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专访 | 在福州百年船政遗址上,他们造了一所“船”的书局

时间:2021-10-04 21:48:12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专访 | 在福州百年船政遗址上,他们造了一所“船”的书局 来源:澎湃新闻

福州,自古以来,便因善于造船和用船而闻名遐迩。这里也是我国船政文化的发源——1866年,左宗棠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同年,中国的第一所海军学校“马尾船政学堂”成立,福州马尾由此成为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

今年6月,在马尾造船厂的旧址上,一座以船政文化为主题打造的书局——“船政书局”诞生了。设计团队通过老建筑改造,将“船舱”和“书局”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此呼应百余年前的“造船与造才”,同时通过老建筑活化利用,让船政工业遗产焕发新生,传承和展现福州的百年船政历史。

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专访万境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胡之乐,一起揭开“马尾船政书局”的前世和今生。

位于福州马尾造船厂旧址内的“船政书局” 万境设计 WJ STUDIO 视频(02:02)马尾,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马尾,位于中国沿海的闽江入海口 , 是福建的海上门户。谈起马尾,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

19世纪中后期,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之后,清朝内外交困,一部分晚清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序幕,各新式工厂接连拔地而起。

在所有的工业兴起中,推动设局造船最有力就是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因为他担心“西洋各国持其船炮,横行海上,以彼之有傲我所无”,因此坚信增强海上军事实力,必不可少。

福州船政局维基百科图福州船政局维基百科图

1866年,左宗棠在位于福州马尾中岐乡一带创建了福州船政局

(“船政 ”是晚清时期对造船、修船、驾船及相关事务的统称)

,首任总理船政大臣由沈葆桢担任。船政建设初期,还雇佣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组织外国技术团队,协助中方设厂、造船。福州船政局的规模之大,设备之齐全,工人人数之多,在当时的东亚堪称一绝。船政学堂马尾长安网图船政学堂马尾长安网图在造船的同时,福州船政局还非常注重培养船政及海军人材。1866年,沈葆桢在福州马尾港开设了第一所海军学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被誉为是近代海军的摇篮。

第一艘千吨级兵商舰船“万年清”号。

也是在这样严格的教学和监督下,福州船政局的造船技术飞速进步,创造了诸多的历史第一:第一艘千吨级兵商舰船“万年清”、第一艘远东最大巡洋舰“扬武”、第一艘铁胁船“威远”、第一艘钢甲舰“平远”、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第一艘猎雷舰“建威”、第一艘折叠式水上飞艇等等。

2005年,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对船政绘事院进行保护修复。工程竣工后绘事院与轮机厂一起作为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开馆。 视觉中国 图

打造一所“船”的书局

一百多年过去,如今的马尾港已被打造成为一个

以“船政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旅游景区

。“船政文化旅游”也正在成为福州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胡之乐和团队参与设计的“

船政书局

”就位于福州市马尾区船政文化广场内,该建筑原来是马尾造船厂的机装课仓库。改造完成后,船政书局占地1203平方米,藏书15300多册,其中,船政方面书籍约800册。

船政书局的俯视图和正面万境设计WJSTUDIO图船政书局的俯视图和正面万境设计WJSTUDIO图

走进内部可以看到,设计师将整个书局想象为一艘在海中航行的“方舟”,借由传统船舶的空间布局,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空间组合。

仓库原来的单层空间改造成为带夹层的双层空间,一楼作为阅读与展示的区域,引导人们进入知识的海洋。在二楼,设计师通过“甲板”的设计,打造了一个休闲与活动的区域,邀人登上“船首”后,可以在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中停留与思考。两层之间的大台阶,不仅成为了连贯上下的通道,也是一处阶梯状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室内的使用功能。

