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122天“超长汛期”下雨79场 气候变化将有哪些影响?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倪元锦)今年北京“超长汛期”的雨量充沛不同寻常。北京今年的“超长汛期”122天,共下了79场雨。
北京市防汛办数据显示,今年入汛以来,在79场降雨中,平均雨量达大雨及以上量级的10场,包括2场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792.6毫米,较常年同期425.7毫米和近十年同期数据,分别偏多了约9成和7成。其中,7月北京降雨量为400.4毫米,占汛期降雨总量50.5%,为1951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魏科表示,从气象学看,雨水偏多必然伴随着异常环流,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西风带扰动持续维持,充沛水汽输送等。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异常环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则需要未来仔细研究西北太平洋异常暖的海温形成的条件、太平洋活动对台风的影响、北极增暖对西风环流扰动的影响等等因素。”魏科说。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加剧,许多区域出现极端事件并发的概率将增加,高温热浪和干旱并发,以风暴潮、海洋巨浪和潮汐洪水为主要特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叠加强降水造成的复合型洪涝事件加剧。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说,气候系统通过它包括的大气、海洋、冰雪、生态等诸多要素,进行热量的相互交换,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预计未来中国的平均气温会继续升高,极端热浪更加频繁,强降水及其诱发的洪水增加,海平面进一步上升。
“对沿海城市,极端降雨、极端河流流量与更频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复合,将加大沿海洪水发生的可能性,未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将承受更高的气候风险。”巢清尘说。
魏科表示,这些气候变化诱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留给科研人员更深层的待解命题还包括,全球变暖引起的南旱北涝现象,变暖的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灾害出现的频次和强度变化问题,以及全球变暖对东亚季风区的影响是否存在临界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