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是很多当代年轻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事实上,社交焦虑障碍确实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精神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相信很多读者都有体会;而紧随其后的则有些令人意外,这就是害羞膀胱综合征。具有这类症状的人在公共厕所中会感到焦虑、紧张,无法正常排尿。这种疾病不仅令人窘迫,还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撰文 | 石云雷
编辑 | 吴非
害怕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害怕受到别人的注视,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交焦虑障碍。但一类看上去是生理的症状——害羞膀胱综合征(Shy bladder syndrome),其实也属于社交焦虑障碍。如果你有这种症状,通常会难以在公共厕所尿尿,只能回家解决。更严重的情况是,当家里有人时,你可能都无法尿出来。
根据国际境遇性排尿障碍协会(the International Paruresis Association,IPA)的估计,美国预计有2100万人面临这种情况。由于男性公厕提供的私人空间更少,男性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害羞膀胱综合征的触发因素通常是患者害怕有人看到、听见甚至知道他们在小便。当大脑中出现这一想法时,他们就会焦虑起来。表现在生理上,就是无法进行正常的排尿。
导致这类症状的原因十分复杂。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Kenley Kuoch教授主要从事和肠道、膀胱有关的焦虑研究,他说:“患有害羞膀胱综合征的人,很有可能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在公共厕所遭受过霸凌等行为。因为这样的经历,一些人将在使用公共厕所时会变得紧张不安,而这将引发更深的焦虑,如导致排尿困难。”另外,遗传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在厕所里出现焦虑情绪。
排尿障碍的原因
排尿受阻,通常也被称为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这一情况的出现原因通常有尿道阻塞、神经问题、膀胱肌障碍以及药物的作用等。正常情况下,当人想要排尿时,大脑会向尿道括约肌发送神经信号,让其放松。此时膀胱壁上的肌肉会收缩,帮助将尿液排出膀胱。
但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害羞膀胱综合征患者会感觉膀胱有一种被“锁住”的感觉。这种情况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达到数十年。害羞膀胱综合征患者在进入一个引发焦虑的环境时,会在生理上经历和焦虑相关的症状,包括心跳和血压增加、流汗、恶心、头晕和肌肉紧张等。
从长期演化的角度来看,焦虑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而它涉及的神经过程和大脑区域与恐惧、害怕等情绪的相似。一些研究发现杏仁核、海马体和前额皮质都在这些情绪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脑中主要有两个和焦虑-恐惧反应相关的神经回路。
一个是“短回路”,由感觉丘脑将刺激传递给外侧杏仁核,其再将刺激传递给中杏仁央核。这一过程会激活人的交感神经,导致呼吸频率增加,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导致动脉压和心率增加。而焦虑也会通过副交感神经,引发一些和胃肠道、泌尿相关的不适症状,这或许部分解释了焦虑导致害羞膀胱综合征的原因。
另一个是“长回路”,大脑的感觉皮层、岛叶和前额叶皮层也会将信号发送到外侧杏仁核,信号从这里被传送到脑干和下丘脑,最终会促使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控制焦虑情绪。焦虑反应有利于人的生存和演化,但当焦虑值过高、导致焦虑失调时,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憋尿带来的危害
害羞膀胱综合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甚至会引发疾病。在早期一项对63名患者的调查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会避免或尽可能少参加聚会、体育活动以及约会等,而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这一疾病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范围。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8.1±12岁,而这一症状的持续时间从11.5年到37.5年不等。他们的家庭成员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社交焦虑障碍和抑郁症。
焦虑等症状还会通过一些途径,影响人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免疫系统的维持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当人出现焦虑、害怕和恐惧等情绪反应时,神经系统中产生的肾上腺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功能。而此时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更易暴露在细菌和病毒等危险因素中。此外,憋尿时间过长,也更容易导致尿道感染,使得一些在排尿中发挥作用的肌肉功能衰退。
目前,这一疾病已能通过一些药物和心理疗法得到缓解。治疗的药物包括缓解焦虑的药物如阿普唑仑或安定,控制抑郁症状以及放松膀胱肌肉、阻止尿潴留的药物等。而一些心理上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也能逐渐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害怕情绪。
参考链接:
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mind/shy-bladder-syndrome-is-a-social-phobia-thats-more-common-and-treatable-than
https://www.mdpi.com/2076-3425/10/11/846/htm
https://www.karger.com/Article/FullText/50102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da.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