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百万人失业 企业却招不到人 扑朔迷离的美国就业市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20日发布数据,美国单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继续稳步下降至44.4万人。不过,结合近期的一系列数据来看,美国就业增长喜忧参半,而且出现了大面积失业情况下劳动力反而短缺的新现象,这使得美国的经济复苏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大量人员失业,企业却招不到人
上周,美国公布了4月份的就业数据——非农就业增加26.6万,在疫情暴发前,这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但就在3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77万,而4月份却跌落至26.6万,对于就业市场来说可谓是一脚“急刹车”。
而根据劳工部和私人招聘网站的数据,今年春天,美国的岗位空缺数量比疫情暴发前还要多,很多大型企业都抱怨招不到人,同时却仍有数百万人失业。
为什么一方面有大量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还有大量岗位空缺?
失业救济造“懒人”?
对这个现象,美国两党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民主党人认为,4月份就业数据显示市场复苏疲弱,经济仍需要政府插手救助。反对福利社会的共和党则认为,正是政府过多的救助导致了“懒人效应”——有失业救济金可领,人们没有动力去找工作。
疫情暴发后,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总共推出了超过5万亿美元的经济纾困计划。仅拜登政府的1.9万亿美元救助计划,就向每名纳税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无论该纳税人是否失业。
“没人愿意再工作了”——一些媒体以此为标题报道当前的劳动力短缺,促使不少州政府重新审视失业救济。
截至20日,至少有21个共和党主导的州决定削减失业救济,通过这种方式“逼”人们回去工作。本周,得克萨斯州、印第安纳州相继宣布将于6月份停止提供补充失业救济。俄克拉荷马州更有“高招”,为了激励领失业救济的人回去工作,州长宣布对前2万名找到新工作的人提供每人1200美元的“奖励”。
左派舆论:钱让资本家挣走了
在是谁造成了人们不愿回去工作这个问题上,美国社会舆论再次展现了分裂。不少左派媒体认为不能把“锅”甩给政府救济,人们不愿意回去工作,一方面还存在对疫情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太低。
持这种观点的《纽约时报》认为,企业提高工资水平,人们自然就会选择工作,这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一判断的依据是,70年代以来,美国人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就一直在下降,远远赶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下图),而“几十年来,除了富裕阶层以外,其他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都很缓慢”。因此,并不是美国经济出了问题,而是“企业高管把给工人较低的薪水当成了理所当然”。
年初以来,美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争取最低15美元时薪的抗议。一些在餐饮店等低收入岗位工作的劳动者不愿继续受盘剥以及承担疫情风险,要求提高工资。
左派智库世纪基金会(The Century Foundation)指出了一个现象:失业情况最严重的是那些低薪劳动者(主要是服务业),其中非洲裔和拉美裔占很大的比例,例如南卡罗来纳州领取失业救济的有一半是非洲裔;而抱怨招不到人的往往也是这类低薪企业,这是就业市场的矛盾。很多州草率取消补充失业救济,打击的反而是就业弱势群体。
就业供求再匹配?
不过,也有市场分析观点认为,把劳动力短缺归结为“为什么这些企业不加薪?”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美国面临的是就业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
《华盛顿邮报》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人都想换个活法儿,希望自己的生活与疫情前有所不同。皮尤(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有66%的失业者“认真考虑过”换工作甚至换个行业。例如,过去在餐馆打工或从事旅游行业的,希望能在仓储或房地产行业找个更高薪水的工作,或者希望工作更稳定,防疫风险更低。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就业重新分配造成的摩擦”,人们需要时间来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新工作,或者说他们在新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技能不匹配,“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一个快递员训练成一个IT专家”,经济展望集团经济学家伯纳德·鲍莫尔(Bernard Baumohl)说。
另一方面,企业也正在重新评估人力需求。经历过疫情后,一些工作岗位可能会大面积萎缩,例如酒店值班人员、代客泊车、收费员以及那些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作。过去的一年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改变了许多美国人的工作生活。这种涉及企业和员工双方的重大重新评估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就业供求的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