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高检:检察听证适用率不断提升,拟不起诉案应防止一放了之
检察公开听证适用率不断提升。6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介绍全国检察机关检察听证履职质效情况。通报显示,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实现了检察听证工作三级院全覆盖,基层检察院适用检察听证占比提高至94.1%。
据通报,2020年至2021年4月,全国四级检察院共对4.5万件存在争议、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组织了听证会,覆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
从地方三级检察院听证工作情况看,2021年前四个月平均每月组织听证会4000多次,比2020年月平均数增加了一半以上。其中,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增加了1.7倍,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增加了65.3%,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增加了19.5%。
公开听证适用率不断提升。通报指出,在地方三级检察院组织的检察听证会中,基层检察院适用检察听证占比从2020年的91.2%提高到了2021年的94.1%。
澎湃新闻注意到,检察机关坚持“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除涉及未成年人或者侦查工作机密等不宜公开的案件外,对拟不起诉、民事诉讼监督、行政诉讼监督、公益诉讼、刑事申诉、司法救助等案件均组织开展了公开听证,占听证案件总数的88.2%。
截至目前,全国97%的市级院和基层院都已经组织召开了检察听证会,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等21个省市实现了检察听证工作三级院全覆盖。
“检察机关以听证会形式公开审查案件,把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方面存在争议的或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的审查过程公开化,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案件办理程序合法、结果公正、效果良好,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度。”最高检检委会副部级专委万春举例说,比如在拟不起诉案件中,检察机关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对涉案当事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以公开促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此外,检察机关还要根据涉案当事人违法或涉嫌犯罪的情况,主动做好刑事司法、行政处罚衔接工作,依法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防止不起诉后一放了之。双方当事人在听证会上充分表达诉求,听证员对焦点问题认真发表意见,检察官在“事查明”“理说清”的基础上依法独立作出决定,能够有效消除公众对司法的疑惑。2020年听证后纠纷化解率达到了83.7%,实现了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春直言,在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时,经常存在案件经历的环节多、周期长、矛盾复杂尖锐等问题,行政相对人处于弱势地位,容易“有心结、想不开”。通过举行公开听证会,为双方当事人搭建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平台,行政相对人积怨通过公开听证得到了倾诉,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尊重,为化解争议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社会人士参加听证,发挥听证员专业、独立、客观优势,引导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寻求合理合法的纠纷化解途径,维护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也督促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实现了案结事了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