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数字教材“最后一公里”:中教云探路智慧教育服务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申俊涵,实习生高悦 北京报道
近期,国家教育部门对乱象纷呈的校外培训市场开展专项整治,以探索未来教育健康发展之道。对此,教育业内人士认为,治理校外乱象重点还需在校内下功夫,需要从“组合拳”出发,从人力、教学资源、花费投入等方面全面考虑,坚定不移地将校内课堂作为主阵地。
的确,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正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校内教育仍有许多痛点值得所有从业者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比如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下,教育信息化进程看起来则没有那么“快”。
为了寻找赋能教育信息化的真正有效解决方案,中教云从未停下思考的脚步。公司旗下以数字教材、优质资源为核心引擎的智慧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顺势而生。
“数字教材云平台自2020年6月正式上线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在全国近百个市县、近万所所学校落地实践,意想不到地取得了良好口碑。”近日,中教云创始人赵子莹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未来,平台将继续在全国扩大推广范围。同时,中教云也正在考虑进行新一轮融资,以加大对教师培训和技术研发的投入,真正用技术实现因材施教。
打破信息孤岛,数字资源标准化开启共建共享“加速度”
针对教育信息化行业资源分散、标准不清等现状,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精准切中痛点,短时间凝聚起各方各界的力量,这一切源于平台创始团队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据了解,平台创始人赵子莹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她在读硕期间就开始教育信息化相关应用研究,并敏锐察觉其中痛点。她回忆称,当时大概是2007年,教育信息化每年的经费投入已超过2000亿。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建设信息化系统,但这个过程中其实存在重复建设。
比如学校所需要的学习系统、教务系统、管理平台,都是委托不同家公司招投标建设,重复建设之余也长期存在着信息孤岛。从国家级、省级、地方到学校,不同的数字化平台很难打通,老师和学生使用起来不方便,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课堂教学也很难真正落地。
近年来上述状况逐渐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获得了一系列政策指引。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目标之一。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着重搭建基础环境的起步阶段、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应用阶段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融合阶段。“深度”与“融合”都是当下的关键词。
“数字教材是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资源。如果创办一家深入研究数字教材的企业,然后再聚集行业各方力量,把符合数字课程标准的优质资源沉淀下来,最后以一体化的形式精准服务课堂教学,将能有效解决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痛点。”赵子莹说。
沿着这个目标,团队2019年开始搭建平台,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的核心业务全面布局完成。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等众多前沿教育研究机构,人教社、高教社、外研社、北师大出版社等60余家教育出版企业,一起作业、101教育集团、超级教研室等上百家教育资源及服务厂商,以及各地教研机构等,都成为了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的重要合作伙伴。
“以往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版本的数字教材,各出版社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对学校而言极度分散的厂商洽谈也很头疼,因此构建数字教材、资源的标准化菜单很重要。中教云平台最希望达成的是让国内正版的数字教材、数字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产品化的方式进行有效整合与输出,构建适用于不同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课程教学产品体系。”赵子莹说。
凝聚合力,做行业生态的“安卓”而非“苹果”
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企业在做数字教材资源等业务,但中教云的区别在于,很坚定地要做行业生态的“安卓”而非“苹果”。
“我们是行业的整合者,希望把优质资源都汇聚到平台上,让大家各自发挥优势,才能形成行业合力。”赵子莹说。
面对目前数字教材市场的竞争,赵子莹表示中教云最大的优势在于公司属于生态体系的建设者和优质资源的虹吸器。平台所使用的数字教材资源都来自权威出版社和教育资源企业授权,有很多合作是出版社与教辅提供方主动敲的门,这是平台在建设过程中收到的积极市场反馈。资源最后由平台来整合,形成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正处在建设生态的过程中,公司并不侧重于追求短期的高利润,而是希望尽可能把利润分给各个参与平台建设与资源建设的企业,赋能教材出版社与教辅内容生产商的数字化转型,带动行业的整体数字化转型寻找市场增量”她说。
后期随着生态体系建设完毕,能够给师生提供稳定、优质的教学资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也将随之扩大,商业价值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据了解,如今纸质教材的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而数字教材定价基本上参照纸质教材,可以窥见这也是数百亿规模的市场。与此同时,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目前已经突破4000亿元。平台从数字教材切入后,未来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也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聚焦“最后一公里”,中教云锚定“互联网+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标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哪个标准切入找到“互联网+教育服务”的落脚点一直是业内人士积极探讨的话题。数字教材由于其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具有系统性、基础性、生动性等特点,承载着教学基本依据和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共性要求,在所有数字化课程资源中起着统领作用,是破解教育改革和信息化应用融合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钥匙之一。
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搭建的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逐步成型,与传统分散的资源服务相比,教育大资源平台的服务能力逐渐凸显。
2020年新冠疫情的催化使数字教材需求激增,中教云迅速获得大量用户的和认可。据了解,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在2020年6月正式上线后,与山西运城、宁夏、江西、云南、贵州、山东、四川、重庆等12个省市落地,并在多个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提供支持和服务。到2020年底,平台已经进入近万所学校,覆盖400余万用户。
除了资源标准,平台还严把关数字课程真正需要的服务能力体系,为老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提供高效的助力。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也因此获得了国培计划资质,承担了2020年度“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融合”综合示范性项目。目前,平台已提供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600余场,覆盖23万教师。
“教师的正面反馈验证了平台建设的意义,提供大量培训服务的运营模式很苦,但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赵子莹说。
她告诉记者,以数字教材作为入口连接所有软件系统和数据孤岛,最后能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师生提供完整、系统、高效、智能的体系化智慧教学服务,实现“智教、智学、智辅、智管”,是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的终极目标。
(作者:申俊涵,实习生高悦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