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毛利率承压,独家IP泡沫化:泡泡玛特从何觅得“新”信仰?
泡泡玛特会成为收藏级别的艺术品吗?
泡泡玛特一度是二级市场的神话,挂牌首日开盘暴涨超100%。但仅三个月后,其股价就几近腰斩。目前,泡泡玛特市值约为754.94亿港元,距高点缩水700多亿港元。
独家IP的“泡沫化”
“我把公仔摆在展示柜里,每次看见它们就能想起当时获得的喜悦感,像是摆了一柜子的开心和好运。”王晶告诉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研究员,她就是喜欢Molly的可爱“噘嘴”形象,“抽盲盒会让我有某种小小的仪式和惊喜感。”
当然,不喜欢泡泡玛特公仔形象的Z世代也不占少数。“泡泡玛特到底为啥火的啊,我第一次见的时候就觉得不可理喻,还不如奥特玛。”刘菲向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分析,“我发现这是‘小公主'的标配,我认识好几个家境不错的姑娘,满卧室的泡泡玛特。现在盲盒好多,之前我见过一个盲盒确实好看,但泡泡玛特家的‘噘嘴'公仔我是完全欣赏不来。”陈宇疑惑泡泡玛特在市场中爆火的商业逻辑,“是有钱烧得慌么?”他向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表示不解。
据泡泡玛特财报,2020年,当家花旦Molly的销量为3.57亿港元,占比14.2%。这与2019年4.56亿港元的销售额相比,有所下滑。与此同时,玩家数量大幅跳水,公司仍未能造出另一个如Molly般大火的IP,泡泡玛特对于第二增长曲线的渴求,肉眼可见。
遗憾的是,联名似乎成了它最后的策略。2020年,泡泡玛特与全球多家知名IP合作,推出火影忍者、哈利波特、迪士尼公主等系列盲盒,想借知名成熟IP已积攒下的忠实粉丝数量来推动盲盒的销量。
另一方面,泡泡玛特盲盒的涨价引发玩家争议。实质上,如今盲盒玩法泛滥,大多后来者通过低价策略冲击着泡泡玛特先期构建的盲盒市场规则。尽管泡泡玛特此前在供应链、渠道、产品标准化等维度有着先发优势,让其拥有更大的定价话语权。但对C端消费者来说,看不见的供应链和模糊的质量标准,并不足以抬高其对盲盒产品溢价的心理承受上限。
重重困境下,王宁亟需为泡泡玛特建造第二种“信仰”。
“我们开创了一个品类、一个行业,打造了一个关于潮流玩具的生态体系,让一代年轻人了解到什么是潮玩,并在这个时代留下了关于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迹。”去年12月,泡泡玛特港交所上市时,创始人王宁激情发言。聚光灯下,这个85后和他缔造出的庞大盲盒帝国泡泡玛特,受到市场前所未有的关注。
据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每年有20万硬核玩家在盲盒上的花销超过2万元,甚至有疯狂的消费者,一年会花上百万元购买盲盒。惊人的数据让人不得不去重新思考,盲盒到底有着何种魔力让年轻人心甘情愿掏空腰包?
事实上,“盲盒热”来由于潮玩圈层的经济效应拉动。众所周知,每一个圈层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消费文化做支撑。抛开欣赏价值外,潮玩IP还具有情感价值及社交价值捆绑,这恰恰满足了潮玩圈层年轻群体的诉求。不过,盲盒爆火与其背后令人成瘾的赌性不无关系。与普通玩具公仔不同的是,盲盒最大的刺激就来源于“盲”,没打开之前,没人清楚里边到底是什么。
泡泡玛特核心业务部门——IP合作与管理部总监肖冰日前首次与外界直接交流,他认为,“现在来看,一个好IP一定是决定产品卖得好不好最关键的因素。”这与玩家在知乎上的抱怨不谋而合,“很多人都已经放弃泡泡玛特了,从2019年开始,泡泡玛特负面新闻频出,盒机雷款重新贴标签啊,抄袭啊,二次销售啊等等。大部分玩家喜欢的不是泡泡玛特公司,而是能有一个好的IP。”
成也独家IP,败也独家IP。泡泡玛特2020年营收同比增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财报显示,非独家IP销售额从1.59亿元增长到4.44亿元,占营收比重从9.5%上升至17.7%。同一时期,自有IP占比只增加1.8%,独家IP则下降了7.1%。
泡泡玛特对于毛利率较低的非独家IP依赖性逐步加大。近期,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上新了多款与橘朵联名的彩妆产品,包括口红、眼影等,单价在50-150元之间,定位18-24岁年轻群体,用户画像同泡泡玛特盲盒受众重合。从效果上看,联名除了能增加SKU外,联名款成了泡泡玛特的营收主力。不可否认的是,非独家联名合作意味着谁都有机会推出同质化的产品。
涨价“提振”毛利率
据CV Source投中数据显示,从2010年成立至今,泡泡玛特共经历了8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墨池山创投、创业工场、启赋资本、金鹰商贸集团、金慧丰投资、黑蚁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正心谷创新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在内的众多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港股IPO前,王宁为第一大股东,共持股56.33%;Sequoia Capital China(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持股4.96%,为第一大机构股东;其他股东主要有黑蚁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另据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年营收将实现10倍增长。事实上,泡泡玛特早期由于业绩承压,加之手中仅有一个爆火的IP,光Molly一年就要推出5到6个新系列。从去年开始,泡泡玛特将每个IP的上市节奏进行了新的调配,一般一年内推出3至4个系列,盲盒新品总量被控制在100个系列内。
当然,这必定会面临短期内营收压力的挑战。在2020年财报中,泡泡玛特表示,由于提高产品工艺质量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产品毛利率从2019年的71.2%下降至2020年的68.7%。接着,泡泡玛特发布了价值千元的新手办,最贵近5000元,甚至提出要将盲盒玩具过渡到艺术收藏品级别的理念。涨价并不是提高毛利率唯一的方式。对于泡泡玛特来说,更核心的问题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为IP付出更高溢价,及泡泡玛特能否围绕IP推出附加值更高、用户愿意买单的新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称其将IPO募集的18%资金用于IP研发领域。据财报显示,公司2020年无形资产为9270万元,2019年时这个数字还仅为1860万元,这就意味着其IP拥有成本出现了大幅上涨。可是,作为主要收益来源的Molly销售额却是下降了21.7%。数据从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泡泡玛特主要IP老化的趋向。
尽管公司独家IP的收入同比上涨了19.2%,但是非独家IP的收入与之同比上涨了178.1%。风险之处显而易见,非独家生意并不由泡泡玛特掌控,主要收入构成中,泡泡玛特全权控制的部分正在缩小。
抛开财报,泡泡玛特要应对的最大挑战是雨后春笋般的各路竞争者。酷乐潮玩、杂物社和名创优品先后推出了与泡泡玛特类似的盲盒潮玩,与其展开正面较量。此外,优酷、腾讯、百度、B站等平台也开始涉足潮玩业务,对泡泡玛特实施降维打击。
泡泡玛特估值的下滑,也从侧面反映出资本市场对IP长线运营中存在风险隐患的重视。此外,虽然泡泡玛特会员总数在大幅增长,但相应每位会员给予公司的贡献却在退减。也就是说,尽管人数翻了几倍,会员贡献的销售额却没有大的变化。
泡泡玛特的盲盒会成为收藏级别的艺术品吗?答案还是要交给时间与市场。不过,过度营销炒作催生出的“繁荣”景象是不可持续的。当浪潮过去之时,或许就是泡沫破碎之日。
(作者:许梦旖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