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VC/PE“蜂拥”科技投资:寻找技术与商业的结合体

时间:2022-02-18 14:45:43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何让技术商业落地是最主要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梦旖 广州报道

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一级市场获得投资金额最多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以及IT,对应的投资金额分别是1927.25亿元、1847.59亿元和1577.46亿元。

当新消费估值倒挂,各路资金蜂拥至科技赛道,项目估值随之水涨船高,甚至刚浮出水面的创业公司就能获得上亿元的估值。“只有大赛道才能长出独角兽,为我们的LP带来高额回报。”某GP合伙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一时间,投资人们朝着更早期与“高精尖”的项目奔去,5G、芯片与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投资成为了主旋律。包括深创投、达晨财智、中科创星、源码资本等主流投资机构都将科技领域视为最重要的投资赛道。

政策的支持坚定了投资人的信心。去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任务,增加政策的扶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强调,要将“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作为重点,推动科学技术人员将科技成果进行商业转化。

不仅如此,包括科创板的推出,北交所的设立,甚至港交所18A政策的推出,投资机构闻风而动,一时搅动起科技投资的汹涌浪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某半导体领域的热门项目天使轮,就可轻松拿到上10亿元融资。

欣欣向荣后的估值回归

在科技投资热的同时,科技项目估值虚高、回报周期长见效慢和商业场景难落地等普遍特征也已成为业内共识。但当市场热情高涨时,没有人愿意错过下一个时代机遇的窗口期。

热钱涌入科技赛道,不同投资人抱持着不同的态度。“对早期投资而言,一个项目的‘验证周期’需要靠产品落地情况、后续轮融资、客户反馈等因素综合判断,而不仅仅是看资本侧的表现。”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刘元认为,科技项目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检验出质量。

“从投资选择来讲,最重要的是时间点。不跟风投资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去迭代更新我们的认知,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就有可能做到在市场拐点到来前去做投资。”光速中国合伙人朱嘉有着7年高科技行业经验和8年的风投经验,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好产品的判断是能够实现标准化并且可以大规模应用的,这样的技术在下游能找到分布足够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客户,光伏太阳能组件、锂电池等细分领域都有这样的特质。

“到今天我们发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也发展得很健全了,而前两年泡沫较重的AI也在大浪淘沙。最终会有正常的估值。”创新工场投资董事兼半导体总经理王震翔认为,泡沫只是一个过程,从移动互联网到硬科技,只有被大家都认可的领域才会出现泡沫。

但也有投资人不那么乐观,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感叹,诸多项目估值偏高。黄河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不单是因为资本集中涌入而形成的,也是政策导向加上宏观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在细分领域里,不是所有行业都是“进钱比不进钱好”的,如果资本与产品完全割裂,“产业侧里的好公司在资本侧拿不到钱,在资本侧拿到钱的在产业侧都不是好公司。这一定不是一件好事。”而这种观点也得到多位PE行业人士的认同。

如何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并让技术商业落地同样面临困难。不仅是科学家难找,科技领域的相关从业人才同样稀缺。朱嘉向记者透露,光速中国在低碳科技领域布局较早,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从最下游到上游的产业链投资,可帮助项目实现合作协同。

“在新能源燃料电池领域,因为对燃料转化效率要求特别高,很适合应用碳化硅芯片。我们早期投资的小鹏汽车就与瞻芯在碳化硅芯片的应用上达成了战略合作,我们投资的氢能源空气压缩机领域企业势加透博,其产品的控制器就可用到瞻芯的碳化硅芯片。”他认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投资布局,对于帮助项目技术落地是很有利的。

寻找技术与商业的结合体

当VC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之时,好项目成为最稀缺的资源,科技投融资市场上的主动权从投资机构慢慢向创始人倾斜,并且出现了,诸多机构频繁到高校/研究机构“挖教授”的现象。

无疑,前沿技术的核心突破,最后还是要拼科学家,不少投资人会主动寻求与科学家、教授们的联系。“技术越难的地方,寻找技术大牛就成了CEO和投资人的必备技能。”上述GP合伙人向记者表示,高科技企业的CEO可以没有销售经验,但是不能没有市场意识。如果在研发过程中闭门造车,是非常危险的。

但也有投资机构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创业者技术上的突破只是摆在明面的压力源之一。“科学家往往是顺向思维,喜欢从技术路线去思考产品形态。但市场往往需要的是逆向思维,要根据商业需求去倒推技术匹配。身份的转换就标志着成就评价方式的转变,创业者要能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价每项成果。”去年底,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曾发长文称,他深刻感受到科研属性出身的创始人与5、6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创始人们是很不一样的。

“技术创业者如今碰到的比较主要的困难,可能在于他对自己的技术和事业比较专注,下游的市场客户接触有限,视野不够开阔,最终会导致产品和市场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如果能摆脱这个困境,我相信后面产品持续放量,在市场取得突破会相对更容易实现。”朱嘉称,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也需懂下游的产品需求,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business sense”(商业敏锐度)。他直言,但当人和事都被看好时,会在早期就去支持和培育公司的发展。

科技投资是无尽的前沿,有大片的“无人区”等待着冒险者们去探寻。行业会依循自身的规律前行,当估值回归后,这片海域或会留下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的伟大企业。

(作者:许梦旖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