杨光: 5G专网产业链格局或将生变 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希望以下专访SA杨光: 5G专网产业链格局或将生变 监管工作任重道远的内容对您有用。

C114讯 11月17日消息(乐思)5G作为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以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诸多优势,肩负着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的重任。当前,5G的数字化触角从ToC的消费者市场,逐步拓展到工业互联网等ToB的垂直行业市场。而部署5G专网是垂直行业推动5G创新应用、拓展生产效能、提速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行业一直在探索部署5G专网的各种可能性。目前我国5G专网发展模式呈现虚拟专网、独立专网、混合组网并存的局面。其中,混合组网、虚拟专网是现阶段5G专网部署的主流方式,相比之下,企业更倾向于自建独立专网。

据C114获悉,工信部近日已给中国上海商飞发放了第一张企业5G专网的频率许可,5925~6125MHz和24.75~25.15GHz为工业无线专用的频段。

在SA无线通信领域高级分析师杨光看来,目前工信部还没有就企业5G专网频率规划发布任何正式文件或征求意见,发给商飞的许可或许是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试点。但这并不妨碍产业界与监管机构对5G企业专网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实际的试点,为未来的政策规划做好准备。从这一点来说,该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将对我国5G行业应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还将使我国5G专网工作向前迈出一大步。

新玩家入局 5G行业应用加速落地

5G专网是一种局域网(LAN)技术,依托于5G技术为目标行业客户和企业提供专属的网络连接体系,创建具有统一连接性、优化服务和特定区域内安全通信方式的专用网络。5G专网的优点在于能以更高性价比承载多类业务,能实现对宽带要求更高、延时要求更低的移动性业务和普通通信业务的差异化承载,而且能满足客户差异化数据安全隔离和保护需求,动态提供独享的网络资源。

相较于公网通信,专网通过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专属服务,更能保障网络的稳定性、隐私和安全性,在性能方面显著提升上行宽带、优化部署周期。

行业专网是5G To B市场的重要组网方式,尤其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益处更加明显。工业互联网园区出于对网络安全、管理控制的极高要求,需要建立一张与公网隔离的独立网络。除了技术手段上创新和升级,企业更希望能拥有专门的频段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潜在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建议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划出专用频段,这样不仅可避免与公众业务间干扰,而且5G CPE/工业模组不必再按多频多模配置,可显著降低成本。

杨光对此表示,如果后续能够形成正式的频率分配方案,并发布企业频率申请的正式流程,则将对5G行业应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他也认为,根据工信部一般的工作流程,在正式的政策出台之前一般都会做意见征求,目前还未看到有相关程序,因此还需要再谨慎观察。

与此同时,杨光指出:“理论上,自建专网将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对5G专网可管可控和快速响应的全部要求。但现实中考虑到5G网络的复杂度,企业自行部署和运行确实是个较大的挑战。另外,对于不同于公众网络频率的专用频段,产业规模将受到局限,并将进而导致部署成本上升,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市场主体多元化 监管之路困难重重

国际上主流为向企业分配专网频段并自建专网,德国、日本、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已允许企业自建5G专用网络且为垂直行业分配了5G专网频段,企业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使用。在我国,专网建设主要为依靠运营商。对于运营商来说,网络和基础电信业务是其发展的根本。这些年来运营商也一直牢牢掌握着通信网络的话语权,而5G专网频率许可的发放无疑将动摇运营商在移动网络领域的主导地位。

杨光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在监管机构征求意见中,确实遭到了运营商较为强烈的抵制,但在监管机构做出决定之后,多数运营商都较快地转变了策略,转而与企业用户合作,为企业用户提供必要的网络部署与管理服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运营商同样可以进入5G专网市场。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有助于促进竞争与创新,推动5G行业应用生态的成熟发展,并最终使包括运营商在内的产业链整体受益。

尽管如此,业界还是担忧在新的产业格局下,企业自建5G专网在未来可能会和电信运营商产生竞争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对此,杨光认为,首先需要监管机构对企业专网的应用场景做出明确规范,确保其聚焦于企业应用而不会与运营商在公众市场产生竞争。而在企业专网市场,运营商必将面对系统集成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通信设备厂商、公有云厂商等多方面的竞争。但在具有合理、明确规则的市场上,这种竞争对于提升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应该是有正面意义的。

抛开运营商和企业,杨光坦言,监管机构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技术方面,需要在避免干扰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准入方面,需要在尽可能降低门槛的同时避免频率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市场管理方面,既要促进企业专网市场的竞争,又要避免对公众服务市场的干扰,等等。可以说在企业专用频率分配及使用方面,监管机构还任重道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