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近冬奥·追光丨北京冬奥会未至,已给你我留下这些
北京冬奥还未开幕
冬奥遗产已悄然而至
6月23日,奥林匹克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
在距离赛事开幕还有226天时早早出炉

类似的奥运遗产报告
在往届的奥运会、冬奥会中
要么没有,要么赛后才有
很多人觉得,奥运遗产不用急
赛后全都变遗产
但双奥之城的北京却很“着急”

早规划、早受益
申冬奥成功的五年来
许多遗产计划转换为现实遗产
这本117页、3万多字、13个章节的小册子

浓缩了2015年8月至2019年底的遗产成果
讲述着冬奥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益
后续还将编制系列遗产成果报告和案例报告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
小萨马兰奇称赞说
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之后
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奥运遗产的奥运会
北京冬奥遗产已显而易见

在奥运遗产中
体育场馆赛后闲置的案例比比皆是
面对这道国际性难题
北京冬奥会开创性地制定
一馆一策的场馆遗产计划
“水立方”、首体
五棵松、国家体育馆
“双奥场馆”实现冬夏运动双向转换
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首钢滑雪大跳台
以及延庆、张家口的场馆
从第一张图纸开始就在考虑赛后利用
比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在赛道预留大众体验出发口
便于赛后大众体验

有没有发现
身边滑雪滑冰的人越来越多?
2018-2019雪季
我国冰雪旅游人数
首次超过2亿,达2.24亿人次
2018-2019年雪季
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1734元
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
照进了现实

遥想申冬奥刚成功时
北京冬奥会的109个小项中
大约有三分之一中国此前从未开展过
如今中国代表团已做到
全项开展、全项建队、全项训练
正在为全项目参赛而努力

因北京冬奥会
崇礼的名字越传越远
在这个冬奥雪上项目举办地
每4人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

这座塞外小城
因冬奥提前脱贫
如今冬天令万千雪友向往
夏天的赛事活动也满满当当

除了冬奥本身直接产生的遗产
冬奥遗产还包括因冬奥
加速建设实施而形成的遗产

为给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北京、张家口乃至全国
都在努力留住蓝天、碧水和绿林
全部场馆
实现城市绿色电网100%覆盖
赛时新能源车辆占比近86%
为历届冬奥最高
五棵松冰球训练馆“冰菱花”
是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
延庆赛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并行
还有专门编制的规划环评报告
无不彰显着绿色办奥的承诺
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心

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张高铁
早在申奥前的2014年就已开工
开通后,张家口纳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
连通超过2000万的客源市场
这趟从历史开来的冬奥列车
正全速驶向未来

首钢变迁串起两届奥运
当年为2008年北京夏奥会搬迁
如今废弃的工业园区
因冬奥变废为宝
成为新时代首都新地标

延庆赛区海陀山脚下
闲置农宅改造的精品民宿
抓住了冬奥机遇
当地村民不无感慨
“大家在外打拼多年,
其实最好的机会就在家门口”

举办奥运会
其目的不仅是要实现办赛精彩
更大价值还在于
为公众、举办城市、国家
以及奥林匹克运动本身
带来更多可以长期受益的奥运遗产
从2008到2022
北京从奥林匹克运动的顺应者
蜕变为引领者
不断给变革中的奥林匹克
贡献中国智慧
也已经给你我留下了许多……

记者:姬烨、李丽、汪涌、夏子麟、张骁、吴鲁
编辑:高萌、王楚捷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