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守常”“仲甫”回北大,《觉醒年代》进燕园

时间:2021-04-21 20:48:54 |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守常”“仲甫”回北大,《觉醒年代》进燕园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守常”“仲甫”回北大,《觉醒年代》进燕园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邰思聪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4月20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身着长衫的“李大钊”“陈独秀”,带领北大学子们庄严宣誓,一场震撼心灵的对话正在上演。两代青年的铮铮誓言,凝聚着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回荡在春意盎然的燕园。

触摸历史,与新文化运动先贤相逢,与“南陈北李”相知……今年初,一部高口碑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无数观众热血沸腾,仿佛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变革时代,与一位位爱国志士“邂逅”,深切感受百年前“新青年”们为寻求救国出路上下求索的艰辛,与民族觉醒的伟大历史进程同行。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觉醒年代》中大部分剧情围绕北大师生展开。为此,“五四”前夕,《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北大,与师生分享拍摄故事,重温“觉醒”记忆,探寻百年前爱国青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剧中,演员于和伟塑造的陈独秀丰富生动,是无所畏惧、意气风发的革命斗士,也是不善言辞、满怀深情的普通父亲。谈及角色,于和伟说,这是他第3次扮演陈独秀,对陈独秀有了更全面和丰富的理解。

在他看来,好看、生动的角色塑造,才能更有传播力,才能与观众产生共情。“在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和剧本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精气神,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烟火气。”于和伟说。

在北大红楼,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为学生们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他在北大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及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觉醒年代》剧中,演员张桐所饰演的李大钊立体生动,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对劳苦大众深切同情,对学生师者仁心,对妻儿饱含深情,令观众共情感佩。

“我一开始并没有胆量挑战大钊先生的角色,后续才慢慢摸索出来,希望能演出大多数人心中的大钊先生的艺术形象。”在张桐心目中,李大钊极具英雄色彩,为演好角色,他反复研究李大钊生前的视频影像和相关史料,希望能从举手投足、思想脉络来更深入了解李大钊。

谈及剧本创作,《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坦言,确实难度和挑战很大,因为要聚焦“红楼”,要追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源、追溯“红船”从哪里来,需要对历史和人物有深刻研究。他认为,在创作中须遵守既定的历史认同,让观众了解客观历史,并从历史中获得正能量。

“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在观众尤其青年观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值得祝贺,也令人惊喜。”研究李大钊多年的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杨琥认为,《觉醒年代》成功塑造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鲜活形象,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更深入了解建党历史、继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在《觉醒年代》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陈独秀不舍地目送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出国,出国前意气风发的青年与之后二人在狱中脚戴镣铐、血肉模糊的牺牲画面不断闪回,他们短暂而又灿烂的人生,让许多观众“泪目”。

陈乔年扮演者马启越年仅17岁。讲起饰演经历,他说,一开始不知该怎么演这位百年前的“新青年”,但到了片场后、当戴上冰冷的镣铐后,瞬间就有了感觉。能出演这个角色,他感到非常荣幸。

“最近有一句话是‘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我看到后特别感动。”马启越说,“我感谢那个时代的‘新青年’们,为了国家他们可以舍弃自己,他们是当代青年的偶像。”

“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百年前的‘新青年’们,为了国家复兴无所畏惧、不怕牺牲,这种情怀就像火种,点燃了身处当下的我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郑方一说,“今天,作为北大新一代青年,我更感受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