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关联1亿人生计:传统货运互联网化,还需迈过几道关?

时间:2022-01-18 22:45:53 | 来源:媒体滚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文/誉瑾

深夜10点,卸完最后一单货,路上车和人流已不多,货运平台司机谢伟绵这才准备收工回家休息。

“快过年了,花钱的地方比较多,就想多赚点钱。”42岁的谢伟绵在深圳跑货运已有六七年光景。过去一个月,他接货拉拉平台上的订单跑了6000多公里。家里三个孩子,一家五口,跑货运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忙点,反倒觉得心里踏实。

谢伟绵是数以千万计货运行业从业人员的缩影。数据显示,中国道路货运业从业人员达2089万人,其中货车司机占87.7%,而99%的司机表示自身家庭均依靠其驾驶收入为主,或者是仅有驾驶收入来源,如果加上关联业态从业人员,他们背后所支撑的家庭供养人口不下一亿人。

近年来,随着货运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货车司机结束了以往四处“扒活”或通过熟人介绍的接单模式,他们通过货运平台接单,货源订单更可靠,收入也有了一份稳定保障——只要勤快,多接单就有钱赚。

但与此同时,互联网货运作为一种新经济、新业态,从平台安全,到司机权益保障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也导致行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屡屡处于舆论争议之中。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互联网货运平台安全运营规范》(下称《规范》)团体标准,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和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由于是我国首个互联网货运安全运营团体标准,《规范》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被认为将填补货运平台企业安全标准的空白。

在深圳华强北穿梭的货运平台车辆在深圳华强北穿梭的货运平台车辆

呼之欲出

根据《规范》,互联网货运平台包括了网络货运平台和货运交易撮合平台。《规范》从平台、驾驶员、车辆等关键要素出发,共制定了10个方面58项条款,对互联网货运平台的安全运营提出具体标准和要求。

对此,中国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董娜表示,标准的制定,旨在引导新业态企业健全安全运营标准规范体系,将风险控制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企业安全运营水平。这也是在“血”与“泪”的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安全必备能力。

自互联网货运出现以来,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扭转传统货运“多、小、散”的格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其中,安全问题是互联网货运行业面临的第一大隐患。根据交通运输部网络货运交互系统统计数据,网络货运平台企业整合车辆和驾驶员资质不合规律超过30%,超载和超范围经营率均为5%左右。

此外,互联网货运平台不只是搭建起司机与货主之间的桥梁。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权益关系,也考验着平台能力。

谢伟绵说,网络上传的司机和货主的矛盾他自己很少遇到过。“干这行久了,知道怎么去沟通,很多时候都是沟通的问题。”

但有时候也接到过投诉,他记得有一次是运玻璃,到达目的地后双方确认没问题,第二天却接到了投诉,平台立刻打电话问他是什么原因。后来平台经过调查,确认无责,这才没有受到惩罚。

基于以上常见的安全、司机与货主权责等问题,《规范》中也有了进一步的标准,比如明确驾驶员和⻋辆准⼊要求和审核标准;《规范》条例中既提到了针对保“⼈”的⽅案,如紧急联系⼈、⾏程录⾳、疲劳驾驶识别和预警、隐私号码保护等功能,也提到了保“货”的⽅案,如装卸货监控、危险货物识别和阻断、货箱监控设备等;以及针对超限超载运输问题,要求平台企业推送货源的质量、体积不应超过车辆核定载质量、外廓尺寸等。

“通过上述运⼒资格审查、统⼀服务标准、以及在线考核等市场⼿段,能够有效规范平台上中⼩企业和个体运输⼾的经营⾏为,也规范了平台企业的安全经营⾏为,最终达到进⼀步净化货运物流市场经营的⽬的。”董娜说。

一名参与了《规范》审查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委会委员表示,当前,各部门在新业态相关标准规范方面研究较少,标准的缺失造成新业态在发展中缺乏约束,出现野蛮生长的现象。《规范》的制定出台,顺应了行业发展大势,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同时,督促每一个平台企业牢牢守住安全的底线,对保障行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告别“野蛮生长”

