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守英:让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乡村振兴的前提
2020年4月2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东滩郭家村“暖心食堂”,老人在吃午饭。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表示,让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
他在周六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现在农村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人、地、村、住,实际上是城市化模式出了问题。
“城市化模式本质是(农民工)回村的模式,不管你在城市干多久,最后还得回村。如果城市化的模式继续还是按照原来回村的城市化模式,我觉得乡村振兴的路是无解的。”刘守英说。
以人为例,他指出,1970年后出生的农村人基本没搞过农业,也没种过地,如果他们不能在城市里留下来、不得不再次回到农村,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刘守英特别提到一个现象,虽然这两年回乡的农民人数是在增加,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回到乡村去从事农业和非农的工作,很多都是留在县城一级从事临时工作,如土地整治、修路等工程项目。在县城以下,传统的乡村地区可持续的工作机会没有明显增加。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未来农民就业的机会主要还是在都市圈和城乡融合的地区,而不是大量的人回到乡村增加就业机会。”他说。
“从70后开始,一定要切断原来的回村城市化模式。40、50、60后这拨人肯定还是在乡村落地养老了,但是如果还是不解决70后在城市的生根,中国城乡差别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刘守英强调。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周其仁表示,讨论乡村振兴不能单单从乡村着眼,而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要看到整个国民经济对乡村、对农业、对农民还有哪些潜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他举例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特别是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是相当旺盛的。
“我们都说房地产很厉害,一年房地产销售额也就十来万亿(元),中国一年的食品消费也是十来万亿,而且房子盖完可以有几十年的生命周期,一年十几万亿的食品,吃完第二年又有十几万亿的需求。”他说。
“食品的供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无论如何一定涉农,一定跟农民土地连在一起,不管这个农是不是划到了城市的行政范围,它还是农。”周其仁表示,在吃这方面,靠近城市的农业、农村、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挥。
此外,还有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以及新技术在农业、农村建设当中的应用。周其仁表示,这些潜在需求是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机会,抓住了这种满足需求的过程,就能把三农问题解决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