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信托周报(1月4日) 来源:财联社
1. 投资类信托受市场青睐
2. 债权人损失有望减轻,华晨集团子公司终止质押华晨中国股份
3. 2020年中国互联网信托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机遇挑战并存
4. ST游久(600652.SH)收到参股公司北京信托红利款2233.52万元
5. 山西证券(002500.SZ):山西信托通过大宗交易转让1546.545万股予山西金控
6. 捷成股份商誉减值25亿还有30亿悬顶 徐子泉套现超20亿仍卷入信托违约
7. 未履行信托和解协议,汇源果汁朱新礼被恢复强制执行15亿元
8. 董事长2年换了4个,新任董事长上任才12天就离职,*ST富控“弃疗”?
9. 华润医药(03320)与华润银行及华润信托分别订立2021年战略合作协议
10. 转型压力不减 信托行业增资潮持续升温
11. 正荣4亿信托输血漳州,三道红线倒逼股权「对赌」井喷
12. 又一“中”字开头的信托公司陷入地雷阵
13. 银行员工用“假信托”“假理财”骗了近8000万元去炒股票、期货
1. 投资类信托受市场青睐
2020年信托行业经历了“严监管”的一年,一系列与信托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监管文件密集出台,为信托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展望2021年,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谢运博认为,业务转型仍是信托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加大标准化资产的配置比例、探索服务信托新模式预计成为信托业发展的两大重点方向。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表示,信托公司过去长期依赖的融资类、通道类、非标类业务将面临着极大的转型压力,传统业务转型创新业已成为信托公司未来的必然选择。
相比服务类信托,投资类信托的前景更为行业看好。一方面,资金信托新规下,信托公司需要依靠标准化集合资金信托规模的扩张做大“分母”,以便创造非标业务的空间。另一方面,近两年海内外资本市场行情看涨,投资类信托产品需求增长。
2. 债权人损失有望减轻,华晨集团子公司终止质押华晨中国股份
华晨集团债权人损失有望减轻。
12月29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1114.HK)发布公告称,获控股股东辽宁鑫瑞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鑫瑞”)告知,股份质押合同下的质押股份已获解除。截至公告当日,辽宁鑫瑞拥有15.35亿股华晨中国股份中,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约30.43%。
同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也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辽宁鑫瑞已终止办理上市公司股份质押。稍早前的11月6日,华晨中国公告称,辽宁鑫瑞与吉林信托签订协议,将持有华晨中国全部的股权用于质押融资。
3. 2020年中国互联网信托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机遇挑战并存
借助于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信托公司对于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建设逐步达成共识。互联网打破了线上线下以及区域经营的局限性,为信托行业的全球化布局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托属于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法律法规方面存在滞后性和合规性争议,信托行业制度红利下降,经营收益下降。信托行业的互联网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4. ST游久(600652.SH)收到参股公司北京信托红利款2233.52万元
ST游久(600652.SH)公布,公司参股的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北京信托”)股东会审议通过的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北京信托2019年末总持股份额22亿股为基数,按0.16元/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2019年末,公司持有的北京信托股份份额为约1.4亿股,占其总持股份额的6.3452%,故此次可获得红利款约2233.52万元。基于前述北京信托股东会决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已将上述红利款计入本年度投资收益。
5. 山西证券(002500.SZ):山西信托通过大宗交易转让1546.545万股予山西金控
山西证券(002500.SZ)公布,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信托”)出具的《关于股份权益变动情况的告知函》,2020年12月30日,山西信托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以大宗交易方式,将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1546.545万股转让给山西金控。
6. 捷成股份商誉减值25亿还有30亿悬顶 徐子泉套现超20亿仍卷入信托违约
对于市场担忧的流动性压力,徐子泉虽然百般努力,但仍未能避开。
近日,捷成股份(300182.SZ)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子泉直接持有的公司2.6亿股股份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51.33%。
徐子泉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源于一单信托违约案件。信托资金参与A股公司新潮能源定增,出现亏损。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徐子泉通过减持捷成股份套现超过20亿元。
捷成股份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理想。2012年至2018年,捷成股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外延式并购,交易金额超过80亿元。2018年、2019年,公司相继发生商誉减值约25亿元,导致经营业绩较为不堪。
7. 未履行信托和解协议,汇源果汁朱新礼被恢复强制执行15亿元
12月28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发布的一条执行裁定书显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源饮料”)及其创始人朱新礼因未履行和解协议,被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申请恢复强制执行。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因被执行人未按照和解协议履行,法院裁定,冻结、划拨汇源饮料、朱新礼银行存款15亿元;股权转让溢价款以13亿为基数,年利率15%;申请执行费157.76万元。
早在2019年12月16日,民生信托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汇源饮料的实际控制人朱新礼及其名下企业的股权。
8. 董事长2年换了4个,新任董事长上任才12天就离职,*ST富控“弃疗”?
