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景彤:如何在金融政策引导下平衡减排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面临不小的挑战。
随着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如何在金融政策引导下,如何平衡减排与发展的关系成为热议的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并探讨了金融监管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于金融机构发展产生的影响。
《21世纪》:我国提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如何做到在金融政策引导上,兼顾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并存?
周景彤: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巨大。在实现碳达峰的减排压力下,通过出台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办法、探索构建绿色信贷业绩评估体系等政策,引导金融资源一方面有序退出高碳产业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创新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为风电和光伏、新能源汽车、氢能等清洁行业提供有效支持,能够推动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
2021年2月以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速建设、首批碳中和债、首单碳中和信托等碳金融产品相继推出。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碳资产管理制度、碳金融市场准入机制、碳金融行业自律机制、碳交易做市商制度等都将逐渐完善。
《21世纪》:实现碳中和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投资,其中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本来实现。金融监管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周景彤:金融监管的职责包括维护经济金融稳定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并可能通过多个渠道引发金融机构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比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碳金融,监管机构需要督促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通过金融力量推动绿色发展。
国际上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审慎监管政策,包括通过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工具评估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将气候风险纳入审慎监管框架、制定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指引等。另一类是货币政策,主要包括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差异化准备金要求、绿色量化宽松、绿色资产再融资框架等。
《21世纪》:推行相关政策,还有需要哪些部门、金融机构相互配合?
周景彤:实现低碳减排需要从生产、消费、生活等各方面形成绿色低碳意识,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当前我国从部委、地方到行业密集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相关部门以及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电力、汽车、环保、交通等行业,以及各省市都宣布了各自的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和路线图,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也积极出台碳中和债券、信托、保险等金融产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1世纪》:碳达峰、碳中和对于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产生什么影响?金融机构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周景彤:首先,金融机构各项业务支持的行业结构面临调整。比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要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产品消费等产业绿色产业的支持。
其次,碳金融市场有巨大潜力,是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点的新蓝海。以商业银行为例,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咨询、中介方面的优势,积极为碳交易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此外,金融机构需提升自身的碳中和表现。随着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和业务开展中实现碳中和也将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李小玉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