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信策略陈果:优中选优 掘金A股中的科技“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缘何而来?
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8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从重点领域、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申报条件做出严格要求。三批次共计评选约4900家企业,涵盖制造业中各个“补短板、锻长板”的关键细分领域。
■专精特新“小巨人”对A股投资有何意义?
经初步筛查,约400家上市公司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由此构建出的“A股小巨人指数”今年以来大幅跑赢创业板指13%;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小巨人”主要为具有硬科技的中小盘成长股,也更符合今年以来的市场风格。我们认为,部分中小盘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实有明显改善,对中小盘的价值重估也正在进行,中小盘成长风格有望延续。
■“小巨人”,“小”在何处,“巨”在何处?
似小非小,成长空间广阔:“小巨人”目标市场规模可能不大,但往往是“卡脖子”重灾区。“小巨人”聚焦主业,深耕狭长市场,积极横向扩张与技术创新打开成长空间。
似巨非巨,细分领域隐性冠军:“小巨人”企业凭借技术或效率优势在各自细分行业或领域中占据领导地位。“小巨人”企业往往在toB端收入占比高,处于价值链后端,市场挖掘不充分,未来有望出现价值重估,并与自身业绩增长形成戴维斯双击。
■优中选优,掘金A股中的科技“小巨人”。
线索一:行业供需缺口下的国产替代加速/国产优势提升。供需缺口带来的不仅是短期量价齐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部分“小巨人”公司加快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部分中小盘公司有望借此机会打入行业主要厂商供应链、提升产品市场份额、加速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从而中长期受益。
线索二:小赛道+好产品,成长性进入兑现期。随产品的推出和商业模式的稳定,公司于细分行业中建立起品牌和技术壁垒,需求逐步起量而固定成本维持相对稳定,从而有望带来业绩的非线性释放。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中小盘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测算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