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组织万名人民调解员服务“老小旧远”,化解矛盾纠纷12417件
图片来源:图虫2021年9月23日,界面新闻从上海市司法局获悉,全市司法所围绕“老小旧远”,共为10228个单位和个人提供上门法律服务29214次,投入服务力量32676人次,为市民化解矛盾纠纷12417件,开展法治公益讲座4728次,开展法律咨询29004次,提供法律服务指引7883次,为市民解决了一批法律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组织万名人民调解员为‘老小旧远’提供服务”是今年6月市司法局推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8个重点项目之一。
据悉,市司法局相关业务部门在认真调查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上,对项目内容进行了充分扩展,在全市组织了“迎建党百年、为民办实事‘百千万’活动”,即充分发挥新时代司法所职能作用,组织全市百家司法所、千名居村法律顾问、万名人民调解员,为全市孤寡老人、中小学、旧区改造基地、农村(社区)上门提供法律服务。
活动开始后,全市223家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和调解员对辖区内孤寡老人、中小学、旧区改造基地、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和细致排摸,听取群众意见,收集群众需求,并据此形成服务清单和针对性工作计划。
各区司法局根据清单内容通盘考虑,协调各类法律服务资源,组织居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上门提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公益讲座、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指引等,受到了市民广泛欢迎。
浦东新区司法局针对辖区内农村社区多的实际情况,通过一线走访了解需求,制定“菜单式”服务清单,推出“上门式”、“线上+”、“会诊式”、“跟踪式”等多元服务模式,对1364个农村社区开展便民利民调解服务,共有13192人次为农村群众提供上门服务4172次,化解矛盾纠纷3428件,开展法治讲座1533 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2385人次。
川沙镇在排摸过程中,发现辖区内某村计划开展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因涉及到去世村民利益,有可能因为遗产继承分配问题引发矛盾隐患,甚至是群体性纠纷。为此,司法所专门委派两名调解员常驻该村两周,接待来访村民近600余人次,开展相关法律咨询200余次,成功调处相关继承纠纷82起,较好解决了该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中较为突出的群众矛盾,并总结了一整套解决相关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相关纠纷的工作方法。
杨浦区司法局为服务区级重点任务“旧区改造大决战”,在平凉、大桥、定海等旧改任务较重的街道,组建了由人民调解员、社区法治专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法律服务团队,将调解工作室入驻全部旧改基地,驻点提供矛盾化解服务。据统计,各基地调解工作室累计参与接待咨询1600余件,调处旧改矛盾纠纷300余件。
定海街道旧改过程中,一位90岁的老母亲和四个子女因为动迁款分配问题争论不下,不仅迟迟无法签约,家庭关系也陷入崩溃边缘。调解工作室介入后通过充分了解背景情况,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先后两次召集调解会,最终促成母子五人签署调解协议。
目前,杨浦区内活跃在基层的各类调解组织有近20家,他们利用各自专业优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除了旧改,各类调解组织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这一重大民生项目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久前,延吉新村街道计划对部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些小区房屋结构较老、居民老龄化严重、独居老人偏多,对于加装电梯的需求极为迫切。考虑到加装电梯涉及主体多、过程长、环节复杂,街道司法所主动邀请民办非企业性质的调解组织“百合花”加入,协调相关主体,提供专业意见,“百合花”在对《电梯加装合同》进行法律审查时,发现原合同和补充协议存在金额不等却无相应证明文件的情况,存在法律风险。后来,在“百合花”的建议下,相关各方重新召开会议,签署了会议纪要作为补充协议的附件,有效避免了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