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交通圈“解锁”新成就
长三角交通圈越来越密,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12月16日,全长116公里芜湖至黄山高速公路开通运营,安徽最后两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泾县、旌德迈入“高速时代”,由此安徽实现全省57个县(含县级市)县县通高速。
“皖南山区最后两个县,也是安徽最后两个县通高速,是安徽交通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令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作为长三角西翼腹地区域,安徽地形地貌比较特殊,皖南和皖西有皖南山区及大别山区,长江和淮河又把安徽分成皖南,江淮和皖北三个板块。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加大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又提出‘翅膀上的安徽’‘航道上的安徽’‘轨道上的安徽’‘高铁上的安徽’‘高速上的安徽’等建设规划。”孔令刚指出,随着这些谋划逐步成为现实,不仅安徽内部各种交通体现网络化体系显现,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联系更加顺畅,同时安徽还在国家战略上发挥链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两大战略的门户和枢纽功能。
“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可以进一步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和成果便捷辐射中西部地区,强化了安徽在国土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孔令刚说。
在孔令刚看来,长三角区域现在除了少量离岛县域还不通高速外,现在基本都通高速了。“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大中小城市都要通高铁、高速。比如,皖南山区,如果现实稍微富裕一点,自己开车,走县道,走乡道,走村道,可能另有一番韵味。”
不仅是县县通高速,两条长三角铁路两条新线——京港高铁安九段和杭台高铁将在本月内具备开通运营的条件。自此,长三角高铁网织得更密,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奔跑。
资料显示,京港高铁安九段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正线全长约170.9公里(其中安庆至黄梅段正线长约117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全线设安庆西、潜山、太湖南、宿松东、黄梅东、黄梅南、庐山等7座车站。杭台高铁北起杭州东站,利用杭甬高铁至绍兴北站,之后新建正线至台州市温岭站,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全长约266.9公里,其中新建线路约226.3公里,设绍兴北、上虞南、嵊州北、嵊州新昌、天台山、临海、台州、温岭8个车站。
展望“十四五”,长三角铁路投资、建设规模均远超“十三五”,并将从推动铁路科技创新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持续推动铁路“走出去”、提升铁路治理效能等六个方面,努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届时,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以上,新增里程超过8000公里,高速铁路通达地级以上城市,铁路联通全部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覆盖80%的城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城镇。
孔令刚指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规划对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苏北地区中心城市间以及与南京间的轨道交通包括城际铁路建设已经提速,皖北也规划了几个主要城市和节点城市间的铁路建设。
“苏南和苏北、皖南和皖北的协同发展,是苏皖两省重中之重的任务。”孔令刚说,同时,省际之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轨道上的苏北”和“轨道上的皖北”形成网络,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