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富士康记忆:在大陆33年锐变史

时间:2021-01-28 20:47:16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富士康记忆:在大陆33年锐变史

最近,富士康与汽车巨头吉利、拜腾的强强联手,备受关注。

1988年鸿海创办人郭台铭赴深圳考察,创办富士康,恍然间已是33年了;如今富士康已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回忆富士康在大陆33年锐变时,也可从这个窗口洞悉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现在与未来。

33年富士康锐变史

生于1950年的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今年71岁,他打造的世界级代工帝国,创造了商业奇迹。

郭台铭、郭台强、郭台成三兄弟,生于台湾省新北市板桥区(原台北县板桥),祖籍山西省晋城泽州县葛万村。郭台铭的父亲郭龄瑞,曾是民国旧社会警察,他的母亲初永真,1925年生于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初家街道远陵夼村;在他母亲16岁时,一家人到青岛谋生,认识了当时在青岛警察局做警察的郭龄瑞,1946年二人永结同好,后因时局变动迁居台湾。

1971年,靠半工半读,郭台铭从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航运公司“复兴航运”工作。1974年,郭台铭创办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并于1985年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创立了FOXCONN(富士康)品牌。

自创立鸿海开始,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很明确: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

当年,初永真一家六口随担任刑警的郭龄瑞来台湾后,住在现在板桥慈惠宫后方,后来,一家又随郭龄瑞工作变动搬到中永和一带。

郭台铭事母至孝,与母亲感情深厚,有三大原因。一则是母亲当年照顾一家大小,非常辛苦;二则是母亲会烧一手好菜,也成为郭台铭日后持续打拼的动力;三则是母亲为他创业起步出力。

1974年郭台铭创办鸿海时,创业资金调度困难,郭台铭创业的第一笔资金,就是母亲初永真从标会标来的。

当然了,也有个未获证实的说法,即郭台铭起步曾得益于其岳父、香港富豪林百欣的帮助。郭台铭的长子郭守正、长女郭晓玲,系郭台铭与结发妻子林淑如所生的一对儿女。2005年3月12日,郭台铭元配夫人林淑如因乳癌过世,享年55岁。林淑如是林百欣与蔡艳如的女儿,曾是台北医学院“校花”。

林淑如临终时,将一对儿女特别托孤给自己的小阿姨黄秋莲,请她多加关照。黄秋莲,现为鸿海总财务长,有鸿海“钱妈妈”之称,她的丈夫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总经理游象富。

早年,鸿海初创维艰,在高商毕业的黄秋莲,曾借钱给郭台铭创业。后来,黄秋莲到公司做会计工作,与郭台铭夫人林淑如一同管账。当年的鸿海,可不像今天那么庞大,只是一家塑胶小工厂而已。

鸿海能成为世界级代工企业,与33年富士康锐变史密不可分。

1988年6月6日,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决定将企业布局延伸至大陆,赴深圳考察后创办鸿海集团子公司——富士康。此前的5月下旬,郭台铭等八人一行赴深圳投资考察。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投资设厂的基地最初是深圳海洋厂。1992年又增加深圳黄田厂,后来又于1993年再增加江苏昆山科技园厂。

三年后,富士康的深圳龙华科技园开工建设,到1999年,富士康又进驻山西晋城办厂,晋城科技园开工建设。由于郭台铭祖籍山西,也被称为晋商代表人物之一。

1992年富士康深圳黄田厂开工建设时,当时郭台铭旗下的鸿海,仅是家年营收31亿元新台币、做连接器的小公司。最早时,鸿海是先投资香港富士康100万美元,再由香港富士康投资中国富士康60万美元。

由于那时,台湾当局禁止如微波技术、半导体技术赴大陆发展,鸿海以组装业务起步,顺利拿到了赴大陆投资的许可。

一开始,郭台铭只是在深圳租了一个5100平方英尺的厂房,招揽了当地超150人员工,并从台湾、美国抽调干部,富士康在大陆的生意是这样起步的。

后来,郭台铭将鸿海的客户锁定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PC大厂。早期在美国,郭台铭住的是仅花12美元一天的小旅馆,自己开车跑了美国52州的32个,也正是个人电脑国际品牌的订单,成就了日后的鸿海。据说,最高峰时,全球每5台电脑就有一台装有鸿海产品,富士康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可能连郭台铭也想不到,当他1988年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工厂深圳海洋电子插件厂时,首批员工里有一位时年24岁的普通生产线女工,也有着一样宏大梦想,她就是立讯精密创办人王来春。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有“女版郭台铭”之誉,也被称为“富士康最励志的打工女”,立讯精密的发展与成功,和富士康及母公司鸿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潮起海天阔,风好正扬帆。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胜、王来春兄妹,同时也是普通人在深圳奋斗的成功样本。

生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槐泽村贫困农家的王来春,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家庭背景。刚进入富士康时,同事发现她的过人之处,王来春不单完成工时内的工作,还在休息时间选择到工厂加班。富士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王来春也跟着公司一起迅速成长,她积极向其他管理人员学习,她的“拼命三娘”态度与优异成绩,让她“三级跳”于1998年当上课长,手下管理数千富士康员工。

在富士康干了10年的王来春,创办了足以比肩鸿海的立讯精密。一枝独秀不是春,潮汕打工女王来春的成功,不也是富士康和郭台铭的成功吗?