履职才12天的董事长和董秘双双辞职,集体离职的还有同一天上任的其他6位管理层人员,已被暂停上市的*ST富控,(600634.SH)这是放弃治疗的节奏?
被高管集体出走打个措手不及的*ST富控,今天又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对于这家劣迹斑斑的上市公司而言,发生任何奇葩事件都不突兀,毕竟它在2年内换了4任董事长、6任董秘以及4任财务总监,为了规避退市命运还强行把“-36亿元的净资产”在财报上 “转正”。
此次离职的董事长沈立扬、董秘唐旺承等8名管理层,均是在公司12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选举出来的。从沈立扬的履职经历来看,他与上海宝钢有着密切的关系,1998年到宝钢工作,直到2016年才离开。此次到*ST富控履职,或与其宝钢的履职经历有些关联。
2020年8月13日,上海富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7000万股股票通过司法划转方式被划转至华宝信托集合信托计划,划转后华宝信托集合信托计划所持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2.16%。华宝信托因此“被迫”成为*ST富控的第二大股东,当日*ST富控的收盘价为1.17元/股,这第二大股东席位的价值仅为8190万元。
9. 华润医药(03320)与华润银行及华润信托分别订立2021年战略合作协议
华润医药(03320)发布公告,2019年华润银行战略合作协议及2019年华润信托战略合作协议各自将于2021年1月1日到期及不再生效。
于2020年12月29日,公司与华润银行及华润信托分别订立2021年华润银行战略合作协议及2021年华润信托战略合作协议,期限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并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
于本公告日期,公司的控股股东华润股份,间接持有约公司53.05%权益,持有华润银行约70.28%权益,及间接持有华润信托51%权益。
10. 转型压力不减 信托行业增资潮持续升温
年关将至,信托行业增资热潮再起,仅12月至今就有三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资。12月28日,华鑫信托发布公告表示,根据监管批复,该公司注册资本由35.74亿元增加至58.24亿元,就在不久前陆家嘴信托、中粮信托均宣布了增资计划。在分析人士看来,无论是出于对现有业务的维护,还是对新业务的开展,信托公司的增资需求都将保持旺盛趋势。
对此次增资,华鑫信托在公告中提到,本次增资以股东按比例增加出资的方式完成,增资后股权结构不变;其中,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金额40.68亿元,出资比例69.84%;中国华电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出资金额17.56亿元,出资比例30.16%。华鑫信托同时称,本次成功增资,该公司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显著提升,各项监管指标将进一步优化,为加快战略转型、拓展了公司业务发展的空间。
11. 正荣4亿信托输血漳州,三道红线倒逼股权「对赌」井喷
12月7日至今,在某第三方大型信托销售平台上,一款名为“汇金22号(正荣漳州)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产品,已累计发行到第11期。
与平台上其他诸多信托产品一样,这款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背后却暗藏玄机。该产品受托发行机构为大业信托,所募资金集中投向了福建漳州的正荣地产项目。
地产密探从大业信托进一步获悉,其官网透露,“大业信托·汇金 22 号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单位分为A/B 类,预计总募集4亿元,推介期达到1000万元即可成立,期限12个月。
12. 又一“中”字开头的信托公司陷入地雷阵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多起与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法律诉讼文件,其中包括《福建省时代华奥动漫、严敏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左洪波等执行裁定书》、《广汉中合城、中铁信托与成都望京建设、广汉中铁安典置业执行裁定书》等。
根据法律文书显示,以上三个案件涉及信托金额超过15亿,申请执行人都是中铁信托,而在这三个案件中以《中铁信托和华奥动漫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最有看点。
13. 银行员工用“假信托”“假理财”骗了近8000万元去炒股票、期货
农业银行支行的一位营业部主任,用“假信托”、“假理财”欺骗84位客户,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涉案金额达7969.8万元,后续这位营业部主任用这些钱炒股票、炒期货,最后亏了3700多万元。
这不是段子,而是最近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二审刑事判决书中的真实事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购买信托产品时,双录、合格投资者认定等环节属于规定程序,个人投资者需谨慎核对相关信息,莫让他人“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