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信基金张竞:在泡沫中保持理性 | 金基访谈
在“公而优则私”基金圈里,张竞是个例外。
2011年底,安信基金在深圳成立,张竞是创始投研成员之一。之后的6年里,他一路从研究员做到专户投资经理,再到特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公募中的专户是个隐秘的江湖。产品特征类似于阳光私募,主要为单一机构和高净值客户服务,追求绝对收益、严格控制回撤。
由于产品不对外进行信披,专户投资经理大多低调,即便业绩出众,也很少成为市场追捧的“明星”。
一般情况下,公募业绩好才会被调去管专户。张竞则恰恰相反,他是在专户有所建树后,走向台前管理公募基金。
以风险控制为底色
2017年底,张竞开始接管安信灵活配置基金。截至2021年1月底,他的任期回报为129.36%。
对于这一转型,张竞的初心是,希望将专户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公募里实现,给更多的持有人带来回报。
不同于专户追求绝对收益、排名周期长,且客群相对成熟,在以相对排名为考核体系的公募基金,业绩是一把悬着基金经理头顶的“纳斯达摩之剑”,不进则退是光鲜背后残酷的竞争法则。
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张竞做到了对初心的坚守。在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他更重视风险控制。据Wind统计,2020年,张竞管理的产品在偏股混合型基金里,业绩排在市场前30%,夏普比率在同类基金里排名前5%。
夏普比率=收益率/波动率,若夏普比率大于1,代表基金报酬率高过波动风险;若为小于1,代表基金操作风险大过于报酬率。
过去两年里,结构性行情在A股大行其道,押注单一行业,业绩更容易跑在前头,但张竞始终坚持“行业均衡,个股分散”。
“求稳”既是个性使然,也是交易风格所致。张竞坦言,自己是个比较在意风险的人,即使再看好的行业,也会考虑错判的可能性。同时,他更倾向于左侧投资。做左侧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从买入到印证的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布局几个驱动因素不同的行业,是张竞的应对之策,“它们业绩兑现的周期大概率会不一样。从基金管理的角度考虑,压力也会小很多”。
在泡沫中保持理性
张竞对风险的深刻认识,源自2015年的股灾。
当年4月,沪指冲破4000点以后,市场一直处在严重的泡沫中。作为专户管理人,张竞有两个选择:一种是随波逐流,跟住市场资金走向,直到泡沫破裂为止;另一种是保持理性,当市场已经超出了常识能够理解的范围时,及时退出。
他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虽然我管的是公募中的专户,但业绩考核是和阳光私募的收益率做对标。从市场排名来讲,我是非常有压力的。”
“就像舞会的钟声总有停止的那一刻,虽然我也不知道具体时间是哪一刻。”张竞当时的想法是,真到了泡沫破灭之时,大家都会夺路而逃,最后可能谁也挤不出那个门。
张竞选择了提前离场。之后的一两个月里,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他逐渐将股票仓位降了下来,最低降到40%以下。虽然刚开始排名压力很大,到了2015年的下半年,抗跌优势显现出来,张竞管理的专户产品的净值回撤非常小,仅10%多一点,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了约45%。
从这轮泡沫中,张竞领悟到:在某些时间点,有效地控制回撤,比博取收益更重要。
回归到当下,对于饱受争议的基金抱团现象,张竞的看法相对中性。他认为,和2015年的那轮抱团不同,当时属于概念炒作比较盛行的局面。本轮抱团是市场更加有效地选择了每个领域里最好的公司,给予了相较于基本面弱的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
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一个价值再发现的过程,“只是说到现在这个时点,是不是很多公司所谓的价值发现过头了?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走出投资的舒适圈
对于选股,张竞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在看得懂的行业里,选择风险收益比最合适的股票。从持仓变动来看,安信灵活配置的股票换手率不算低。
对此,张竞解释,近两年市场整体的估值在上升,但各个行业上升的节奏不一样。他的做法是,不断从高估值的行业切换到低估值的行业,所以持仓看起来轮动性很快。
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张竞认为,再通过估值去做行业轮动的空间不大,“好公司的估值都到了比较高的位置。这个时候,只能靠盈利来抵御估值收缩,找到基本面和盈利超预期的公司是关键。”
张竞选股第二个标准是,长期高的复合ROE。ROE代表着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很多公司的盈利并非线性增长,而是存在周期性波动。对于有潜力的公司,张竞愿意拉长投资周期,寻求复合ROE。
标准之外,亦有盲区。因为过于注重估值,张竞错失了2018年上半年的医药股行情和2019年下半年的半导体行情。
静态来看,这两波行情中,很多公司的估值的确很贵。事后张竞做了深度研究和复盘,发现有一部分公司确实是在乱炒,但也有一部分公司的基本面是真的好。
从这两次经历中,张竞反思到一件事情:人的认知是很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容易被困在舒适圈里,但投资肯定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泡沫的钱不赚无所谓。”张竞直言,如果明明可以通过研究和扩大能力圈,来给投资者挣到的钱,却因为自身心态不够开放而错失机会,才是投资中的大忌。
寻找终局中的赢家
张竞如今的心态开放了许多。2020年底到2021年初,新能源车是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他研究下来发现,这个行业虽然成长空间广阔,但未来会有很多技术变革的过程。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不喜欢技术变革太激烈的行业。”在张竞看来,投资追求的是确定性。一个行业在技术不断变革的过程中,有可能终局的赢家,和现在看好的公司不一致。但对于大概率可以成为终局赢家的公司,愿意给予估值溢价。
在研究和试驾了很多新能源汽车之后,张竞发现了一个更为确定性的机会——汽车智能化。
“如果新能源汽车仅仅是把汽车从燃油驱动变成电池驱动,这个改变还不足以是革命性的。”张竞认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并形成一定的生态,才能给投资者带来颠覆性的体验。
张竞最终形成的投资结论是,汽车智能化背后,会有两大受益的行业,一是芯片,二是软件,“这两个行业相对成熟,在汽车智能化的过程中,大概率还是原有的公司脱颖而出”。
从2020年基金四季报的持仓来看,他对这两个板块进行了比较大的配置。
“四个标准”量才录用
科班出身的张竞,本硕就读于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因为早年家里的长辈炒股,在信息并不发达的90年代,张竞就耳濡目染地知道了巴菲特和索罗斯。但真正让他走上投资之路的,是彼得·林奇。
大一那年,他在图书馆无意看到了《战胜华尔街》一书,被彼得·林奇的传奇经历所吸引。他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还有基金经理这样一种职业,原来有人可以通过投资股票,成为这么有影响力的人。
真正走上投资岗位之后,张竞最欣赏的投资人是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是他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他眼中的芒格,理性而又充满智慧。
除了基金经理,张竞另一个身份是安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作为团队负责人,在提拔基金经理时,他格外看重四个方面:
第一是对工作有没有激情。研究员的聪明程度差不多,绝大多数也足够勤奋。但有的人只是把基金经理当作一份工作,有的人则是当成一份事业,“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更需要有激情和事业心的人”。
第二是有没有自驱力。有自驱力的人不需要外界给予压力,自己就会去做很多事情。
第三是有没有悟性。投资和研究是一件需要悟性的事情,而有悟性的人可以迅速得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第四看性格乐观还是悲观。这两种性格的人都可以做投资,不同之处在于:乐观的人出彩的时间会更早一些,但投资的波动性也会更大。
“在市场里我们会看到,最激进的人往往是最乐观的人。而悲观的人则因为谨慎,对风险更为看重,出彩的周期可能会更长一点。” 张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