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计算博弈:深入产业的京东云如何突围?
文/李亚
2021年7月13日,京东云举办了最新一届“云上共生,产业共赢”京东云峰会。在此次峰会上,京东云提出未来3年战略目标并且发布了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启动“云筑计划”。
从2016年正式对外开放公有云服务以来,京东云历经五年时间,成为行业黑马,京东云IaaS市场占有率排名中国第五,在头部厂商中增速排名前三,跻身国内云计算第一梯队。
京东云如何在短短时间内成为行业翘楚?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京东云有何优势,它又将如何面临微未来更加激烈的云上竞争?
诞生于京东的京东云
一切还要从京东云的诞生说起。
毫无疑问,京东云诞生于京东。2016年4月,京东云平台在经历了内部历练和打磨后,正式对外开放公有云服务。
但这一次正式的亮相背后,实际是以京东23年数智化业务的积累为基础。京东云首先是‘京东的云’。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京东云业务群总裁高礼强说,“京东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由于长期坚持大规模、全品类的业务,京东是第一个把零售和实体经济搬到实体经济,连接供需两端,其本身就是一家智能化、云化改造的企业。”
京东的业务模式能够让京东触达和洞察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一直到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服务等等,同时连接商品流、信息流、物流、金融流。京东集团做自营电商、自营物流的成功经验,是与生俱来的,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
回到2007年,当时主要的互联网平台都在走流量,追求交易效率的时候,京东已经悄然开始布局、深耕产业互联网,坚持不懈地沉淀了强大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力。
高礼强介绍到,今天的京东云实际上是承载了在全球最大的一家产业互联网,拥有管理超过500万商品SKU的能力,中间是一个海量的仓储网络系统分解中心,直到末端的服务网络,面向5亿消费者,最终实现一天到货、全国覆盖,“在这背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化的管理水平是难以想像的。”
另一方面,从技术支持来看,京东的技术底座是基于京东云提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核心技术,不但支持京东自己的供应链,支持京东618、双十一等互联网流量大规模的并发,同时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将数智化、技术化的技术能力,赋能实体经济数智化。
正是基于这么多年来京东在产业实践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才造就了京东云从诞生开始就能够深入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优势。
京东23年数智化业务快速发展,开放京东云,目前京东核心业务全面上云,但京东云已经成为京东集团面向政企客户输出技术的核心平台。
在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看来,京东云的核心能力不仅仅是技术产业,“我更想强调我们拥有丰富的产业理解力,深厚的风险管理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以及企业服务能力,也面向不同行业为企业提供行业应用、产品开发、产品数智化全链条服务。“
从京东的云到产业的云
如果说京东是根植于实体经济,成长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那么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面向政企客户输出技术的实践者,也是从供应链中来,到产业中去。
京东源自于产业、深耕于产业,京东基于多年的实践,把产业云的核心能力归纳为四个英文字母,就是TIES:Technology代表经过大规模的实践验证的京东技术架构,Industry代表深刻的行业经验,Ecosystem代表深度开放惠及伙伴,共享最强的系统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的协同,Service代表整个京东的产业能力。TIES构成了京东这朵服务产业云,也成就了京东云成为最懂产业的云。
京东云服务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将京东的数智化供应链能力输出产业客户,整合仓、配、分销、供应链金融和丰厚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服务能力,例如京东云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帮助外贸企业建立面向工农水产品的跨境零售电商业务。
科技业务叠加数智化供应链和产业金融能力,构成京东云和所有其它云厂商最大的差异化,京东云是唯一一个能力一站式地提供这些增值产业服务的主流云厂商。
与北京金达的合作就是京东云深入产业的例证。一直以来,生鲜产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包括行业资源分散、供应链冗长、品控困难、物流配送要求高等等。比如波士顿鳌龙虾,一旦脱水运输超过48小时,成活率将大大降低。
