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多家火锅企业元旦假期客流销售迎高峰,到店、到家业务均实现增长,希望以下多家火锅企业元旦假期客流销售迎高峰,到店、到家业务均实现增长的内容对您有用。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火锅到家、到店业务迎来销售高峰。1月3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元旦期间,海底捞、湊湊、珮姐、呷哺呷哺等火锅品牌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客流均实现回暖,北京合生汇、三里屯等热门商圈的各家火锅门店在晚间就餐高峰期需排队候位,有的门店甚至需要排队2至3小时。同时,叮咚买菜、满恒记、海底捞等电商平台、餐企的火锅食材也在节日期间迎来外卖配送高峰,北京部分门店需提前1小时预约订单。
火锅到店“一桌难求”
元旦节假日期间,火锅成为节日期间高频消费餐品,多家火锅相关企业营收、客流均暴涨。
2022年12月31日19时30分,新京报记者在朝阳合生汇21街区注意到,几乎所有餐厅都已满座,火锅类餐饮尤为火爆,海底捞、湊湊、亨然四季等门店门口更是排起长队,据介绍有些甚至需排队2至3个小时。考虑到排队时间,消费者杨先生和朋友不得不改变了吃火锅的计划,选取了一家当时等位人员最少的餐厅,在排队等待45分钟后终于进店就餐,此时该店的招牌酸汤鱼、酸汤牛肉火锅均已售罄。
2022年12月31日晚,海底捞广州北京路店内的等位区排起长队。受访者供图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元旦期间,海底捞、湊湊、呷哺呷哺、珮姐重庆老火锅等火锅品牌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均出现了排队等位情况。
“今年元旦期间海底捞各地翻台率较12月恢复显著。跨年夜迎来近期消费高峰,假期第二天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郑州、合肥、深圳、成都、重庆、广州、南京等地区的门店表现尤为强劲。”海底捞相关负责人透露,海底捞位于城市热门景点、重点商圈的门店和部分社区门店在元旦假期的消费回暖尤为明显,跨年当天,海底捞北京西单店等位状态从中午12时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时30分,海底捞深圳卓越店排队时长较正常周末增加了一个半小时,堂食客流量较上个周末整体增长了一倍。据介绍,年前聚餐需求增加,海底捞不少门店已经开启年夜饭预订,消费预计能更好地释放。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元旦期间,率先启动的京津冀市场营收客流创新高,较政策优化前有超10倍的增长;广东、山西、河南、云南等市场也相继回暖,营收、客流增长5倍以上;江浙沪市场的营收、客流比近期低位期增长3倍以上。湊湊北京三里屯店长闻可铮介绍,跨年当天22时,餐厅门前还有近50为消费者在等位,节日期间每天接听订座电话至少200个,“为了迎接消费高峰,门店做了多方准备,每天定期打扫消毒至少三遍,并利用新风系统进行空气循环,员工每天登记体温,全方位地保障良好的就餐环境,消费者可以放心就餐。”
珮姐重庆老火锅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元旦期间,珮姐全国各店恢复了往昔持续翻台的状态,各个门店均有排队现象,熟悉的城市烟火气正在回归。其中北京门店的翻台率都在6以上,基本恢复疫情前的情况,杭州门店销量最为可观,元旦期间杭州门店的翻台率最高达到8.51。
火锅到家订单火爆
除了到店火锅热销之外,到家火锅同样迎来销售高峰。2022年12月31日17时30分,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平安里满恒记涮肉店看到,店内座无虚席,门口排位等待就餐的消费者超过15桌。在外带窗口,排队购买外带牛羊肉卷等火锅食材的消费者队伍长约20多米。在新京报记者排队等待的30分钟里,外卖窗口不断有外卖员前来取货。
排队购买羊肉卷的罗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火锅不需要烹饪且有氛围,所以跨年夜和朋友聚餐选择在家涮火锅。“我们一开始也打算去火锅店聚餐,但没有提前预订,一方面考虑到周围的火锅店需至少排队40分钟,另一方面在家涮火锅可以一起观看跨年晚会,所以就自行购买火锅食材在家涮。”而跨年夜在朝阳合生汇没有吃到火锅的杨先生在1月1日、2日两天也选择了购买电商平台的预制菜火锅类产品,在家享受火锅的快乐。
据了解,元旦期间,海底捞外送销量较中秋节假日提升超八成,其中上海、重庆、郑州、西安、广州等地销量均增长超一倍。海底捞推出的牛羊肉双人套餐、冬日专项套餐和双旦套餐等多款超值套餐满足了不同用餐人数和口味的需求。另外,海底捞外送还通过线上直播,将秒杀囤货的乐趣延展至外卖场景。
叮咚买菜方面透露,火锅类产品销量环比上周末有明显增长,覆盖叮咚大满贯预制菜火锅类、丸滑食材类、火锅底料类所有商品。由于预制有料锅底简单易制作,味道好等特性,叮咚大满贯产品的销量增长较为明显,其中海鲜昆布锅、冬阴功海鲜锅等产品的销量环比上周末增长均超过200%,干锅牛蛙类产品的销量增长则超过600%。
在叮咚买菜上,丸滑、毛肚、鸭肠等火锅搭配食材销量也实现增长,其中叮咚大满贯火焰牛肉片、鹅肠、去骨鸭掌等产品的销量增长均超过200%。在火锅底料方面,消费者对新奇口味的接受度升高,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的麻辣、番茄等口味,叮咚买菜金汤花椒鸡锅底、酸汤柠檬火锅等锅底口味的增长较为明显。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