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境”花事:一波三折喜迎春
新华社香港2月7日电 题:“疫境”花事:一波三折喜迎春
新华社记者苏万明
春节,鲜花是很多香港人家中必备的点缀品。在他们看来,不管年景好坏都要买花,因为辞旧迎新之际,家中鲜花绽放,要么寓意来年“锦上添花”,要么可以“冲喜转运”。
这也是被誉为香港“兰花大王”的杨小龙坚持种花20余年的初心和信心。59岁的他以往遇到过气候不利等“逆境”,但从未放弃。去年1月至今,香港又陷入新冠肺炎“疫境”,杨小龙的种花之路再遇波折。不过,农历牛年春节将至,和他一样爱花的市民,给他带来了欣慰和喜悦。
一波三折
新冠疫情已持续肆虐香港一年有余。今年1月8日,根据疫情形势,为减少人群聚集,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取消原定2月初举办的年宵花市。
因应市民买花迎春的习俗并方便花农卖花,香港已持续多年专门设立年宵花市。每逢春节,一般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至新年正月初一,特区政府会在香港多处开设花市,并由花农竞投销售摊位。
年宵花市热闹喜庆,既是市民买花休闲的场所,也是花农重要的销售渠道。因此,年宵花市取消的消息一出,便在花农中间引起讨论。
杨小龙此前已经投得维多利亚公园和旺角两个花市共16个摊位,准备布置开张,但现在很多计划要被打乱,花市取消估计将使他损失300万港元。他立即联系同行业界代表,通过各种渠道,呼吁重开花市。
连日的努力让花农迎来转机。1月19日,特区政府宣布恢复年宵花市,不过花市摊位数目将减少约一半,同时相关部门将会采取监察花市人流、加强对摊位经营者防疫等措施,以防控疫情。
虽然理解政府的决定,但影响仍然存在,杨小龙想办法扩大销路。他尝试网上销售,然而效果一般,因为活生生的花朵和一般商品不一样,“至少照片就不太好拍”。
育花迎春
一边绞尽脑汁想销路,一边还要照顾好花房里的花朵。杨小龙知道,花的品质就是口碑,是安身立命之本,也饱含着自己的初心,承载着爱花市民的新春愿望。
杨小龙1998年开始在香港种植兰花,是香港业界公认的“兰花大王”,种植数量大,品种多,远近闻名。他目前拥有10个花房,起名为“千叶园”,占地面积共约30亩。杨小龙今年共育有兰花18万棵,品种60余个。“我还有几亩地预备做花房,正在等待政府批准建设。”
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杨小龙位于金水南路的种植场。三四米高的花房是钢结构,顶棚使用半透明的覆板,使花房内光线充足又不过于强烈。两侧房壁上有通风孔,抽风机常打开着,使花房内空气流动畅通。
花房里的路面用水泥通道划出一个个整齐的“井”字,显得干净整洁。水泥道两边是铁制花架,每个上部有一张铁篦子。一盆盆的盆栽兰花,就整齐地摆放在铁篦子上,放眼望去,五颜六色。铁篦子可以左右平移,让出一条路,供顾客入内选花或工人靠近浇水、施肥。
花房内温暖舒适,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杨小龙在花架间来回踱步,“一枝至少能开8朵,才算成品。花枝要足够长,足以做出各种造型。花蕾要连续,中间掉一个不行,一个不开也不行,否则不好看,寓意也不好”。
他仔细查看每一棵兰花的花蕾数量和长势,如果认为某一个花蕾可能不会开花,整盆花将被移到地面上,不再出售。
杨小龙说,培育兰花需要耐心加精心。兰花从育苗到开花,一般要2年以上,而且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这样开出来的花才够漂亮。
杨小龙往年主要靠空调来营造温差。“幸运的是,今年是我入行以来遇到的最有利的天气,所以今年的花最漂亮。”杨小龙说。
花田喜事
近日来,花田里络绎不绝的市民,让杨小龙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三分。兰花被越来越多客户选购出货,花架上空出的区域也越来越大。
今年前来买花的人多了!他分析,往年春节期间香港有部分市民外出旅游,家里就不再养花。今年,因为疫情,绝大多数市民留在家中,买花需求因此见长。往年,一些熟客会到种植场来挑花,今年除了熟客,也有新客。
“香港人是真的爱花!”杨小龙感慨地说,“估计今年顾客比去年多两成!”
顾客在花房挑选好品种和数量后,工人们就帮着砌盆。一枝枝兰花有规则地被移植入花盆,工人们再把紧挨着花枝插的铁条一根根弯折,然后用细绳把花枝顺势绑在铁条上,兰花就可以呈现出多种造型。
砌盆完毕,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底座花盆常常是亮金色或大红色;中间是饱满的、翠绿欲滴的兰花叶和兰花茎,茎上有时再按客人需求,绑上黄丝带,缀上“小金鱼”“金元宝”“金花生”和平安袋、如意结等寓意吉祥的饰品;顶部,百花争艳,或粉红欲滴,或金黄夺目,或雪白纯洁,喜庆气氛扑面而至。
李太是杨小龙的老客户,她早早赶到花房,挑了一盆“女神”及一盆“小黄金”。“今年的花比去年略贵,但应该帮衬。更何况,他家的花一定会开,我对他的花有信心。”
“春节一定要有花!”李太说,家里有花就有了“好气氛”“好意头”,满屋子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生气勃勃,充满希望。
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牛年春节就要到来。杨小龙手中捧着一盆怒放的兰花,祈盼疫情早日消失,祝福来年大家一起生活红火、牛气冲天。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