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核心零部件与系统集成、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地图、测试区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均有一定突破,但产业链整体仍相对比较薄弱。操作系统作为传统汽车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 “换道超车” 的重要一步。
近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对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整体情况、底层技术、发展格局、瓶颈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重点梳理了国内外的典型企业案例,阐述了三大类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当前技术与市场格局,总结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产业中面临的风险和瓶颈,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举措和建议。
报告提出,在底层技术及标准化情况方面,智能座舱底层操作系统形成 QNX、Linux、Android 三大阵营;经典车控操作系统方向,以欧洲 OSEK/AUTOSAR 为通行标准;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方面,以 Adaptive AUTOSAR 为代表的行业标准正不断演进。
报告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整体呈现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发展先行,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蓄势待发,经典车控操作系统升级替代的新局面。
报告建议,发展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产业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经验,一是要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做好资源对接; 二是增强标准引领作用,建立标准规范; 三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坚,集中公关关键共性技术; 四是加大应用普及力度,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适配验证; 五是打造开源开放生态,培育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 六是夯实产业人才基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