21岁进厂,32岁离职,2004年,“富士康打工女”王来春与哥哥王来胜在深圳创办了立讯精密。

深受富士康影响的王来春,她最早的企业战略布局,也跟随富士康,被外人视为“郭台铭精神”头号实践者。她的努力,苹果也看在眼里,如今她在苹果供应链的战斗力,仍是别人无法无视的,包括老东家郭台铭的鸿海及富士康。

很长时间,立讯精密将郭台铭的不少经营思想及理念奉为圭臬,王来春也希望像郭台铭一样,让立讯通过创新获取更强竞争优势。竞争者在路上,将来谁领风骚,不晓得,路遥知马力,但王长春的成功,不就是郭台铭企业管理及经营理念成功的证明吗?

治厂如治军,鸿海及富士康的成功,与郭台铭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锐意求变的铁腕管理风格分不开的。

富士康能成为“代工之王”,早期是用同业难以想象的价格接单的,那种“赤字接单、黑字出货”的运营模式,曾让竞争对手心惊胆裂,无法与之匹敌。

不少人想,郭台铭是怎么样“挤”出利润,很多人亏本,他竟然还能赚钱?可我们回顾一下33年富士康在大陆发展历史,会看到郭台铭一直持续不断翻新经营模式,从管理和财务管控方法要效益。

从最早发迹的深圳龙华厂,后来山西太原、山东烟台、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再到四川、重庆、贵州,最高峰时,富士康一年建了7家工厂。在激进扩张的同时,富士康也面临转折性的痛点:2010年“12跳楼”事件,也让富士康劳资关系曝露在公众面前。

升级比升值重要!这是近来郭台铭高喊的口号。

富士康变身为A股的工业富联,事实上也是展现转型的决心。人力成本的上升,加上各种费用齐涨,中国过去低成本优势愈来愈难以为继。作为在大陆最成功的台商之一,郭台铭和富士康也意识到,不能只靠冲规模,压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也正因如此,郭台铭乃至他的接棒人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一直在促使鸿海升级,推动鸿海制造向智造转型,拉高毛利率。

2013年,富士康在贵阳的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奠基,这一年鸿海在世界500强中排名30。2014年,郭台铭方面提出“11屏3网2云”,以及“云移动+机器人”产业生态链,2015年更是推动工业互联网。

2016年郭台铭入主日本国民品牌夏普,这一年鸿海跨入世界500强之25强。此后,鸿海6088科技在香港上市,2018年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成功登陆A股。2019年郭台铭退休,刘扬伟接棒董事长,富士康也进入“后郭台铭时代”。

郭台铭为何也痴迷“造车”?

不久前,郭台铭旗下的鸿海科技集团宣布,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以及出行产业提供全新一站式服务,包括汽车整车、零组件、智慧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流程等。

出席云签约仪式的除了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总财务长黄秋莲等,连创办人郭台铭也亲自出场,可见其重视程度有多高。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差不多时间,鸿海与拜腾汽车的合作也有了明确轮廓。据报道,除了鸿海董事长刘扬伟1月22日以视讯方式出席拜腾汽车全员会外,富士康也将向拜腾汽车南京厂派驻100多名工程人员,加快拜腾汽车量产进程。

事实上,郭台铭营造汽车梦的动作,远不止这些。

去年12月,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总财务长黄秋莲出席了“鸿华先进”与“帝宝工业”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刘扬伟也是鸿海集团旗下“鸿华先进”董事长。

帝宝工业,是全球车灯制造的龙头工厂。双方结成策略性合作同盟,也令这家车灯龙头成为郭台铭引导的电动车开放平台“MIH联盟”伙伴。在台湾有“车灯三雄”,分别是上市公司帝宝、丽清、联嘉。

1月14日,由鸿海集团主导的MIH联盟茁壮成长,随着越来越多的策略伙伴加入,MIH也推出了软、硬体掌门人。其中,由曾在在Ford、Fiat Chrysler及NIO任职、在汽车界有丰富经验的郑显聪负责MIH联盟规划、硬体部门及平台规格定义,而鸿海科技集团科技长魏国章,则负责操刀软体平台。

近日,恒大汽车再次获得260亿港元战略投资,引发高度关注。一辆汽车没卖出去,在资金疯狂炒作新能源汽车的当下,恒大汽车股价飙升了52%。

那郭台铭为什么也痴迷于造车呢?

“鸿华先进”公司,是去年鸿海集团与裕隆集团双方合资成立的新公司,目的就是发展电动车。当时订下2年内推出首款电动车,5年内抢占全球10%市占率的目标。

裕隆集团旗下,有“裕隆”、“裕日车”、“中华车”三只“金鸡母”,其在杭州投资的纳智捷品牌,也受人关注。自掌门人严凯泰过世后,妻子严陈莉莲也和她婆婆当年一样,“替父出征”,掌舵裕隆。

也在此同时,鸿海公布了MIH开放式电动车架构平台。据称,MIH是针对传统汽车产业痛点,如费用太高、开发期长、资源不足,在硬体开发平台下,将开发技术规格、模组弹性客制、深耕关键部件等特色。也就是说,MIH将推动电动车向“客制化”、“模组化”、“弹性化”和“标准化”,用最短时间、最少代价开发出客户所需要的车型。

也许,说这么多,您可能还不知道郭台铭造车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吧。其实,造车是表象,鸿海未来要转型科技服务业,这是个大计划!也就是说,以前鸿海靠制造产品创造价值,将来会是靠智能化的科技服务来赚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