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博物馆的保安火了:10余分钟速写孔子像,绝技是“微雕”
大年初二,山东博物馆保安10余分钟速写孔子像送给游客的一幕被网友拍下
随后迅速登上微博济南本地热搜榜!
保安董光庆火了!
线条明快、须发飘逸
令网友称赞

其实更“绝”的是他还能把孔子像雕刻在微小的物件上


为了这“绝活”
他可是正经拜了名师。
谈及自己的绘画功底,董光庆称,因为自己的父亲喜欢工笔画,他自幼也受到熏陶,喜欢画画,也喜欢篆刻,但都是在业余时间、休班时候进行创作。
几年前,董光庆从工作岗位内退之后,做起了保安工作。在山东博物馆这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工作地点,董光庆吸取更多的艺术滋养,且慢慢喜欢上了雕刻。
他喜欢山东博物馆的书画展、佛教造像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等展览,珍贵文物上雕刻的人物、走兽等造型,让他大开眼界,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创作技巧和滋养。董光庆说因为很多雕刻画作“都印到自己脑子里了”。
“之前是自己在家里闭门造车,一直没有机会拜师。有了老师后,经过两年多的系统学习也出了不少作品。”
济南微雕,在吸取全国微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融合微书、微画、微型工艺三种雕刻形式,形成了独具济南特色的微雕艺术,于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画笔到雕刻笔,董光庆的微雕也尽显功力,除人像主题微雕外,他还创作山水花鸟等主题作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创作天地。
在一厘米见方的石片上,董光庆能刻出一幅有山、有水、有小桥、有茅屋的完整画作,线条流畅、笔法细腻,小小雕刻画作里藏着大乾坤。
从董光庆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是真心热爱微雕艺术,也希望济南微雕这门老手艺能被更多人知道、喜爱。他相信只要真心喜欢就能把这件事儿干好,不喜欢则永远干不好。董光庆自从开始学习微雕后,他从大量的传统绘画、雕刻艺术中汲取养分,反复临摹《三希堂画谱》《芥子园画谱》等作品的山水花草作品,以提升自己的画工,默默耕耘自己喜爱的微雕创作。
微雕在历代都被称为“绝技”,高手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刻出精巧细致的文字、图案。董光庆现在能在超薄、超小的老挝石上施展雕工,还未学得在头发上雕刻的“绝技”,他说,随着笔法的成熟、练习的增多,头发雕刻也是他学习的目标。
目前,董光庆共创作3000多件微雕和绘画作品,其中孔子像有2000多件,还有山水花鸟等其他主题的作品。他多次参加非遗主题展会,作品受到参观者的欢迎。
画孔子画像火了后,因为上了新闻,不少参观者认出了在山东博物馆孔子学堂门口上班的董光庆。他说自己首先要认真工作,认真完成本职的安保工作同时,再去提升绘画、雕刻等艺术创作。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一起为董大叔加油!
来源:齐鲁晚报(qiluwanbao002)·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