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
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
坚守马班邮路32年
他被誉为“深山信使”
5月30日,这位曾感动中国的
邮递员王顺友
因病在四川凉山逝世
生命定格在了56岁


这条路,他一走就是32年
王顺友出生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
1985年10月起
他便一直从事马班邮路投递工作
马班邮路意为
“用马驮着邮件按班投送的邮路”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这里高山连绵起伏,平均海拔3000多米
本世纪前,当地的乡镇大部分
都不通公路和电话
牵着马、驮着邮件的乡村邮递员
成为群众及乡政府
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1985年,年仅19岁的王顺友
从赶了30年马班邮路的父亲手中
接过马缰绳
他沿着父亲走过的路
一走就是32年


艰难危险都不怕
“最苦的,是心头的孤独”
刚开始穿上绿色制服
走在邮路上的王顺友很兴奋
但没多长时间,他就感受到了
马班邮路的遥远和艰辛

王顺友负责的是
从木里县城到白雕、三角垭、倮波乡的邮路
翻越十几座海拔从1000米
到5000米不等的高山
从气温零下十几度的察尔瓦山
到四十多度的雅砻江河谷
从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到险峻沟壑
这样的行程,他每个月要往返两次
每次14至15天
一年的路程相当于走两万五千里长征

由于山上夏季多雨
冬季干燥易引起火灾
王顺友很少生火
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和腊肉
渴了就灌几口山泉水
几乎吃不上热乎饭菜
晚上蜷缩在山洞里、大树下或草丛中
与马相伴而眠
不过,这些艰辛在王顺友看来
还不是最苦的
最苦的是心头的孤独

一个人的高山邮路上
有时候一两天见不到一个人影
他心里憋得难受,就和马儿说话
要不就唱山歌
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
他能感觉到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
他只能呆呆地望着满天繁星
思念家中的亲人
但提到妻儿,王顺友总很是愧疚
“每次回到家里待一两天又要走了
跟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
回到家里,孩子们都觉得我是个客人”
在他行走的几十年中
最离不开的有两样东西
一个是马,另一个则是酒
孤独的时候,王顺友需要酒来壮壮胆
“特别是到了晚上
只有马、流星陪着我
没有酒,这个夜晚就难过
喝了酒,就什么都不怕了”


“每次把邮件交给乡亲们
他们高兴得就像过年”
行走马班邮路32年
王顺友像桥梁把山外的世界
和大山连接起来
他收发的信件和包裹不计其数
从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
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
投递准确率达100%

在这条邮路上,他曾遇到过歹徒
手持随身带的柴刀和歹徒对峙
用溜索过雅砻江时,因溜索断裂
他差点被卷入波涛汹涌的江水中
甚至,在这条路上
他还被受惊的马儿踢破了肠子
送完邮件再回到县里看病时
已经出现严重肠粘连
差点连命都没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
王顺友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
他说,给自己动力的
是每当自己把邮件交给乡亲们的时候
他们高兴得就像是在过年
有一回,他冒着暴雨
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家里
一家人都激动得泪流满面
“父老乡亲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他们还经常热情地留我住宿,留我吃饭
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
觉得自己是一个少不得的人!”

2005年,王顺友被评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这样写道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一个人,一匹马
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

愿望才实现不久
他就早早地走了
由于常年奔走在马班邮路上
王顺友落下一身的病
尤其是患有严重的风湿和眼疾
2017年6月,在组织的关心下
王顺友不再负责邮件投递工作
转而从事党务管理工作
王顺友曾说过
他愿意一直走在邮路上
但不希望后人再走这条马班邮路
也是在2017年
随着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的开通
凉山州彻底结束了马班邮路的历史
如今的木里,现代化的邮车穿梭来往
王顺友100%的投递准确率
被新一代投递员继承

以前,当孤独无人诉说时
当深山长夜害怕时
王顺友都会唱起自编的山歌
马班邮路沿途的乡里乡亲
一听到便知道王顺友来了
只是,这一次
邮递员王顺友离开了
山歌再不会响起
但马班邮路上的每一个人
每一道岭、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
都会记得,他来过
致敬“深山信使”
一路走好!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中国邮政、中国青年网、川观新闻、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