仓库原来的单层空间改造成为带夹层的双层空间。

大台阶也可以作为活动空间。万境设计WJSTUDIO图大台阶也可以作为活动空间。万境设计WJSTUDIO图

“方舟”的中庭,是整个书局的核心。走进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

悬浮在头顶之上的巨大黑色船舶骨架

它不但增加了空间的历史厚重感,顶部黑色的镜面装饰又像水面一般,将一切倒映其中,让人有一种时光倒转的错觉。中庭之下,设计师利用可移动的书架,构建出了一个满足阅读、展示等多种场景的复合型图书室。“方舟”的中庭万境设计WJSTUDIO图“方舟”的中庭万境设计WJSTUDIO图与前面的开放空间不同,“船尾”的圆形阅读区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船室”,之所以这么打造,是因为设计师希望为喜欢安静的读者,保留一片独立的阅读空间。“船尾”的圆形阅读区万境设计WJSTUDIO图“船尾”的圆形阅读区万境设计WJSTUDIO图

除了类似船舶的空间布局外,船政书局内还有很多“船”的元素,比如造船的零件、船舶上的栏杆、钢梯以及货箱,都以现代化的手法被重现,将船政文化渗透进了每一个角落。

船政书局内“船”的元素。万境设计WJSTUDIO图船政书局内“船”的元素。万境设计WJSTUDIO图

用设计师胡之乐的话来说,船政书局是福州马尾船政文化的输出点,也是它的落点。通过设计,

空间可以拥有更完善的文化表达

。它不仅是一个书局,更是一处精神空间。

胡之乐,万境设计创始人兼创意总监,作品屡次获得国际知名建筑奖项,包括德国设计GDA大奖、AD100、世界建筑节WAF/INSIDE、德国ICONIC、日本Good Design等。2021年9月,受邀担任伦敦OPAL地产设计奖评委。 万境设计 WJ STUDIO 图

以下为专访内容:

澎湃新闻:将老船厂仓库打造为

一个阅读空间,它改造的优势是什么?你们设计的重点在哪里?

胡之乐:

我们这次改造的对象,是一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留下来的马尾造船厂机修车间,去看的时候,它已经是处于一个废弃状态了。

船政书局,之所以叫书局,是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它更像是一个集阅读、教育、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因为老建筑本身拥有一个仓库式的桁架结构,而且是单层的,所以对于公共空间来讲,它有足够的容纳空间,这是很好的优势。后来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又把它升高了,阳光可以从两边的窗户透进来。其次,老建筑旁边有广场又有其他的业态,具备很好的空间联动性。

船政书局,是一个集阅读、教育、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万境设计 WJ STUDIO 图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地把它原来的结构保留了下来,包括室内的墙面,我们也没有过度地去做第二层装饰,而是用洗墙灯,把内部建筑展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给所有使用的可能性留下了空间,比如屋顶横梁上可以安装投影,这样大台阶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聚会空间,小型的讲座也可以在这里开展;在中庭的部分,书架是可以转动的,这样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来进行变化。

书,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尽相同,有的人买书是为了获取知识,有人买书是把它作为一个精神依托。你还会发现在大城市里,书店常常成为人们生活里的“第三空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象征。所以我们希望把船政书局打造成整个园区的一个“注脚点”,或者说一个“精神所属”。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投放任何东西,每一个细节,一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把船政书局打造成一个“精神所属”。万境设计WJSTUDIO图把船政书局打造成一个“精神所属”。万境设计WJSTUDIO图

澎湃新闻:作为福州船政文化的新地标,你们在设计里融入了很多“船”的元素,甚至把一个船架放在整个建筑空间的中央,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创意吗?

