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蘑菇也能吸引游客?海口乡村开辟特色研学游获青睐
中新网海口1月5日电 题:蘑菇也能吸引游客?海口乡村开辟特色研学游获青睐
作者 符宇群
腾飞而起的中国龙、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雄伟的万里长城……这些“中国元素”出现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欧盟国家青少年的绘画作品里。位于海口市龙华区仁南村的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内,充满着童趣的2021年中国欧盟青少年绘画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据了解,本次绘画展是今年继北京、平遥、咸阳之后首次落地海口,展出了比利时、拉脱维亚、丹麦等欧盟国家青少年的124幅作品以及中国香港青少年的110幅作品,为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孩子们架起了友谊桥梁。
游客参观用菌包废渣发酵而成的营养土种植而成的有机蔬菜。符宇群 摄除了吸睛的童趣画作,该基地还有一个“引客”法宝——蘑菇科普研学。基地自去年12月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海口本地以及周边地区亲子家庭的到来。
走进基地的3号棚,一个个菌包在架子上排列得整整齐齐,新萌发的耳片簇拥在一起呈菊花状“趴”在菌包上。工人在棚内不时查看木耳生长情况,准备采摘木耳上市销售。
“木耳下面的附着物是什么?”“这个菌包里面包含什么物质?”“什么阶段可以把木耳采摘下来?”眼下正值木耳采摘上市季节,孩子们对基地内菌包培育出来的毛木耳感到新鲜又好奇,纷纷开启提问模式。
该基地负责人张保军介绍,去年11月份,基地从福建引进3万个毛木耳菌包开始试种,目前已采摘一批上市,其脆嫩的口感深受市场欢迎。
儒佐食用菌基地里培育生长的猴头菇。符宇群 摄“一个菌包一茬产量有4斤左右,可以采3茬。”张保军说,菌包每茬间隔15天左右可以采摘一次,按照目前市场价,鲜食木耳可卖5、6元一斤,晒干后的毛木耳可以达到30元左右一斤,效益十分可观。
完成采摘后的菌包如何处理?在3号棚菌包区域后面的有机蔬菜区域内,20多蔬菜整齐地种在培养盆里,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娇嫩。而培养盆里的土壤正是利用废弃的菌包渣发酵而成的营养土。
“这些是真正的有机蔬菜,完全不施用化肥、农药,这样长出来的菜闻着都透着一股清香。”张保军说,游客来到基地,不仅可以通过讲解人员的科普学习食用菌、有机蔬菜的种植生长过程,同时还可以把菌包、蔬菜盆栽带回家进一步做植物生长观察,这样的科普方式颇受亲子家庭的欢迎。
田维刚组织亲子家庭开展户外拓展教育活动已有多年。在2021年的海南冬交会上,张保军展示的食用菌基地经营理念与田维刚自然科普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很快田维刚便组织100多个亲子家庭参观食用菌基地,从没见过蘑菇如何生长的孩子们大开眼界,直呼“长见识”。
海口市民钟玲带着儿子参观游览基地后,立即向工作人员询问种植食用菌的注意事项,现场购买了菌包和蔬菜盆,表示要带回家专门给孩子做植物生长观察。
除了种植毛木耳,目前基地共引进香菇、猴头菇、猪肚菇等5种菌种,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左右。张保军介绍,目前该基地按照“村党支部+集体公司+合作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年底村集体可获得合作企业固定分红15万元,同时当地村民还能通过在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收入。
张宝军表示,仁南村邻近有自然科普教育基地潭丰洋省级湿地公园、红色教育革命基地仁台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未来,他还打算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林下种植大球盖菇、长裙竹荪,让蘑菇研学游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产业,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现在生产菌棒的机器已经运到基地,待这个月中旬生产大棚建好投入使用后,就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菌棒,增加菌包的投产量。”张保军说,基地目前融合农耕教育元素发展综合功能产业,培育食用菌科普研学旅游,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