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群人在中国最隐秘的青梅林,复刻了一场千年前的宋宴
一家开在森林里的青梅酒馆有多神秘?
昨晚,梅见森林酒馆在B站直播,吸引了整个B站美食区的up主和粉丝,观看人数突破了121万。
直播前,梅见森林酒馆就在线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和种草。直播首秀的“营业点”位于北纬23度的梅见青梅基地,这里拥有着中国地表上最为隐秘的一片青梅林,连绵的低山丘陵地貌让这里远离喧嚣,甚至可以说遗世而独立。

4月,正值青梅采摘时节,国内几个有趣的灵魂一拍即合,在这片青梅森林里开出了一间梅见露天酒馆,以天为幕,以地为庐,就地取材,把酒言欢。
这些有趣的人包括美食大家、《风味人间》顾问张新民,世界级钢琴家赵胤胤,米其林名厨郭元峰,B站2020百大UP主绵羊与知名美食UP主菜菜等,据说他们倒腾的这间森林酒馆预约时间,已经排到了明年。

梅见森林酒馆之所以会在国内某些圈子悄然走红,很大原因是因为其将部分失踪了近千年的宋代美食复刻了出来:有《山家清供》里的南宋御宴,有《陶庵梦忆》中的临安名菜,也有《东京梦华录》里汴京酒楼食肆的活色生香。

在梅见森林酒馆,挂在枝头的青梅果子正在自然熟成,不时掉落下来,宾客们用复刻出来的古法美食佐以青梅酒——千年宋宴的绝代风华,就这样在远离繁华的山野清风中徐徐展开。此刻,可能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明白,究竟什么才叫人间有味是清欢。
壹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轼讲的,这其实是宋代主流的饮食习惯,和当时士大夫倡导的清雅淡泊、深潜隽永的趣味一致。所以,宋宴的食材都是寻常容易觅得的,但在烹饪上却精雕细琢,独具匠心。
人们穿行在青梅林间,采摘完熟青梅,在溪水边洗净梅子。趁着春味尚在,在周边山野里捉来梅林鸡、梭子蟹,再从地里挖来春笋、荠菜……这场千年宋宴序幕由此拉开。

米其林大厨郭元峰操办的第一道美食,是宋高宗都垂涎的传奇名菜——洗手蟹。或许是因为高宗的光环,在《中馈录》、《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古籍里,都明确地记载了洗手蟹的做法。
精挑细选出一只肉红膏肥的鲜活梭子蟹,剁碎,用麻油熬熟,冷却后,把草果、茴香、砂仁等十多味调料调成汁,拌入碎蟹中。

这道菜步骤简单,讲究的是食材的极致新鲜与厨师的手法娴熟,只需饭前洗手的功夫就可端上桌,因此被称为“洗手蟹”。
郭元峰对洗手蟹的演绎完全遵循古法,唯一增加的现代元素,是冰激。蟹肉和蟹黄捣成泥后有一个冰激降温的过程,使之在入口时鲜甜冰凉,像吃了一口冰淇淋。继而喝上一口青梅酒,蟹的鲜味配合酸甜,即可充盈整个口腔。
梅林走地鸡,则是这场梅林宋宴的另一番风味。梅林鸡的奥妙主要还在于食材。青梅落在林间,滋养了地里的虫子,本地走地鸡捕食虫子,奇妙的美食链条串联起人与自然。

梅见酒炭烤本港大响螺,将食客们的味蕾体验推向另一个维度。大响螺选用的是诏安本地港口大海螺,将两斤重的大响螺放在炭炉上,用炭火一边烤一边翻转,炭烤的过程中迅速淋上梅见青梅酒,火光透亮,吱吱作响。

和用其他烈酒烧响螺的风味不同,大响螺的鲜美被烟熏乌梅的香味激发,青梅酒所富含的有机酸、枸橼酸混合着响螺被炭火激发出的脂香,共同成就这道“天下第一鲜”。

餐食最能表达一个民族最鲜活的记忆,不仅承载着人情冷暖,也承载着家国深情。青梅更算得上是中华美食的活化石。用美食家张新民的话说,青梅入馔,青梅入酒,是一种延续千年传统。“在餐酒搭配上,中国人自己的酒与中国人自己的菜更搭,毕竟已经搭了几千年”。
贰
神奇的大宋朝,能载入史册的最牛的一次家宴,非张俊宴请宋高宗的那次家宴莫属。
张俊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直到今天,他的铜像还跪在岳王坟前,都在为当年本主陷害岳飞的事买单,其实,张俊在当时还有另一个身份,一个近乎偏执的家宴爱好者。
《宋史》记载:绍兴二十一年十月甲戌,高宗“幸张俊第”。张俊大摆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烹饪史上最大、最完整的一桌筵席。

事实上,张氏家宴只是宋宴的一个流派。
梅见森林酒馆对宋宴的复刻,更多是对当时文人野宴的复刻。
天色渐晚时,四周慢慢变得黑乎乎一片,酒馆开始点灯,食客们坐在森林中,盛着青梅酒的瓷杯漂浮于水面,灯光摇曳,树影婆娑,仿佛穿越到南宋《灯侍宴图》的意境中。

这种瓷杯漂浮于水面,食客们猜谜吟诗喝酒的游戏,正是在古代文人墨客中流行的“曲水流觞”。

而食客们饮用的青梅酒,一直是历代佳宴的国风传统。初卖煮酒,市井一新,说的就是每年的青梅新酒一上市,立马被哄抢一空。

有意思的是,美食大家张新民一眼就看明白了酒瓶上的玄机。“梅见”二字中,“梅”取自唐代陆柬之的书法,“见”来自元代赵孟頫,赵体和陆体是不同的书法流派,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却丝毫没有违和感,串联起千年的时空穿越。

卢梭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们安居在地球上,忘记了苍穹。”如今,当钢筋水泥的冰冷隔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当灯红酒绿的都市撕扯功利与欲望,当代人泛滥的孤独与社恐焦虑亟待被解除。
走出市井,走入山林,三五好友,杯盘碟盏,微醺的食客们坐在梅林里,简单纯粹。喝了这杯青梅酒,吃透这场青梅宴,似乎也品尝了整个宋朝。

事实上,青梅的时令很短,若不及时采摘,就会错过,人生的光阴也很短,几位有趣灵魂倒腾的这间梅见森林酒馆,与其说是在复刻一种宋宴遗风,不如说是在告诉我们:当你向往一种生活,你就应该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