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除了江苏,大闸蟹被低估的产区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原文作者 | 卢克
文章来源 | 长三角城市网
又到吃蟹时。
近年,随着市场消费能力和养殖产量的同步发展,大闸蟹产业规模呈逐年上涨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闸蟹市场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
大闸蟹是河蟹品种之一,与普通河蟹相比,大闸蟹体积更大,外壳颜色更深,母蟹蟹黄饱满,公蟹膏腴丰厚,因此在肉质、口感方面都是河蟹中的佼佼者。
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养殖水产物种,养殖面积达到约1200万亩,从地域分布上看,产区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
因为水网密布,江苏地区江、湖、河、库、塘“五水并存”,这里的大闸蟹产量一直占据着全国的半壁江山。
阳澄湖、固城湖、洪泽湖、太湖、高邮湖……我国大闸蟹的主要产区都集中在江苏,总产量约占到了全国的44%;其次是湖北、安徽,占比分别为22%、13%。
天眼查显示,江苏省的大闸蟹相关企业数量同样最多,超过5300家,占全国相关企业总数的70%。其中苏州市更是“大部头”,相关企业数量超过了4100家,占全国54%。
三“湖”网起的江苏大闸蟹产业
江苏众多大闸蟹产区中,尤其以阳澄湖出名早而名声盛。
在苏州大市范围内,2/3的大闸蟹相关企业都集中在阳澄湖所隶属的昆山与相城两地。
截止到2020年12月,阳澄湖大闸蟹总销售额已经突破7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阳澄湖大闸蟹品牌溢价和市场利好的日渐显现,电商巨头对大闸蟹产销链条进行的纵深布局,“不出意外的话,整个阳澄湖大闸蟹行业,今年销售有望突破1000亿元”。
据苏州市大闸蟹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将在9月22日开捕上市,产量预计10260吨,将在国庆节前后批量上市。品质方面,“今年的水质改善和科学投喂,从围网捕捞出来的蟹来看,今年大闸蟹的品格和规格相比往年会更好。”
最为消费者推崇的阳澄湖大闸蟹,除了优良的先天自然条件,更得益于后天品牌的推广效应,以及当地政府的前瞻性打造。
去年4月,农业农村部把“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从阳澄湖湖区113平方公里,扩展至周边516平方公里,生产面积为18408公顷。
阳澄湖大闸蟹也出台了红色、绿色两种防伪专用标识,前者代表阳澄湖核心湖区蟹,后者代表阳澄湖沿湖的塘养蟹。这意味着,核心湖区、沿湖出产的都可称为“阳澄湖大闸蟹”。
但实际上,普通消费者不必严苛地追求特定的产地和湖域。
大闸蟹属于降海性种类,阳澄湖离长江口比较近,自然条件利于大闸蟹在产苗阶段后的成长。但实际上,其他湖域的成长与生态环境条件也并不差,洪泽湖、固城湖等产区的大闸蟹同样品质优良。
据拼多多去年9月-11月的大闸蟹销售数据显示,除阳澄湖产区的大闸蟹外,消费者更习惯于购买洪泽湖、固城湖、太湖等产区的“不贵好蟹”。其中,苏锡常及杭嘉湖地区尤其偏爱洪泽湖大闸蟹。
位于淮安市洪泽区的洪泽湖,是全国第四大淡水湖。著名蟹文化学者钱仓文教授曾说,“以洪泽湖为代表的淮蟹是中华绒螯蟹的南北双雄之一,是蟹中极品”。
目前,洪泽区大闸蟹养殖面积8.5万亩,预计年产量8000吨左右,其中母蟹125克、公蟹175克以上的比例达到70%以上,年产值10亿元以上,品牌价值超150亿元。
全国主要输出螃蟹的城市共81个,供应了全国175个城市吃蟹,但要问哪里螃蟹输出量最多,江苏泰州当仁不让。
有“中国河蟹第一县”之称的兴化市就属于泰州,地处“水陆要津”的泰州螃蟹运出量遥遥领先,是排名第2到第6的浙江、湖北、安徽、福建、辽宁五省运出量的总和,同时也是螃蟹重点输出区域苏州的3.3倍、盐城的4.5倍。
泰州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螃蟹原产地,小小的河蟹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支柱产业,已形成南部有长江蟹、中部有“溱湖”簖蟹、北部有“泓膏”大闸蟹的产业布局。其中,“溱湖簖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供应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市场。
品质一定与价格挂钩吗?
传统上,大闸蟹的消费市场主要在长三角地区,但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这股消费潮正加快向其它地区扩散。
各地大闸蟹养殖陆续走上了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加速拓展线上市场。相比于产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蟹的实打实品质。
电商们抢占产源地的计划也早早布局,与多地优质商家达成合作。京东生鲜联合阳澄湖、太湖、洪湖等全国11个大闸蟹产区成立“大闸蟹产业联盟”;天猫生鲜建立了阳澄湖、太湖、盘锦、兴化、洪泽湖、长荡湖6大“天猫优选蟹区”。
但同时,随着蟹市的线上线下产业高速发展,竞争愈发激烈。一方面,大闸蟹行业也出现了以次充好、蟹绳注水、虚假宣传等乱象;另一方面,许多蟹农均认可精品大蟹的附加值高,但都苦于大闸蟹电商行业繁杂的销售规则,也担心精养蟹卖不出应有的身价。
在网络上,知名的大闸蟹品牌以期货形式销售成了“纸螃蟹”,螃蟹的规格对应着五花八门的卡券型号。“一票在手,一蟹难求”,往往消费者就算购买了螃蟹券,在提货过程中也受到不少限制。
大闸蟹不再是菜市场里可以讨价还价的食材,而被包装成了一种消费符号,一种预付款的消费方式。
在大闸蟹的品质、等级和销售上,相对统一标准的缺位,让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愈演愈烈。
“大闸蟹们”标准问题亟待解决
去年蟹季期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与天猫共同推出了《2020年阳澄湖大闸蟹电商销售标准》。
不久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联合拼多多发布了长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级标准”。
这些大闸蟹相关标准,基本都围绕标识、物流、质量等方面展开制订,也有标准为不同大闸蟹划分出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品质等级。
标准公布之时,均宣称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评判的明确依据,“确保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到来自原产地的优质大闸蟹”。
制订标准的主体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消费者。各类标准频繁推出,但能否在蟹市场内“放之四海皆准”,起到品质识别的作用,还有待考量。
事实上,消费者若不是生活在产区当地,对大闸蟹的养殖情况有所了解,一只大闸蟹从捕捞到外地消费者手里,早已经过了产业链、物流、品牌、电商等多个环节。
对养殖生产企业来说,标准是一种定价手段,更是一种品质约束;对经销商来说,标准是一种选品依据;对消费者来说,标准是如何作出购买决定的“货比三家”道理。
在蟹季的消费热潮退去之后,归根结底一只蟹的性价比才是实打实的标准。毕竟,在货比三家之后,有人选择了品相好、口感好的特级大闸蟹,划算又家常的实惠货的追捧者也大有人在。
参考资料:
1. 大闸蟹市场规模超千亿:苏州占一半 阳澄湖难满足全国吃货-第一财经
2. 2020年大闸蟹行业市场规模及产业布局情况分析-中商情报网
3. 2020年中国河蟹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区域竞争格局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
4. 长三角大闸蟹分等分级标准面世,拼多多联合科研机构助力农产品标准化-中国日报网
原文作者 | 卢克
原文制图 | 卢克
文章来源 | 长三角城市网
原标题:《除了江苏,大闸蟹被低估的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