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新年开门迎“涨停潮”,机构与游资合谋下的中医药板块能走多远?

时间:2022-01-05 22:45:07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新年开门迎“涨停潮”,机构与游资合谋下的中医药板块能走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行业都在笑谈,难道宇宙的尽头是中药?从带量采购不断深入到创新药纳入医保谈判,医药投研行业一直在努力寻找下一个真正的板块,但是不是真的就是中药,大家也都只能静观其变。”华南某医药一级市场投研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到。

在开年赢得几日暴涨之后,5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中药板块跌幅居前。

从龙虎榜观察,机构做多情绪较去年底明显提升。中药板块昨日再度领涨市场,板块内同仁堂、汉森制药、千金药业等近20股涨停。不过中药股的资金流向分化明显,一部分机构主导,一部分游资持续跟进。

同仁堂的三日数据显示,2家机构买入2.39亿元。除了同仁堂,昨日机构买入靠前的个股都有中药股的身影。

而此前多日,中药板块迎来持续爆发,新光药业、佐力药业、上海凯宝、香雪制药、中恒集团、汉森制药、昆药集团、九芝堂、精华制药、同仁堂、健民集团、华润三九等多个股票出现上涨,且多支股票出现涨停。

多项利好政策利好中医药投资

从消息层面上看,2021年12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备受市场关注。该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认为,此次指导意见针对中医药和中医服务扩大了医保支付范围,从而将推动中药需求的释放,同时,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已经实行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让中医药和中医医疗服务可以有更多时间探索DRG的支付。

同时,国家强调要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在放开中医药医保支付的同时,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指导意见的发布,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中医药高度认可的态度,强化了对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持。

东吴证券则指出,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也是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药品高质量和创新发展是未来5-15年的主旋律。

此外,“十四五”规划全文12次提及临床价值和临床急需、12次提及创新药、11次提及仿制药,药监局将进一步鼓励、支持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上市。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统计,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中药创新药12个,创历年新高。

华安证券表示,2021年是中药行业的爆发之年。从年涨跌幅数据来看,申万中药板块全年上涨28.84%,为生物医药各板块中唯一正收益板块,估值PE也得到修复。但从几个维度来看中药板块还不算被高估,一方面是未来的预期上中药部分公司的预期估值并不高且大多PEG小于1;另外一方面横向对比食品饮料板块,一直还有所差距。

该机构认为,2021下半年的政策驱动或许只是第一步并且还没有完全结束,2022年才是真正的业绩和逻辑兑现的关键一年。站在2022年年初的时间节点,有两点的明确方向可以带来业绩兑现。

涨价为上下游共振的结果,业绩释放只是时间问题。原材料持续上涨带来成本的提升+下游需求旺盛,双重叠加带来提价从而进一步增厚利润。

国企改革成为主调,股权激励体现企业端信心。2021年中药上市公司中有15家公司实施或者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解锁条件上利润端或者收入端要求的未来复合增速对比过往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基本都有所上调。

该机构关注3条主线+3点主题。3条主线:有老字号的传统品牌中药、有提价能力的特色品种以及有激励保障的低估值标的。老字号:片仔癀、同仁堂、云南白药、广誉远等;能涨价:健民集团、东阿阿胶、太极集团、马应龙、九芝堂等;有激励:华润三九、羚锐制药、昆药集团、江中药业等。

此外还有3点主题:创新、地域、产业链,包括中药创新药: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新天药业、方盛制药等;域性中药品牌:贵州三力、桂林三金、特一药业、福瑞股份等;以及中药产业链:上游种植及养殖产业链+中药材质检(信邦制药、振东制药、贵州百灵、聚光科技、莱伯泰科、润达医疗、东富龙、迈得医疗、楚天科技等);中游经销商(中国中药、珍宝岛);下游药店(大参林、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漱玉平民等);中药全产业链布局(中国中药、九州通等)。

长期投资优质标的在哪儿?

方正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唐爱金也表示中药配方颗粒因其“有效物质多+利用率高+易使用”等优势获得快速发展,其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国内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和标准建立的过程。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约260亿,增速超20%,对饮片的替代率8-10%,对标日韩的为60%,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形成由江阴天江和广东一方、北京康仁堂(红日药业)、华润三九等6家全国牌照试点和近年来省级试点企业的“6+n”竞争格局,其中中国中药市场份额占比50%,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各站10-20%份额。

2021年11月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全面铺开,执行国家质量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市场放开(由中医类等级医疗机构放开至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各省市医保覆盖有望拉动医处方上量,同时执行国标成本提高带动价格提升。

配方颗粒龙头企业在“技术+产能+市场”三维度深挖护城河。技术层面,原国家试点企业深度参与标准指定,先发优势凸显;产能品种层面,试点全面展开,龙头企业产能和品种壁垒;市场网络层面,龙头企业渠道全国覆盖,配合智能配药机抢占先机。

不过诸多政策利好之下,虽有望提振中医药行业发展,但也对企业提出新的挑战。

此前即有行业人士表示,医保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但医保局作为支付方,是讲究药品效果/成本比的,这个值一定要大于1,因此,要让医保局愿意支付,药品仍要体现出临床价值,这其实是在考验中医药企业的医学能力,而不少中医药企业目前医学能力还是偏薄弱的。

华东某中型券商研究员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短期中药板块的波动跟板块轮动有关,存在一定的价值修复。但是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从创新药进医保谈判,到带量采购的持续推动,整个医药板块的结构都在发生变化。这其中中药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长远所处的位置,目前都还没有定论。”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