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社区生活圈·讨论|请设想未来上海乡村“自然生态”场景
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未来上海的乡村,将成为超大城市极为宝贵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将会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围绕未来乡村社区“自然生态”、“创新生产”、“邻里友好”、“未来创业”、“总部服务”、“艺术文创”、“旅游休闲”、“智慧治理”八个场景,开展系列主题讨论。首场“自然生态”场景讨论会即将展开。
还记得今年1月“请你构想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的问卷么? 在这次意见征询中,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是最受期待的场景,大家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愿景。5月8日,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将以 “自然生态的乡村场景” 为主题,从各专业的跨界视角,邀请高校、专业组织等各方专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探讨如何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实现科普展示、自然教育、生态治理、休闲游憩等功能活动。以此,为未来的乡村发展和更新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也作为目前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和试点编制的公众意见参考。
陈雪初:以自然为师,与自然为友,构建城市生态郊野
郭陶然:老树、小溪、田野——上海农村的乡土印象
魏闽 :生命的景观
郑光强:社区重构·激活乡村——乡伴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实践
注:嘉宾分享主题与顺序以会议当天安排为准。
分享嘉宾介绍(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陈雪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围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有害藻类水华控制、湿地恢复等方向开展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同时也从事生态工程设计,关注城乡生态空间的复合利用与品质提升,保护与发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绿色发展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主持生态设计项目有鹦鹉洲生态湿地、廊下郊野公园农林水乡等。
陈雪初
郭陶然城市荒野工作室创始人,上海天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研学实践教育联盟理事,华东自然博物联盟理事。从事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研究与自然教育工作,自2016年设计并管理上海首个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宜嘉苑生态保育区开始,共在上海建设5个相关项目,致力于推动城市生态网络建设。
郭陶然
魏闽四叶草堂联合发起人,团队的规划设计总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朴门永续设计专业认证教师。跨学科打造在地化的可参与生态景观,旨在加速都市生境的复育。代表作品有前小桔创意农场景观、建筑与室内设计,上海创智农园景观与可持续设计,上海庄行儿童友好社区花园景观、建筑、室内与标识设计等。
魏闵
郑光强乡伴文旅联合创始人,乡伴原舍董事长,乡伴设计院院长,同济大学硕士。秉承伴城伴乡理想,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联合发起拯救云南元阳哈尼族村落的红米计划,旨在以“米”为突破口,打通当地与外界的经济联动,并在守护好世界遗产的目标下,实现对古村落的经济复苏及文化复苏。
郑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