据交通运输部网络货运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当前全国共有1299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在1299家网络货运企业中,问题企业占比近25%。各大物流企业不断布局网络货运市场,平台是否安全合规运营、服务能力却各有差异。

随着《规范》出台,对行业形成约束,今后将对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挑战?“整个行业将从‘野蛮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参与了《规范》起草的货拉拉安全运营负责人庄壮说。

互联网货运平台随着“互联网+物流”概念兴起,最早可以追溯至2014年,当时车货匹配平台爆发式出现。直至2019年,随着《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行业进入严格监管阶段,洗牌加速,发展进入成熟期。成立于2013年的货拉拉,就是在这个时期崛起的头部企业之一。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庄壮认为,互联网货运行业将迎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其一,在平台能力建设方面,要求行业企业有开拓进取的科技创新能力;其二,在平台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要求有高效的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

庄壮举例谈到,不同于传统货运,互联网时代,平台集合了大量车辆和订单,如何应用科技手段,对货物品类、重量、体积、性状等影响安全的问题进行监测,利用先进技术赋能安全保障这是企业长久发展需要考虑的。

在货运安全方面,平台企业也汲取了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推动企业在安全建设方面的规范和技术革新。针对《规范》中提出的基于“人”“车”“货”安全保障具体要求,货拉拉从完善公司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大力开展司机安全教育,严格设置准入门槛,强化运输途中安全能力保障,以及整合升级了7*24小时安全响应和处理团队等几个维度进行安全能力建设。

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均提出要加强司机劳动安全保障。

在此背景下,《规范》一方面要求企业从技术能力、安全建设等方面修炼内功,另一方面,对于平台企业保障司机合法权益、提高司机安全保障也提出了要求。如《规范》在规范互联网货运新业态经营行为,以及改善货车司机休息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近年来,提升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已成为各个货运平台的一项重要工作。如货拉拉在去年成立了司机权益保障委员会,从完善沟通渠道、搭建福利体系、改善工作环境等多个方面,维护平台司机合法权益,提升司机安全保障。截至目前,货拉拉已在所有业务落地城市的司机版APP上线了“司机社区”功能,司机们可以在社区里发布动态、反映问题、互动互助。

共建行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规范》的起草单位,除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还有多家平台企业等联合编制,20多位相关方面专家参与编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货运平台企业共建行业生态,为受众带来安全健康服务环境的决心。

网约货运和网约出租车运营模式相近,为何网约车市场发展已较为成熟,而互联网货运仍处于互联网化的探索阶段,发展和监管相对滞后?

相比网约车,互联网货运因为涉及行业多、服务场景多等多种因素,导致其面临着比网约车更多的挑战。

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在于“车”、“货”匹配的数智化。在打车市场,人和车都是标准化的,可以用同质化的手段完成每一单服务。然而,货运市场,车和货不匹配就装不下。在货拉拉平台上,车辆大的类型就超过17种,货物就更是千奇百怪。

第二个挑战是道路限行。在城市道路中,大量存在着货车限行、限高、限重、限轴重,还有一些政策因素,有些路段小货能过去,中货不一定能过,这些都需要数据,让车、货以及环境做精准的匹配。

过去8年,技术能力是货拉拉生存下来的底气。“我们基于过去对货运安全工作的摸索和沉淀,总结出一些适合企业和互联网货运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我们希望能为行业做一些经验上的输出。”庄壮说。

现阶段,在各部门新业态相关标准规范方面研究较少的情况下,《规范》的制定,充分结合了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等特点,确保能执行、可落地,对整个行业来说,是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更好迈向新发展的全新开始。

“相信互联网货运在为传统物流运输智能化、解决货主有车可选、司机有货可运等方面有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这一创新模式,也会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和进步,开辟一个新的未来。”上述受访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委会委员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