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北京的“走读生”

时间:2021-03-22 17:45:20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北京的“走读生”

导语

由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巨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随之逐年增加。同时,尽管我国一直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线城市和低线城市的教育资源与水平仍然存在差距。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在身边“流动”成为常态,一二线城市教育压力增加。以北京这类特大型城市为例,面对不可避免的矛盾问题,目前国家是如何应对的?随迁子女想在北京上学,需要迈过几道“坎”?

01、身处北京的流动儿童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流动儿童数量快速增长,从1990年的459万人增加至2000年的1982万人,增加了3倍以上;2000~2010年继续快速增加,2010年增加至3581万人,增幅高达40%以上,全国儿童中流动儿童的占比上升至12.8%。201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规模较2010年下降了155万人,降幅为4%,但全国儿童中流动儿童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面对日益严峻的异地义务教育问题,2003年开始,我国允许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学校就读。目前,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80%左右在公办学校就读,10%在政府扶持的民办学校就读,其余的在由进城务工人员自己组成的民办学校上学。近五年,流动儿童中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逐年增长,孩子借读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刚需。

从2009年1月1日起,北京取消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等25项行政事业收费。早在2004年,北京就取消了外来农民工子女在公办中小学的借读费。但既非农业户口也非京籍的在京工作人员,其子女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则需缴付小学每学期200元、初中每学期500元的借读费。此次取消借读费后,在公办学校借读的农民工及外地城镇户籍人员子女,均可享受与北京孩子一样的就学待遇。

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随迁子女专项奖补资金,至2015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454.74亿元。地方政府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如北京市、区两级财政2008-2013年共投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在公办和民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全部纳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范围,逐步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有力促进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义务教育“后勤”政策日趋完善,但是在京“借读”就容易了吗?

02、入学门槛,复杂得像一堵墙

一在京打工的张先生接受采访时告诉我们,2004年给孩子办理异地入学时,先是找到了附近学校,询问校方需要什么资料证件,再去办理。当时所需的证件和现在比起来少了很多,也少了许多限制,比如不需要社保年限、各项租房证明等等。回老家开个无人看管证明,北京居委会开个居住证明,这事基本上就成了。

然而,随着北京流动人口增多,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面临着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问题,其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能够与父母一起生活,不再做留守儿童。公立学校趋近饱和。2019年,异地进京上学的“五证”,减少为“四证”,不再需要户口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减轻家长往返两地奔波负担,并且在线上进行材料审核和信息采集,同样提高工作和审核效率。

北京户口的学生家长在苦恼自家孩子能否被电脑派位到“优质”小学/初中,而进城务工人员则在担心材料审核能否通过。即使减少到了“四证”,即《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细分项证明却依旧琐碎,各区具体要求不一。以2020年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细则为例,具体需要准备的证件竟有如下之多,且有诸多限制条件。例如家庭租住商品房还需提供能证明在此地址实际居住的相关票据和材料,如水费、电费、天然气费、电话费等,还需房主配合签字、提供身份证等等。

然而对于随迁子女来说,准备好“四证”,才只是材料审核的其中一步。通过网上初审后,还需打印《2020年非本市户籍儿童在海淀区小学就读一年级申请表》、承诺书、 知情同意书 , 并在网上预约到街镇线下联审。全部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信息采集流程,耗时近1个月。如果网上初审不予通过,还需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准备相关材料。同时也需要如工作单位、房屋屋主、居委会等各方面的支持。

03、过了这道坎,就能上学?

据统计,近年随迁子女占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近10%。分学段看,在小学、初中就读的随迁子女人数均在逐年上涨,但明显发现,初中就读人数远低于小学,原因之一是小学学年多于初中,另一大原因是,为避免高考移民,由于我国各地还不完全支持异地中高考。目前,北京市只有九类无本市户籍考生有高中报考资格,且该九类考生同样不能在北京市参加高考。

满足上述九类考生的随迁子女少之又少,这就意味着,随迁子女难以在北京上普通高中。为了解决随迁子女在京升学问题,2012年,北京市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明确满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中职、高职招生考试录取或在京借考高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指出,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但从2002年开始,北京高考部分科目不再使用全国统一卷,开始自主命题。所以在京借考高考,成为了一张“空头支票”。

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严禁招收不符合本省(区、市)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不得招收借读生,不得为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空挂学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高中学生学籍管理,严禁“人籍分离”,严禁同时或者交叉注册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双重学籍”。或许以前还有随迁子女依靠“推荐信”等等方法迈入北京高中,但随着政策日趋严密,如今已经难以在北京市普通高中里见到随迁子女。况且早回去,早适应。如果不是成绩不佳,大部分父母都不会选择让自家孩子进入中职院校,考大学是他们心目中“有出息”的唯一选择。

故随迁子女中有的回流返乡,有的选择在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各县市高中就读,如三河、廊坊、香河等。每到周末,如候鸟一般的随迁子女往返于河北与北京之间,但到高考时还需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考试及高校招生录取。还有的就直接选择落户天津,成为天津考生。

结语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原则,虽然随迁子女在京入学时有诸多审核条件,但从近两年北京市各区数据看,绝大多数都能通过审核。随迁子女在京上学不再是难事。但在初中毕业之后,几乎所有随迁子女只能在京考取中职院校,回流学生返乡成为流动新现象。

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解决随迁子女高考升学,要确保符合条件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高考移民。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问题不是孤立的、单独的教育问题,涉及资源配置、人口改革、户籍管理、社会管理、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复杂因素,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制定相关政策时还需充分考虑城市战略定位、人口调控目标和教育承载力等问题,全面平衡各方因素。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2月22日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八:《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内容概要[EB/OL].2018.12.22

[2]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635号(教育类259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2016.12.6

[3]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809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9.11.1

[4]人民日报.北京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等25项行政事业收费[EB/OL].2009.2.4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 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EB/OL].2019.5.2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