基于对行业痛点的正确认知,京东云通过缩短供应链中间环节、联通产业资源,对供应链各环节数进行智化升级,并配套建设混合数字基础设施,完成了对传统生鲜贸易模式的改造。
合作之后,围绕着位于广西南宁的吴圩国际机场T1航站楼,北京金达和京东云等合作方,将建设起占地5000亩的智能型专业化生鲜产业园区,打通商城与与B端客户、商城与C端客户以及后端供应链之间的业务链条。
京东云深入各个行业,以京东云技术作为支撑的在线教育企业百家云,实现了教育直播业务的“上云”,平稳支撑了10万人同时在线;选择京东云搭建云管平台的北汽蓝谷信息,已经实现了“两地三中心”复杂场景的迁移上云,以及松散资源管理的重新梳理搭建。
京东产业云也在大规模地跨行业输出经验,比如将在零售客服领域积累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互动经验应用于城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场景,取得让政府放心,让市民满意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京东云已经服务了60个城市,上千家大型企业,700多家金融机构和百万家的中小商户。
京东云在帮助产业“上云”的同时,也让产业在系统梳理和升级优化的过程中,越来越理解他们自己,而这一朵云也慢慢从“京东的云”演变为“产业的云”。
京东云的未来:“四朵最强的云”
今年的“6.18”,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过3438亿元,在消费者良好的用户体验的背后,依靠的其实是强大的云计算的支持。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JDOS)统一计算资源底座,实现对 1000 万核计算资源的弹性调度与管理,让有限的计算资源在不同任务间无缝切换,用到极致。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覆盖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物理机、虚拟机,并对上提供统一接口,目的是保证京东的物流、零售、健康等所有业务运行在统一的调度平台上。
在2021年7月的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再一次强调了云舰的重要能力。京东云发布了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基于京东多年复杂场景的大规模实践,近7年在容器化、云原生领域领先实践和多个行业客户成功实践,云舰的发布充分彰显了京东云的技术底蕴,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实现了基础设施最全面、最彻底的统一化管理与调度。
云舰操作系统有两大核心特性:企业级与全面开放。所谓企业级,云舰的形成即来自京东长期在最复杂的供应链场景的深耕,适用于大规模的企业级生产应用,承诺长期及稳定的版本支持,并符合行业通用标准,完全兼容CNCF一致性认证。
全面开放的特性代表着双向开放,一是向下开放,全面兼容各类基础设施,实现客户视角“一朵云”;二是向上开放,全面开放PaaS,提供应用市场,与合作伙伴一道为产业提供可运行在各种基础设施之上的一致PaaS能力,供产业客户按需使用,灵活部署。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助理副总裁周震刚在峰会上指出:“未来企业将构建在未来基础架构上,混合云将成为重要IT基础设施。用户所需要的混合云需要具备四大能力:云网融合与云边协同能力;统一的跨云管控能力;大规模自动化运营能力;迁移/重构能力。IDC预测,到2023年,一个用于资源扩展控制和实时分析的新兴云生态系统将成为任何地方所有IT和业务自动化计划的基础平台。”这一出自权威分析机构的观点,也印证了京东云发布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正顺应了云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2020年以来,大到宏观经济,小到企业自身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在宏观经济层面,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白皮书指数,到2020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由2005年的2.6万亿增长到39.2万亿。
在企业端,很多企业已经达成共识,在这个阶段企业成功的关键与否是是否能够娴熟的掌握新一代技术,在新时代下帮助员工快速搭建数字平台,不仅在运营端,在创新端,打造差异的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面临的复杂IT基础设施环境,产业客户希望就像使用水和电一样,能够高效地使用全社会的计算资源,强烈的产业需求正在倒逼整个技术云行业走向更加开放。高礼强认为,“京东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能够推动产业转型,促进业务增长的数字化产业云正在成为云计算下一阶段的重点。”
所以,京东云提出未来3年战略目标:从最懂产业的云出发,打造“四朵最强的云”——最强的产业云,最低碳的云,最开放的云,最增值的云。
产业云的服务需要分工协作,京东云倡导开放共生,打造最有活力的生态,京东云上得来也下得去,京东云全面开放不仅向SaaS等等合作伙伴开放,还通过刚刚发布的云筑计划将全面向PaaS、IaaS合作伙伴开放。京东云秉持京东开放的架构端,不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做选择题,通过开放服务的理念共同打造行业最有活力的云计算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