胡之乐:

这只船舶骨架是参照福建船政局建造的第一艘蒸汽军舰“万年青号炮舰”制作的。这艘船的结构是全木质的,靠蒸汽驱动,是中国第一艘近代化军舰。为了制作它,我们去船政研究所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我们希望用更加艺术化的手段去处理这只船舶骨架,用发光亚克力来呈现,实体的船架用一种通透的形态隐喻了逝去的时间,不但能承担整个空间的照明,还能作为精神所属的象征。不过最后这个想法没有完全的落实,是一个小遗憾。但我们希望,大家走进书局,抬头看到船舶骨架时,能感受到“历史的时间轴”,沉浸在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氛围里。

船舶骨架万境设计WJSTUDIO图船舶骨架万境设计WJSTUDIO图

澎湃新闻:近几年,老建筑改造项目不断涌现,但有人会好奇,老建筑焕发新生就一定要通过设计成为“网络爆款”、“网红打卡地”吗?您怎么看待“把老建筑打造成网红建筑”这个现象?

胡之乐

:如今大家都习惯这种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迅速产生话题,引起更多人关心,从这个思路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建筑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空间的生命力和内容的吸引度。

我们现在城市最大问题就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变成了“文化沙漠”,在业内,我们还有一个词叫做“设计繁殖”,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驱动都要求我们做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因为它的繁殖是最快的。但从城市角度来讲,城市需要有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让我们解读到它们的不同,而且中国那么大,历史那么长,文化那么丰富,保留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从理念上来说,通过改造把老建筑保留下来,对现代城市来说非常重要,是城市文化复兴的基础。

但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老建筑改造的项目上,要有严谨性,尤其是对于历史文化建筑,更要严谨。

大家来到这里了解过去的时光,了解一段逝去的历史,设计师需要更准确地传达这些信息。

另外单体的网红建筑,短时间内可能是吸睛,但时间久了后,当你没有足够的内容保证它长期存活时,它又会“死掉“,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求新,一味地追求形式感,而要从规划层面看问题,从一个顶层的城市逻辑去思考,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老建筑在这座城市里的意义是什么,才能真正改造它。

澎湃新闻:您认为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胡之乐:老建筑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时代下的建造工艺以及时代的特点,需要更为真实地看待它的过去以及当下的时代需求。

所以在没有想清楚怎么使用它的时候,盲目展开设计,这就是对建筑的一种破坏,对空间的破坏。

一个好的设计师可以更加明白,怎么去把老建筑的空间合理地运用。因为在老建筑改造的整个链条里,做决策的人有自己的利益导向,但设计师的工作是真诚的,他可以结合技术进行综合判断,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待空间。

老建筑就像一件艺术品,需要被温柔对待。 万境设计 WJ STUDIO 图

我们过去经常讨论一个议题,就是“房子”与“建筑”的区别:

房子是生活化的,而建筑的意义更带有精神属性。

后来,我们的生活方式被细分化了,承载着各种各样功能的建筑开始出现,比如展览馆、美术馆、咖啡馆等等,还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去还原它时,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还原,而是要真正地解读它,寻找当下时代它存在的真正价值。建筑的意义更带有精神属性。万境设计WJSTUDIO图建筑的意义更带有精神属性。万境设计WJSTUDIO图

澎湃新闻:那您觉得要让老建筑焕发生新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胡之乐:

福州是一座拥有独特文化的城市,包括当地的方言、饮食文化,还有福州老城区的历史韵味。在福州的时候,我经常也会和当地的居民聊天,偶尔也会听到他们感慨说,唉,好可惜啊,现在已经没有小时候的感觉啦。

时代发展很快,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在失去一些从前的记忆。万境设计 WJ STUDIO 图

我们现在谈为什么老建筑会“死去”?其中最大的因素还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断层——这是导致老建筑失去“营养”的主要原因。

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浙江金华的同学,他家就住在金华的老街上,下面是商铺,上面是居民住宅。住在那里,你会发现每天早上,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包括晚上,都有不同的景象,因为那里仍被人们使用着,街上的老建筑很有生机。

所以在我看来,老建筑焕发生新生不应只看待一个片区的改造,更应该结合城市来看待它的发展,也更不应该只把老建筑作为一种商业步行街模式来发展。当人们已经忘掉了老建筑过去的功能和意义,文化和生活发生断层,老建筑只剩下一副“躯壳”,“打强心剂式”的改造到底是好还是坏?是值得思考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