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制定校外培训指导价不要“比低”,要比“合适”

时间:2022-01-01 21:45:30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评论】制定校外培训指导价不要“比低”,要比“合适”

图片来源:图虫图片来源:图虫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发改委同市教委、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了校外培训指导价。实施政府指导价后,收费标准比机构原市场价明显下降,将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下文简称《管理办法》)确定了北京市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其中,线下培训标准中,班型类型10人以下的,为80元每课时每人次;班型类型10至35人(含10人35人)的,为60元每课时每人次;班型类型35人以上的,为40元每课时每人次。线上培训标准中,统一为20元每课时每人次。

北京发布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定价,有三大看点。

其一,比其他地区发布的政府指导定价略高,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制定政府指导定价,不是比谁更低,而是更合适。此前,各地公布的政府指导定价,10人以下的班型收费最高为70元每课时每人次,35人以上的班型最低的5元每课时每人次。在“越低越严”的语境中,北京能把10人到35人的收费确定为60元每课时每人次,这体现了政府指导定价的地区差异。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政府指导定价应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培训机构平均经营成本(房租、人员工资等)综合制定。

其二,《管理办法》明确,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将于2022年2月21日(2022年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实施,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的管理,参照执行。这意味着高中学科类培训也实行政府指导定价,高中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否会被进一步要求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限制培训的时间,值得关注。

其三,属于“试行”收费标准,根据《管理办法》,未来北京市发改委、市教委将加强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及收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动态评估,根据评估和培训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完善收费标准。

“试行”留下了回旋“余地”。

虽然北京出台的政府指导定价已是全国最高——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公布的政府指导定价,10人及以下70元每课时人次;11-20人为50元每课时人次;21-30人为40元每课时人次;31人及以上为35元每课时人次。

但这样的指导定价,还是低于市场价格的。虽然从定价角度看,这可以减轻家庭的校外培训经济负担,却可能因收费标准偏低,令机构无法正常经营,从而选择转型或者退出,不再开展学科类培训。

按照各地公布的政府指导定价,全国范围内所有“1对1”、“1对多”的线下学科培训,以及线上“1对1”、“1对多”学科培训,基本上都无法开展了——线下“1对1”一个小时仅80元,线上“1对1”一个小时为20元。而“1对1”学科培训是个性化最强、家长需求最多的培训。

在北京地区,学科类机构为能维持正常经营,开展线下学科类培训,未来将主要是10-35人的班型,招满学生一个班一课时可以收费2100元。线上培训则会选择走大规模培训策略,但一堂课几百上千学生上,个性化、交互性必然差,同时,要招满这么多学生,需要不菲的营销支出。

因此,这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机构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调整。制定政府指导定价,以及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明白:政府指导价不是越低越好,校外培训机构不是越少越好。

从根本上说,这只是属于供给侧治理,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定价,并进行严格的收费管理,会大幅压缩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供给,但如果家长的培训需求还是存在,培训就会转到地下,这会令监管变得更难。

另外,对于高中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究竟采取怎样的方式,能更有利于规范高中学科培训,并满足高考生的培训需求,也是需要在实践中,确立更合理的监管方式的。

监管校外培训机构需要实事求是,通过制定合理的政府指导定价,让学科培训的供给,做到既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又不制造整体教育焦虑、加剧学生负担。这就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这一角度说,推进“双减”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前提必须是:监管的出发点不是要关停机构,而是引导机构依法依规经营,发挥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

学科类机构不要指望未来会对政府指导定价进行大幅调整。政府指导定价未来即便调整完善,也空间有限。继续选择进行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必须坚持非营利性属性,不可能再逐利,这是大势所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