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加了AI手势的荣耀60 Pro,产品力真够了吗?

时间:2021-12-14 16:46:09 | 来源:PingWest品玩

原标题:加了AI手势的荣耀60 Pro,产品力真够了吗?

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采访荣耀赵明的文章,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条引起了我这个数码爱好者的兴趣,比如“市场基本面”、“双轮驱动”,前者意思大概是,和现在市面上都在强调“堆硬件”并强调一些有的没的“新概念”不同,荣耀要回归到大众市场,要从市场中发现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是什么?又是如何找到的?

其实这个突破口可以理解为是大众消费者,这也是赵明所说的“更注重回到产品研发的原点,以用户为中心”,如果再往深了说,就是保持新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平衡,不过在我看来,这个主题还是有些宽广,放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适用。

而赵明在之后进一步阐释的“双轮驱动”就比较有针对性了。

按照赵明所说的,一个轮子是挖掘用户消费需求,一个轮子是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体验。

如果再具象一些,拿产品举例,就真就如赵明所说:荣耀60系列正是基于“双轮驱动”理念打造的又一力作吗?

正巧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用荣耀60 Pro,有必要分享给大家。先来讲结论,荣耀现阶段产品,在产品力方面,确实可圈可点。

有些细微的体验,我是觉得“好用”,而且这些功能,在其他手机上并不如荣耀这款机型“想得全面”,尤其在我用的配置强大的旗舰安卓手机上,有些功能确实没有考虑到部分使用场景下的“不便”。

结合我之前的工作来讲,需要根据展会的内容,拍一些现场vlog视频;再比如有时候外出看到一段美景,想拍摄一段vlog视频,或者美食视频,如何快速出片、上传、发布,就成了我每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带什么相机镜头?脚架带不带?是否有人帮忙?收音问题?等等,刚开始我用相机来拍,用过一次我就放弃了,因为现场光线、电池续航、声音采录等都是问题,这种环境,用手机拍效率最高,自动模式下不用考虑测光、续航稳定、追踪声音也清晰。

不过在用手机拍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现场用手持稳定器拍摄,想切换前后镜头,就需要先把稳定器伸回来,在去点击切换按钮,之后在继续拍摄,非常麻烦。

荣耀60 Pro就直接可以利用Vlog隔空换镜功能,进行手势操作,举个例子,比如我要从前置镜头切换到后置,只需要先举手识别,之后出现动效倒计时后,掌心翻转到掌背,就能切换。

这个场景特别适合,先自拍一段口播,之后切换到后置进行展会、风景拍摄场景。另外还可以通过握拳,把当前拍摄画面转变为画中画模式,当然这个操作需要手心朝向屏幕,之后握拳,不用握死,比划出动作即可切换到“画中画”模式。

有时候我在拍美食时候,有个细节动作,就是我有时候会拿起食物,想要停止拍摄。

这时候再用手去触碰屏幕,就很不干净,利用荣耀60 Pro可以直接在屏幕中做出OK手势,就能自动停止摄录,这个功能细节做得可以。

不管是举手拍摄、握拳、还是左右滑动实现双镜拍摄功能,识别都非常准确,基本上举手就能出现“小手”图标,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对于识别灵敏度方面的“宽容度”还不错,速度稍慢或者快一些都能识别出来,不过我建议使用时候还是慢一点,准确度更出色。

识别手掌 调度出来

前后镜头切换

在使用左右滑动切换镜头调度拍摄上,我个人还是觉得太过复杂,如果未来能简化或者增加图示说明,就更清晰了。

最后聊聊我一般拍摄这些视频素材后,会如何处理,会拿出存储卡导入到电脑、把手机中录制的素材导入电脑,之后再放到FinalCut Pro中进行剪辑、配音、配字幕,最后润色导出再发布,非常麻烦。

图注:“AI一键大片”功能推荐给小白用户图注:“AI一键大片”功能推荐给小白用户

如果我是一个0基础的小白,不会剪辑怎么办?

直接利用手机中自带的剪辑软件就行,它有多套模板可以使用,之后就可以直接发布到社交平台,这种“拍剪发”一条龙服务,对于大众消费者非常友好,不需要很复杂的操作就能上手。

最后咱们来看看这个前置5000万镜头拍摄的自拍靓照吧。

后置镜头我倒是挺诧异,仅有三颗镜头,这放在三颗少,四颗正好的手机圈里,并不是以“镜头数量”取胜,一颗1亿像素主摄加上一颗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以及一颗200万景深镜头放在当前的手机市场中,也属于比较罕见的,不过好在配置确实够高。

至于效果如何,我们来看看样张。

从样张中不难看出,白平衡控制得还可以,不过在颜色取向上,我还是觉得有些直白。夜晚样张清晰透彻,对比度并不算高,表现比较自然,属于中规中矩。

外观:

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喜欢在背壳上做文章,但对于正面“形态”,基本上一笔带过,之后会着重墨彩的去讲屏幕。如果遮挡住前置镜头,几乎很难单从正面判断出手机品牌。

似乎大家对于手机正面形态,只局限在“直屏”、“曲面屏”认知上。直屏虽属于主流,但如果一款产品后壳为曲面、系统UI为圆弧设计,这样直接加一块“直不楞登”的屏幕,会很突兀变扭。

那么在曲面屏这样“大众化”的今天,到底什么样的手机“形态”才算美观?

