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书法:曾翔——新时代的书法新风

时间:2023-02-12 08:45:36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曾翔——新时代的书法新风,希望以下曾翔——新时代的书法新风的内容对您有用。

■黄一汉(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今年春节前后,“新时代书风——曾翔作品展”在广州珠江公园展出。据承办方介绍,节日期间,每天到场观展者有300余人次。曾翔先生早年师从王任、刘炳森、沈鹏先生,现是国家画院研究员,在多个大学、艺术研究院、书法院担任导师等专业职位,其作品两次获得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近百次入选国家级和有关展览,最近作为全国新书风25位代表性书法家之一,参加了中国美术馆学术系列《新时代书风》展。

多年来,他没有“躺”在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的“功劳本”上吃老本,而是“先知先觉”地走上一条创新之路,乐此不疲。他在书法、篆刻、陶瓷与陶瓷印创新创作等多方面都有不凡造诣,观念与时俱进,新作频现,无愧为实践新时代书风的先行者。据悉,此次是他在广东的首次个展,展览伴随着新春的到来为广东的书坛送来一阵新风。该展虽然只有40幅作品,尺幅也不大,没有在大殿堂亮相,但恰好遇上珠江公园这块城中“翡翠”,又得总策划人梁文昌先生倾情投入推动,使这个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兔年的羊城增添了一抹新时代艺术亮色。

细读曾翔书法作品,无论是大字楹联、草书中堂还是行楷小斗方、拓片题跋等都散发着传统的气息,又强调各种字形结体的正侧大小、枯湿浓淡、疏密虚实的矛盾和协调,作品展示的时间节奏感与空间结构关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曾翔丰富的艺术精神与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一眼看上去,曾翔写的大字楹联是传统的,如“去草搜奇石,留云补断山”一联,有高句丽《好大王》碑的结字,有商周大篆的线质,有汉《石门颂》摩崖石刻的舒展开扩。其构字出人意表,憨态可掬,可谓入古出新。又看横幅行草书《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章》等两幅,明显地展现曾翔对二王和颜真卿书法的独到理解。作品以碑入帖,行草线条碑味浓烈,而章法又十分自然。作品结体、气息是二王或颜真卿的,行气、章法又有明清书家的影子,线条又是篆隶碑结合,提按顿挫、节奏感恰到好处。

再读其行楷作品,又感到朴拙、天真的大美气象。朴拙天真的书写,于成人而言其实难度很大,因为成人写字多年已有许多框框。曾翔先生为人真诚,性格乐观,体现在书法的结字、线条和章法上就有一种天真无邪的神态。从他的楷书、拓片题跋作品中我们可窥见魏晋时期的石刻造像书法和敦煌书风。

曾翔先生尤其善于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雅化其笔画字体形成独特风格。其书写一如天籁之音的童声在唱童谣,快乐宁静,稚拙不雕,往往让观者驻足良久,获得欣喜欢欣的阅读体验。

他的书法还有一特征,就是其形为新,其韵为古。展厅中的小幅斗方、横幅、手卷有古代文人书信手札的章法形式,自然书写气息自然流畅,其呈现的则是新的外观与时代气象。有的作品整幅采用简体字,而结体、气韵均能入古。我觉得这是值得书家们借鉴的。书法作品的古韵并非体现在字体的繁简与否。以繁体字书写有古帖、古碑参照,相对容易;写简体则需另行创作,有时简体笔画少的字亦让书者犯难。尽管如此,多年来不少书法家也积极探索简体字入书入印。曾翔作品告诉我们,不论繁体简体都是书法创作的可用字体(当然一幅作品不应繁简共用)。而且,以标准简体字创作还可避免错用繁体字。事实上,“书法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纯视觉的艺术”“它强调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样写,特别强调的是表现性与形式感”,沃兴华先生十多年前发表的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书法的拟古与创新是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话题。新时代书风反映的是在师法传统(尤其是民间书法传统)的基础上的艺术创新精神与丰富实践,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值得我们孜孜以求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