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真金白银”背书,国家绿色基金助力“碳达峰”

时间:2021-05-07 19:45:24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真金白银”背书,国家绿色基金助力“碳达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许梦旖 广州报道

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发展迅猛。日前,近千亿规模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实体化运作也在加速推进中,近一个月内已有五大国有银行股东注资事宜渐次获批。

4月30日,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先后公告称,银保监会已批准其参与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绿色基金”)。此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其参与投资设立的绿色发展基金已获银保监会批复同意。

资料显示,国家绿色基金成立于2020年7月14日,首期规模885亿元,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26家出资主体共同设立。 其中,财政部既是发起单位之一,也是该基金第一大股东,认缴100亿元,持股11.30%;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11个省市的财政部门合计认缴186亿元,出资主体为地方财政厅或地方国资委直属国企。其中包括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上海电气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分别认缴15亿元、5亿元、3亿元;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股东,认缴1亿元。

据了解,共有9家银行股东参与国家绿色基金的设立,合计持股比例为65%,资金将分批实缴到位。其中,工、农、中、建4家国有行和国开行均认缴80亿元,持股9.04%;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持股比例分别为8.47%、7.91%、2.26%、1.13%。

对于国家绿色基金的设立,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绿色基金的推出是非常有必要的。他称,国家绿色基金的设立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来做信用背书,向国内绿色金融行业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释放“正能量”,是国内绿色基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拐点事件。他认为,这个事件在未来或许会带动民间或民间与政府混合所有制绿色基金的“横空出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纾解环保与绿色基金资金不足的问题。此外,他强调,“将来也需要保护好国家绿色基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知情权、参与权、治理参与权和监督权。”

目前,国家绿色基金已储备各类项目80个左右,并对固废处理、垃圾焚烧、清洁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充电桩等十几个细分行业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首期存续期间将主要投向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加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绿色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绿动资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得知国家层面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并且规模达885亿元时,我们是非常振奋的。首先,这表明国家层面对绿色投资的支持不仅停留在政策上,还拿出了‘真金白银’;其次,在碳中和战略引领下,经济面临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层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如此大体量的资金如何更有效地做好绿色投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第三,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出资人大部分是地方财政和一些国有金融机构,鼓励他们参与到绿色投资中来,有利于提升社会对于绿色投资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出资人和资本金组成,可以和市场化投资机构形成互补,甚至可以深度合作,发挥不同性质资金的优势,共同投资好企业、好项目。”

那么,国家绿色基金的设立将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启发?对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绿色基金将会对国内金融和绿色环保行业起到引导作用,但真正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靠环保产业产生的效益来驱动。在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环保意识下,先行者可能会有更高的收益,然后再带动更多的资金投向环保产业。

近日,国家绿色基金召开了第二次股东大会会议和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进一步厘清了绿色基金投资领域,为后续投资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同时推动管理公司的设立,加快实现绿色基金实体化运作。

国家绿色基金表示,未来要更加重视“十四五”聚焦热点,重点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内容,为生态环境进一步做出贡献。据上海市财政局官网介绍,该基金旨在以市场化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据光大证券测算,国家绿色基金首期超募885亿元,按1:5的比例有望撬动约近4000亿元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保领域。

(作者:许梦旖 编辑:林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