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云南4名地质调查员的遇难地,有多凶险?

时间:2021-11-24 11:45:11 |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哀牢山山体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顶到山麓就有6种气候模式。

4名地质调查人员失联遇难,让位于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为什么有专业能力的人员也会面临失联、乃至遭遇不测?23日,记者采访了云南资深地质调查专家王宇,试图解开这些迷惑。

哀牢山是座什么山?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省普洱市者东镇樟盆村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在搜救数日后,11月22日早晨,这4名工作人员全部被找到,不幸的是,他们都已遇难。目前,救援队伍正在开展失联人员遗体的转移工作,事故原因也正在深入调查中。

公开资料显示,哀牢山是古哀牢国东界界山,位于中国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哀牢山分布范围很广,涉及楚雄州的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沅县,玉溪市的新平县,仅在普洱市镇沅县的面积就达到13.5万亩。

真实的哀牢山有多凶险?王宇从地形地貌、气候和自然资源三个角度进行了介绍。

哀牢山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和俯冲的产物,与红河深大断裂共生,新构造运动强烈。受内外力共同作用,断裂构造发育,山体隆升幅度大,河流急剧下切,形成深度切割的高中山地貌。“这意味着哀牢山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变化强烈,行进困难。”

由于哀牢山山体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顶到山麓就有6种气候模式,包括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气候复杂,容易遭遇天气突变。”

哀牢山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这里有包括孟加拉虎、绿孔雀、黑长臂猿、云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和以“植物活化石”梭罗树为首的千余种高等植物,森林郁闭度极高。“人一旦进到密林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和遭遇毒蛇、蚂蟥、野兽等。”

此外,哀牢山原始森林雾气重、无道路、无通讯信号,都给野外活动带来困难。

“2008年的一次应急调查中,直线距离30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整整17个小时。”王宇说,“进入原始森林,行进非常困难,全是密密麻麻的藤蔓、刺竹、灌丛、杂草,完全无路可走,只能循已有的羊肠小道行进。”

野外作业危险几何?

据报道,此次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山,是为了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按计划,他们需要从哀牢山腹地翻过山脉,到达位于北坡的新平县水塘镇。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还是环境地质调查等,都需要在野外作业。”王宇称,野外作业流动性大,工作环境不确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常见的有遭遇极端天气、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疾病、外伤,迷路所致失温、饥饿、脱水等。

王宇介绍,一般野外作业都会预先设定好路线和应急预案,但在原始森林等恶劣环境下,很难保持预定的调查路线,加之密林遮蔽、大雾弥漫,很容易迷路。一旦因为迷路只能在山上露宿,就会面临更多危险。任何意外情况都考验着作业人员的应急能力。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据了解,此次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年龄在25岁至32岁之间,均有部队服役经历。进山时,他们携带了RTK定位设备、罗盘、工兵铲等专业工具。按常理,他们遭遇失联的可能性,较普通人应该低得多。

王宇坦言,此次事故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云南地质工作高峰时期,仅地矿系统就有从业人员2万多人,也只发生过个别地质队员在陡崖边、溶洞里探测时失足摔落伤亡的事件,从未发生过3人以上地质队员遇难的重大事件。”

王宇认为,即便专业人员携带了专业设备,也常常会遇到原始森林中没有通信信号等情况。一旦没有信号,现代定位设备无法派上用场,就得靠作业人员所掌握的传统技能、野外经验和常识来脱困,所以野外工作和生活经验的传承、各种意外事件的防范、处置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都很有必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