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红杉高瓴提供了一种降维打击的思路,希望以下红杉高瓴提供了一种降维打击的思路的内容对您有用。
投后服务有多卷?
要回答摘要的问题,先讲两则故事。故事A:某一流GP听闻校友创业,热心帮其张罗了半年,注册公司、确定与哪一地方政府合作、落户、找人、产业链对接,没想到半年忙活打水漂,对方的回复是,“我想再等等”。故事B:一估值超百亿的茶饮品牌被几家大基金盯上了,某知名PE半年前与其联系,正赶上有PR需求,随即派自家投后下场进驻,全程规划、参与讨论,亲密无间工作半年后,竟还是没拿到份额。2022年,投后卷。VC/PE未争得募资、退出上的“一山更比一山高”,倒是在下场服务上“风生水起”。头部机构纷纷下场成立种子基金、加速器,重磅内容是将投后前置。8月中,红杉中国推出YUÈ——红杉中国创业加速器,定位创业者第一课,沈南鹏亲自带队面向全球招募天使轮、种子轮早期项目,有限期免费入住、优惠政策对接、咨询服务等。9月底,高瓴推出“Aseed+”种子计划,负责人是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就是之前带着120个人团队下场帮百丽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那位,核心概念叫共创。计划是推出来了,执行的如何还不好说。但依我说,至少从思路上它是新鲜的,这是用资金规模人员规模怼出来的一种降维打击,你基金小、管理费不够、人手不够、老板投入程度不够,在这个层面上就没法儿竞争。投早、投小、投科技加持下,投后服务已成共识,孵化器、加速器、宣传投后体系是今年以来的GP显学。之前包凡接受投中专访,说如今投企业家像追姑娘,你要告诉她你爱她,还得写PPT说明为什么爱她。但如今早期投资的服务内卷证明,写PPT、耍嘴皮子都不够了,先拿出诚意干点活儿吧。但转过头来想,投后究竟是什么?在中国私募股权发展历程中,如今风生水起的投后服务究竟是阶段性任务,还是必不可少的长期必备,3年后又是否一如今日之显学?募、投、退,都要投后2017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孵化器,其后跟着的是“倒闭潮”三字,一线城市的联合办公空间入住率不足百分之50,一些知名创投媒体砍掉了FA、股权众筹等撮合业务,靠人海战术起家的新型融资中介们大幅裁员,曾风靡一时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也已变为名胜古迹。与此同时,中后期投资市场正在那时大跃进。2016年、17年融资最多的十家公司占当年全部融资额超40%,例如IDG资本也在那时参与了美团的F轮融资,愈来愈多VC抢着跟投巨头入局项目,为得跟赚5倍、10倍,毕竟赚100倍机会已是大海捞针。也是在那个时间前后,中国私募投资机构的数量从2005年前后的200家跃升至超20000家,要知道上世纪末中国传销组织最疯狂时也只有一万多家。上一波早期投资,用某知名机构投资总监张永告诉我的话说,“真正牛逼的投早,都是过往人脉在未来的折现”。也曾有一说法,著名的天使投资法则:Family、Friends、Fools,即亲戚、朋友和傻子或疯子,为了找到足够牛的“疯子”,VC们趋之若鹜。格局剧变,考试的应用题来到投后。5年前那套天使投资法则不再有效,被人忘诸脑后,“钱”的意义也不再相同。扒论文”成为新晋投资卷王的互通暗号,在共创咖啡馆、大厂门前徘徊的投资人,走到了高校、科研院所,甚至堵在科学家上下班路旁、家门口。不是亲戚、朋友,更不是傻子,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话语体系、陌生的态度以及陌生的认知,拿下他们不容易,他们创业成功也不容易。过去1-2年,国内高校、科研室、科研机构出来的创业公司获得投资的数量是过去10年的总和,看源码一粟的自家公众号上写着“科学家创业的星辰大海”。红杉YUÈ称,为处于天使轮到A轮的中国创业者提供红杉研发的创业课程和资源,红杉合伙人沿企业发展和创始人成长两条主线,用六周时间、八个模块授课,还有从-1阶段组队,配备产、学、研的体系。除此之外,一些专投硬科技、半导体的机构,大多不愿入局此波半导体泡沫浪潮,面对C、D轮超10亿美元、甚至飙到2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它稀薄的不到1亿元的营收,早期不香吗?还有老生常谈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一级市场在性感的想象空间下建筑起的高估值瞬间在二级市场净利润面前回归理性,退出难看。大家都明白,第一、二轮投入不亏,只能扎堆卷“早期”。再看募资端,伴随LP结构变化,坐在政府引导基金面前的GP们,话术也经过轮轮筛选后变为:“我们二期基金的独角兽A落地成都,是我多次游说而得;一期基金的明星项目B,我们是领投方,帮LP拿到不少份额。”这两者均是政府引导基金看重的核心要素,在哪落地、多大份额,与此对应的,还是早。只有早期跟进,与创始人信任、熟识,才能拥有话语权,接踵而至拿下份额。