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年转行卖出百万菜刀:我这辈子就该做个打铁的

这是「最城市THECITY」 深度挖掘的第 2 个城市
我这辈子就该做个打铁的。
那是力量之美,那是阳刚之美。
每个男孩子,心里都会有把刀。
『最城市THECITY』原创影像,请尊重版权转载须授权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06:29)

你听过一个寻找“国兴师傅”的故事吗?
1966年的冬天
诸暨有个十岁小男孩给妈妈买药
到了药店才发现,路上不小心弄丢了钱
手足无措的他,急得哭了鼻子
那时,隔壁认识的打铁师傅
第一时间给了他5元买药钱
长大后的小男孩,从未停止寻找恩人
幸运的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
他终于和已经90岁的打铁师傅见了面
这个稳重的中年男人
仿佛还是多年前丢了钱的小男孩
眼泪止不住,吧嗒吧嗒地掉
“国兴师傅,我来看你了。”
“我是和苗啊,你还记得我吗?和苗啊。”

有多少小男孩和铁匠叔叔的故事
那时候,街角村头总会有几家打铁铺
里头叮当叮塔地响
这是很多诸暨人记忆里的声音
当时生活所需的锄头、菜刀
无一不是出自铁匠之手
风箱呼啦作响,炉中火苗跳跃绽放
铁块烧红了,一锤一打,火花四溅
中年任性转行打铁的厉师傅,也是其中一员
厉钢锋在有着打铁传统的诸暨长大
他从小就喜欢站在铁匠铺砧子旁
听铁锤叮咚,看热浪扑面,瞧刀具成型
“那会无论再热都能一看一下午,可现在
年轻一代可能连炉膛火是什么都没有听说过。”
诸暨的打铁传统可追溯至春秋时期
《吴越春秋》与《越绝书》记载
铸剑鼻祖欧冶子,给越王勾践铸造了五把传世名剑:
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18岁那年,他正式抡起了铁锤
试着跟村里的老铁匠们锻刀
民间有句俗语:打铁、撑船、磨豆腐
都是在过去最辛苦的职业
迈入千禧年,传统打铁行业逐步衰落
打铁,变成了厉钢锋的小众爱好
后来,一个介绍国外厨刀的视频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厉钢锋的厨刀
日式刀锋利,德国刀耐用
“我们中国的厨刀去哪了?”
“泱泱大国应该有中国特色的厨刀,
而不是一直购买外国厨刀啊!”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才发现
有颗埋在心中的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大树
“我这辈子就该做个打铁的。”
“那是力量之美,那是阳刚之美。”
“每个男孩子,心里都会有把刀。”

他拉上朋友赵伟忠,创立了原创厨刀品牌寻匠
每一把刀都由自己亲手设计
睡梦中的灵光乍现
也要第一时间用图稿绘制下来
他们寻遍了诸暨所有的铁匠
有的与他一拍即合,有的认为异想天开
“现在什么时代你们来做这个东西?
觉得我们是骗子。”
高温高热,伤眼睛又费力气
一不小心还会自己烫到自己
一天笨笨地只打五六把刀
怎么比得过工厂流水线的上千把?
他们还是赌赢了
0基础做手工厨刀,全凭一腔热血
这个没有前途的“夕阳产业”
愣是被一群家庭主妇、文艺青年、刀具爱好者
甚至是专业厨师,撑起来了
手工厨刀几百元,订单量最高达上千把
工艺精湛的刀具,甚至可以卖到上千、上万元
形状别致风格独特的厨刀
而且每个找厉钢锋定制厨刀的顾客
都成了他的朋友
有次为了满足海外粉丝的需求
厉钢锋甚至亏本开了一平方的集装箱
只为寄两把厨刀到新西兰
每寸刀身浇灌的心血
都是刀与制造者灵魂的共鸣
“他既然喜欢我的东西,我们就是知音。”

制作手工厨刀需要36道工序:
夹钢、蘸火、锻打、打胚、冷锻、切割
整形、打磨、淬火、细磨、抛光、装把……
每一把刀,从铁块到成型
需要在1100℃的高温火炉中,进出12次
一锤又一锤地锻打5000次以上
将铁匠师傅们的喜怒哀乐、时间与汗水
将用刀者的审美与期盼,都敲进铁器中
千年前的战场“凶器”,成了现代的厨房“爱器”

切、跺、剔、拍、劈、砍
以前,一把菜刀要仔细保养
钝了碗底划两下,做的出一桌丰盛的家宴
现在,很少人会再为一把刀
或者一顿饭认真烦恼了
换刀下馆子,总是最方便快捷的选择
而记忆中的“磨剪子嘞,锵菜刀!”
也将随着时代发展,逐渐隐没
好在旧俗几近消失之时
有像厉钢锋一样的铁匠师傅们,提醒着
我们曾经如何用一把菜刀经营生活,彼此依靠
厉钢锋一家
「最城市THECITY」绍兴站下期预告
安昌腊肉

视觉 | 昵称走丢了 撰文| 路边 韭蕉 编辑|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