我认为,只要别有“割裂感”就是一款好看的手机。

如果采用直屏设计,最好后壳也采用垂直设计,保证设计语言统一。

如果采用曲屏设计,后壳也尽量做到和前边一样的弧度,这样设计才不至于有“割裂感”。

荣耀60 Pro这款手机是我用过的一些3K价位甚至更高的旗舰手机中,在外观上,要“更极端”。其他手机也有曲面,后边也有弧度,但前后弧度不一致,其实手感就一般,荣耀60 Pro曲率前后基本一致,这就让放在虎口位置后,不觉得咯手。

我之前是以为握感都差不多,其实不然,曲率不一样的因为后壳往往更大一些,所以虎口位置还是有些“顶”,荣耀明显要更贴合虎口,舒服一些。

还有一个设计我个人觉得也不错,辨识度很高,即“四曲面”设计。相比于行业内第二代四曲屏的四曲屏设计,第三代四曲面屏有两处比较大提升,首先是上下弧度到达52°,左右达到81°,更圆润一些;其次就是解决了在第二代上下曲面与左右曲面交互的四个角无法形成弧面衔接问题,这样结果就是让四边视觉效果更好。

当然最棘手问题,还是如何把OLED显示屏“贴”进曲面玻璃盖板中,并让四角完美贴合,他们解决方式就是先建模,建立“平曲面转换算法”和“精准贴合仿真模型”,之后与供应链研发人员一起研发出LAMI工艺。这个工艺我简单解释下,可以概括为贴、夹、拉、合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受力和精度以及环境,才能实现屏幕和盖板的完美贴合。

荣耀60 Pro后壳我最直观感受就是:有光泽,但比较收敛。

我拿到的这款机型叫“幻境星空”,拿出来时候以为这款机型后壳是银色的,但当我稍微变换一个角度后,好家伙。

又是蓝色又是紫色,同时还有那种类似亮闪的“金沙”,另外在外壳上还有类似光束的变化,这种类似buff叠加的效果,我是第一次在手机端见到。它是如何实现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其实它是由几部分组成,首先就是底层的镀银色底、蓝紫色渐变和那个类似“金沙”的部分,前者不用多提,后者是有结构纹理的三角晶格,只要光线变化,就能有“bulingbuling”效果,之后配合两个镀膜就会变色闪光,而那种有些“3D裸眼”的立体光泽感,是通过凹镜纹理实现。

非常复杂,但实际效果很不错。

最后讲讲手机系统使用感受,荣耀60 Pro搭载的这颗高通骁龙778G Plus,和778G区别是CPU主频进行了提升,GPU部分和778G一致。

照例是不跑分直接讲使用体验。我最近玩《英雄联盟》手游版特别上头,在开启最高画质下,帧率都非常稳定,打了三盘儿依旧能稳定在60帧,并且发热控制得也不错。关于这颗芯片已经介绍多次,故不再撰述,总之概括一句话。

借助OS Turbo X的进程调度下的智能节电引擎,以及对778G Plus的优化,确实能敞开玩。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荣耀60 Pro还支持王者荣耀120Hz的高帧率模式,如果有喜欢玩王者的小伙伴,可以特别关注下。

写在最后:

有这样一条数据:在独立一年之际,荣耀的市场份额已经从最低时的3%回弹至18%,超过了历史新高;并进入到手机厂商TOP3,不难看出这个速度其实非常快,除了供应链跟进及时、产品策略正确、线下体验店扩张迅速外,消费者买账也非常重要,这就要回归到产品力上。

这就体现在“细节”,经过这段时间把玩,不管是机身四边曲面设计的细腻手感,还是在拍vlog时候方便的AI手势控制,以及1920Hz高频PWM调光,这些设计确实能提升用户体验,它并不是堆硬件,堆性能。

“高端品牌的建设与成长没有捷径,也没有什么侥幸,不能把配置当作品牌,也不能把各个高端器件拼凑在一起就当作创新,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

从荣耀60 Pro这款机型,能感受到荣耀产品策略的彻底转变,至少在这个拼硬件的“内卷”手机市场里,换了主赛道,但要“警惕”的是,友商在摸爬滚打这几年里,嗅觉变得更加敏锐,荣耀要想一直领先,就不能掉以轻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