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俞敏洪两会提案:利用AI提升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TechWeb】3月5日消息,2021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正式拉开2021年全国两会的序幕。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今年是第十四次参加全国两会,他的提案将就完善儿童孤独症诊疗机制、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受教权利、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等话题建言献策。
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提案
近年来,孤独症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孤独症儿童数量也不断升高。据我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有研究表明,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可极大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能有效降低未来照料支持的需求强度,减少给家庭、社会带来的长期负担。
2013年,卫健委联合中国残联印发《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和《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建立健全0-6岁儿童孤独症等5类残疾筛查、诊断和康复教育的衔接机制。不过,根据调研,针对孤独症建立起筛查、诊断和康复的一整套工作机制的落实,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俞敏洪提议,卫健委推动具体的政策或方案,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卫健委加强对孤独症诊疗人员的培训,提升筛查与诊断能力;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孤独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
切实保障超大城市流动儿童平等受教权利提案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36亿,18岁以下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近1亿,这意味着我国平均每3个儿童就有1个受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而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在超大城市尤为凸显,如保障政策未能充分落实;入学面临准入门槛;公立学校针对流动儿童开放学位不足等,流动儿童在超大城市平等受教面临各种困难。
为此,俞敏洪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修改《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二是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三是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四是关注流动儿童特殊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案
据教育部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小学88631所,占全国小学总数的55.3%;乡村小学在校生数25575075人,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4.2%。
通过对全国20个省份500多所乡村小学(乡镇中心校40%,村完小38.2%,县城小学14.8%,教学点7%)的调研,英语学科师生比均值为1:227,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1:2400,师资严重匮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也指出,全国城市、县城、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走向3.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积极加速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升乡村英语教育质量,解决乡村英语教师匮乏问题,为农村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俞敏洪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国内外优质英语教学资源,消除地域教学资源与教学水平的差异。*整合国内外的优质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包括优质视频课程、英语学习语料库、教学设计案例等,建设适合乡村小学零基础英语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乡村小学师生提供基础的教学内容支持。通过校际协同,进行优质的标准化课堂推广,逐步缩减城乡间的小学英语教学差距,让乡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能力获得较大地提升。
第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让乡村孩子开口说英语。*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英语口语练习软件,帮助孩子学习基础的音标发音以及单词和课文的朗读,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流利的英语发音,解决乡村孩子开口说英语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利用软件进行人机对话等多种形式的英语口语学习,有效锻炼孩子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拓展孩子的国际化视野。
第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小学英语课堂的互动体验,提高乡村孩子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采用虚拟场景教学、远程课程共享、互动教学等形式,开展AI互动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实时获得学习结果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当场进行教学调整;智能算法可以判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给出跟踪解决建议,并推送个性化的课后练习。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将大大提高乡村孩子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