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发丨「致众科技」完成A+轮融资,第一单生意做了两年,如今将“铲”卖到全球 来源:原创
创业邦获悉,近日致众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浙商创投、中金传化及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百赢基金。
据了解,此次融资将主要运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加大加深CRO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更聚焦于重点客户和医疗器械的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武汉总部的支持水平和检验研究院技术实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客户品牌忠诚度,实现与客户战略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是用于在建设杭州萧山致众全国技术转化中心(CDO)及华东CRO中心。
辞职创业,一边做老板,一边跑业务
2011年,曾建辉从人福医药辞了职,这是他在人福的第十年,也是决定创业的第一年。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医疗技术转化等这些原本让曾建辉觉得枯燥不已的工作,反倒成了他创业的重要选择。
2011年初,致众科技成立。作为一家医疗器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致众科技为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提供专业、系统化的技术咨询服务,包括临床试验、技术法规、检验检测、委托研发与技术孵化服务等。
目前迈瑞医疗、华科精准、华大制造、融昕医疗等都已是致众科技的客户。
虽然现在做得风生水起,但刚起步时的曾建辉和众多创业者一样,又是老板又是员工。中帜生物是致众的第一个大客户,2012年,凭借信任,致众获得了来自中帜生物的第一桶金,这给曾建辉增添了不少信心。近十年的时间里,致众科技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客户量达到1200余家,合作企业遍布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
以心脏植入式医疗器械研发商同心医疗为例,致众科技在该企业研发阶段介入,从法规、标准要求上指导产品研发,对研发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把关,以保证产品满足法规要求,并对时间、成本、进度进行整体规划。
2018年,致众还投资开发了集法规、临床、研发、检测与制造于一体的医疗器械综合服务平台——致众医疗器械CMO及第三方检验研究平台。
该平台专门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设计、制造和产品管理服务,基于对医疗器械法规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产品注册经验,以及整合优质产品供应链的能力,以加速医疗器械产品上市,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致众的CMO平台已拥有有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三大生产线,可提供可穿戴器械、家用器械、一般有源器械、导管类产品、敷贴产品、核酸类试剂、免疫类试剂等产品服务。
要扮演好“卖铲人”角色,团队是关键。
据了解,在申报、检测、法规咨询等服务环节,致众都拥有专业化的团队操作。致众的注册团队53.8%以上为硕士学历,分别在有源、无源和体外诊断试剂方向上搭建了专业技术组,在人工器官、骨科植入、体外循环、医用软件、超声产品等领域拥有多项创新器械申报成功经验,以及数百个境内进口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成功案例。
此外,致众医疗器械委托研发中心(CDO)聚集了一批有丰富研发经验的技术团队,基于对医疗器械法规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产品注册经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提高技术转化速度,另一方面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致众还搭建了技术孵化平台——致众空间。致众空间可以为医疗器械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产业化整体解决方案,在“合规”基础上降低项目成本与风险,放大项目价值及成功概率。
从新三板到A轮,资本之路如何走?
2014年起,致众科技也迎来了资本的春天,清华启迪完成对其天使轮投资。到了2015年,经纬中国也对其进行注资。2018年,致众又在新三板完成挂牌上市,估值超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行业研发投入这一刚性需求奠定了CRO稳定增长,随着医疗器械研发流程、成本压力加大,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了CRO提供服务。2020年全球CRO市场规模超过600亿美元,国内CRO市场也接近83亿美元。
对于当前的资本环境,致众科技谈及了自己的观点,“医疗器械领域的资本热情,随着疫情带来的系列变化,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客观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仿佛回到了15、16年的热浪风口,但相较于当时的无序投资,现在的赛道化更为精准和分明。”
本轮投资方认为,随着医疗器械监管的趋严,新版《条例》的实施和国家相关支持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力出台,医疗器械产品合规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晰,优质的医疗器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合作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同时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推行也将逐步释放医疗器械委托研发、代工生产的新市场。致众团队多年来秉承“精品服务”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其专业的CRO服务为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客户所认可。如医药一样,医疗器械的第三方CDMO模式是行业给予的历史机遇,相信致众凭借多年的积累能抓住这个大机会,实现腾飞。
本文文章头图来源于图虫网,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