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收购了Origimm公司的候选疫苗ORI-001,使得痤疮疫苗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来源:新浪微博这次新闻中的ORI-001候选疫苗,已经注册了Ⅰ期临床研究,预期在2023年11月完成所有试验,距正式上市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ORI-001是一种重组蛋白疫苗,原理是干扰细菌对宿主细胞(尤其是皮脂腺细胞)的黏附,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诱发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正常皮肤表面也有不同的菌群丨sweetrandomscience.blogspot.com但ORI-001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目前疫苗试验仅在Ⅰ期阶段,主要还是初步的临床药理、药代学和安全性的评估;后续还需完成Ⅱ期和Ⅲ期试验,来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很长的研发周期。
其次,痤疮丙酸杆菌仅仅是痤疮发病中的一个环节。从理论上来讲,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治疗可以减轻痤疮的严重程度,但并不能保证完全治愈痤疮。而痤疮疫苗能有多大的效力,也是进一步临床试验需要证实的。
并不能保证一针下去就不长痘了丨Pixabay再者,目前疫苗的前期试验均是使用小鼠模型或人源化的痤疮微环境模型,均无法满足长期慢性炎症和痤疮复发控制情况的需求。因此,目前并不能很好的预测疫苗接种后的长期疗效。
目前Ⅰ期研究的设计为每月一次、连续四次的接种计划,疫苗的时效性和是否需要加强针的注射,都是日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最后,ORI-001是预防性疫苗还是治疗性疫苗?
传统的治疗性疫苗在出现中重度痤疮后应用,可改善临床症状。而针对细菌黏附的疫苗可能在预防上可以起作用,但若是作为治疗性疫苗,它中和细菌毒力的能力可能低于毒力因子特异性疫苗。
若是作为预防性疫苗,在疾病发作前接种能保证较好的疗效。而哪些青少年可能出现中重度痤疮、哪些家长会选择让青少年接种痤疮疫苗,也是难以预测的。
疫苗实际应用还有很多问题丨Pixabay寻常痤疮是由于皮脂分泌增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最终导致炎症发生的疾病。它也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约85%的青少年、73%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痤疮表现,而约20%的青少年存在中重度痤疮,需要系统性的药物治疗。
痤疮丙酸杆菌丨Wikipedia口服及外用的抗生素和维甲酸类药物是痤疮治疗的常用手段。但药物带来的皮肤干燥、刺激及抗生素耐药、菌群失调甚至抑郁等不良反应,限制了部分患者的长期应用和疗效。
许多痤疮患者熟悉的阿达帕林就是维甲酸类药物由于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970年代,科学家就研发了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疫苗,并证实使用多价的丙酸杆菌灭活疫苗治疗重症囊肿性痤疮患者,超过50%的患者获得了显著改善。
后续还研发出了自体菌群疫苗治疗痤疮。重复多次免疫治疗可以更好地提升疗效,而疫苗的治疗甚至或可改善传统治疗的疗效。
但灭活疫苗诱导抗体的产生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如早发和迟发过敏反应,以及机体的菌群紊乱。
灭活疫苗有可能带来其他问题丨Pixabay随着痤疮丙酸杆菌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研发人员对痤疮丙酸杆菌的蛋白结构及其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续科学家致力于发展更有特应性的、针对其功能蛋白的免疫治疗。
目前研发的重点靶点包括细胞壁锚定蛋白酶、毒力因子、固有免疫受体等。其中,针对细胞壁锚定蛋白酶(唾液酸酶)的疫苗在动物试验中被证实可减少痤疮丙酸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也可以阻止痤疮丙酸杆菌利用唾液酸作为营养物质。
一种唾液酸酶(神经氨酸酶)的结构丨Wikipedia但该类疫苗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问题,比如不能处理痤疮丙酸杆菌释放的毒力因子。
针对痤疮丙酸杆菌分泌的毒力因子(如CAMP因子)的疫苗也在动物模型中被证实可有效的减轻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研究者们认为,抑制CAMP因子并不会直接影响皮肤共生细菌的生长,可减轻菌群紊乱的风险。
痤疮疫苗作为免疫治疗的一种方法,在痤疮的防治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单单靠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疫苗并不能完全控制该病。一般治疗(如饮食、运动、护肤等)以及传统的药物和物理治疗,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新型疫苗技术(如mRNA疫苗)的出现,可以大大的缩短研发、生产周期,并且可以继发细胞和体液免疫等。痤疮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前景都是值得期待的。
来源: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