而坐在产业方LP前,话术也就自然转变为帮助哪一明星项目对接了上下游产业链甚至客户,项目池中的大家如何和谐共创、相互合作、走向共赢。这时,投后目的不言而喻。为了募、投,拼了。还有退,无论是政府引导基金、产业LP、还是高净值个人LP,真正在意的当然还是基金清算退出与业绩表现。猎头Cris从业将近8年,他告诉我,尤其在今年,机构高薪招聘退出人员愈演愈烈,现已变为学历不限、经历不限、年龄不限,只要你能帮我卖掉资产,找到S基金、并购基金买我的资产包,我就给你开高薪。能卷多久当资本不再是重要生产要素时,八仙过海,得各显神通。E机构将投后人员扩充至几十人,对创业者们最有吸引力的条件竟是其医疗保障服务,E机构帮创业者和家人们挂号三甲医院,甚至直接找医疗专家调理看病,所谓“看病方面有门路。”F机构则将投后服务内容划分为10大功能模块,包括战略咨询、搭建团队、股权融资等,人数超50人,团队企业化、流程化。更将往届被投大佬转化为LP,作为朋友圈资源吸引项目,这一圈子也被打造为江湖认可的、趋之若鹜的优质圈。G机构则另辟蹊径,只在退出上花心思,外包资产处置团队,在围追堵截上下尽功夫。内部的风险管理团队则嗅觉灵敏,将被投项目按照标准划分,对可能未来清算的被投企业时刻关注,即使被法院执行也要保证第一个拿到款项。H机构也在发挥功力,常驻资深专家,连续创业者,这些人扛过周期,做过科研成果转化,组成硬核团队进驻,你不会,手把手,你不懂,专业化定制一对一。显然,企业法务、财税,GR、PR、甚至人事招聘等硬性需求已是标配,提供这些服务相对容易,怎么才能将精力花在那些不可复用的服务上,大家绞尽脑汁。从人员配置上看,红杉、高瓴这样的头部机构投后团队已超过投资团队人数总和,甚至接近1:2的人力资源配置。36氪创研研究院数据显示,近70家接受调查的头部、中腰部机构中,雇员人数超过100人的共有11家,投后人员数量普遍超过投资团队。投后服务,正是因为难以量化、各有各招被认为是玄学。人多就是好投后吗?精力多就有效果吗?效果又是什么?事实上,前一波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诞生的巨头、独角兽们,无需做什么投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要的是资本的迅速跟进,求快、多,砸钱出客户,路径复制卓然有效,这一过程中,还没来得及花大量时间、精力进入投后服务,被投就已快速成长或死掉。曾经的投后服务典型是什么?早在三四十年前3G资本对企业的投后赋能帮其迅速长为巨无霸,日后高瓴投资百丽后的数字化改造也被指借鉴3G资本。2017年高瓴将百丽私有化,用互联网经验与玩法复制到传统鞋业零售企业。这是一次有成效的投后服务,但到了5年后的2022年,下场进行数字化改造这一单向度已不再能满足当下创业者需求。维度变宽,内容变重。某专注投科技的VC创始人向我分条缕析,大部分人能做的是战略制定,资本市场地图,比如什么时间点融资,拿多少钱,拿谁的钱,怎么上市。当然还有找人,CFO、CTO、市场、品牌相关人员,稍微好一点的还能做到上下游对接,在产业上有些指导。“但我能做到更多。”科技企业的复杂程度远比互联网企业高,他讲到更多赋能的两点,第一是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跟高校合作,帮助企业成立自己的科研院所,甚或对接院士。二则帮助走向海外,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项目走出去。显然,科技企业成长周期长,所需帮助亦比消费、TMT更甚。我问了几位实际做投后的小伙伴,收获到一些差距不小的答案,“我们主要就是回答问题、定时定点参加活动”,“我负责跟踪报表啊”,“我觉得自己是保姆”,“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还有“沟通不了”,“没什么意思,早转行了”,以及“其实都是老板在做”的答案。接着我去问了几位创业者,果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些细碎的服务说白了钱可以解决,我喜欢跟我们一起制定资本化的战略”;“我知道投后没办法面面俱到,所以产业投资方还是首选”,“真正牛叉的创始人,未必需要什么投后吧,”“快速找人找钱,”还有人说,“我想找到一个能一直保持沟通、帮助解决问题的机构老大。”David是硬科技VC投后负责人,他们的判断是,未来投后赋能将占据投资机构、尤其是早期机构50%以上的实力。也有人觉得不尽然,VC/PE势必要在3年后遭遇一波大淘汰,首先被优化掉的人员即是投后。首先,科技企业成长周期长,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下降,行业势必会出走不少人,而最先被优化掉的一定是非核心业务;其次,3年时间,不同赛道的科技企业将会迎来一次洗牌,现下用投后服务吸引来不少创业项目的机构会留下来,只会是极少数;再者,投后服务将不再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难以量化的体系,将会形成一套自有机制,上述E、F、G、H机构也会各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