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东北放羊娃走到港交所,“麻辣烫第一股”来了

时间:2022-02-24 19:46:00 | 来源:《财经》杂志

文/杨立赟

编辑/余乐

杨国福麻辣烫,带着5783家门店和一家工厂,朝着港交所冲刺。

2月22日,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杨国福,是从哈尔滨宾县万发村一个贫苦家庭走出来的放羊娃,曾经一度靠收破烂为生,最终把自己的品牌打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杨国福妻子的表弟张亮也在他之后创立了张亮麻辣烫。

杨国福已于2015年将公司总部从哈尔滨迁至上海。他在2019年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立志成为麻辣烫界的“海底捞”。如今他冲向港交所,即将成为“麻辣烫第一股”。但是,从营收规模来看,杨国福距离海底捞还有很大的距离。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前九个月,杨国福麻辣烫的收入为11.63亿元,利润为2.02亿元。而海底捞刚刚披露的盈利预警显示,其2021年虽然预计巨亏约38亿元至45亿元,但总收入预计仍超过400亿元。

与海底捞不同的是,在疫情影响下,杨国福麻辣烫的营收和利润只有在2020年略有下滑,2021年很快恢复上升趋势。在大量中小餐企亏损倒闭的情况下,这样的正增长实属不易。2月23日,杨国福在电话中对《财经》记者表示,这得益于疫情之后对黄金店面的“抄底”。

“疫情之后我们让代理商和加盟商大力去找房源,去开拓市场,在2020年3月到5月期间,有很多高质量的铺面出让,以前是拿不到的。而且,那段时间没有兑店费(租房转让费),我们就拿了比较多,当时开店非常快。”杨国福说,这一决策来自于他在非典时期的经验——2003年非典同样使得许多店铺出让,正是在那时,他从路边摊登堂入室,在哈尔滨永和街52号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店面,“杨记麻辣烫”,也就是杨国福麻辣烫的前身。

疫情后的“抄底”是很多大企业能够想到的投资机会,海底捞却正在为这一决策买单。它宣布关停的300家门店中,有不少是在2020年和2021年新开的店。为何同样是“抄底”,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杨国福解释称,防疫政策往往要求不能聚集用餐,很多餐厅一人一桌就餐,大餐厅受的影响大;而麻辣烫本身就是一两个人食用的快餐,还有很多外卖订单,就餐方式相对灵活,受到防疫管控的影响小。

另一家同样出自宾县的麻辣烫品牌面对上市热潮则按兵不动。张亮麻辣烫创始人张亮在电话中对《财经》记者表示,张亮暂无上市计划。“我们先做好自己的事,练好内功,再考虑下一步。”据他称,目前张亮麻辣烫在国内约有5800家门店,海外有30多家。近两年来虽受疫情冲击,但是门店数量不减反增。

张亮表示,目前公司正聚焦数字化建设、品牌建设、供应链和运营能力提升等方面,希望以此赋能加盟商。张亮麻辣烫目前采用上海-哈尔滨双总部模式,把IT技术等部门设置在上海,方便招募人才。

加盟商贡献了94.3%的收入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内拥有5759家加盟餐厅和3家自营餐厅,在境外有21家加盟餐厅,共计5783家。其中,43.2%的餐厅加盟至少三年。2021年前三季度,一共有439家加盟餐厅退店。

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九个月,杨国福麻辣烫的收入分别达到11.82亿元、11.14亿元和11.63亿元,相对应的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和2.02亿元。同期,毛利率于从27.9%增加至30.2%。

杨国福麻辣烫毛利率变化。制图:杨帆杨国福麻辣烫毛利率变化。制图:杨帆

杨国福麻辣烫在招股书中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麻辣烫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14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9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同期,中国麻辣烫市场的连锁化率预计将从22%增长至26%,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商品交易总额以及餐厅数量计算,杨国福麻辣烫在中国的中式快餐市场排名第一;同期按照收入、商品交易总额以及餐厅数量计算,在麻辣烫这个细分领域中排名也是第一。

杨国福麻辣烫主要分为餐厅运营和零售两大业务板块。截至2021年9月,这两大板块对整体收入的贡献分别为96.8%和3.2%。

杨国福麻辣烫的两大业务板块。制图:杨帆杨国福麻辣烫的两大业务板块。制图:杨帆

在餐厅运营板块中,收入主要来自于加盟餐厅。2021年前三季度,来自加盟餐厅的收入贡献为10.97亿元,占收入总额的94.3%。

在加盟餐厅中,高达89%的门店位于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由于疫情对一线城市的加盟餐厅造成影响,一线城市的每家加盟餐厅平均销售额由2019年的39万元减少至2020年的33万元。

杨国福麻辣烫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同时向加盟餐厅销售特定货品,如自营工厂生产的调味料,以及由总部向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料、设备等货品。此外,总部向加盟商提供员工培训项目,并且在加盟商订货时收取线上平台服务费。

零售业务板块刚成立仅一年时间。杨国福麻辣烫在四川成都设有一家4.4万平米的自营工厂,于2018年9月投产,主要生产调味料及零售产品。2021年1月,杨国福麻辣烫推出第一个零售产品系列,截至2021年9月30日,共推出16个SKU的零售产品,如麻辣烫自热锅、多人份自热大火锅及火锅汤底料等。这部分业务略微减轻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压力。

招股书披露,上市融资将用于升级生产设施、丰富品牌组合、扩大零售产品供应、强化研发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和维护、全面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实施“五个在线”信息化建设蓝图等方面。杨国福麻辣烫计划进一步拓展加盟餐厅,于2022年至2024年每年在中国开设不少于1000家加盟餐厅;在零售方面,计划于2022年及2023年每年分别推出约20至25款新产品。

招股书披露,杨国福及其担任集团执行董事的妻子朱冬波各占股38.79%,杨国福的儿子、集团执行董事杨兴宇占股19.39%,此三人已订立一致行动人士协议;剩余的3.03%,由雇员激励平台“上海福果果”及第三方管理伙伴负责人激励平台“上海圣恩福”所持有。

招股书没有披露拟募资规模,不过,杨国福对《财经》记者表示,此次IPO预计将释放大约15%的股权。

杨国福麻辣烫门店分布。图片来源: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门店分布。图片来源:招股书

疲软的股市影响餐企估值

尽管海底捞、呷哺呷哺等餐饮企业在港股的表现不佳,但是除了杨国福麻辣烫,还有一批餐企排队赴港上市。粤式火锅捞王、海鲜餐厅七欣天、连锁快餐乡村基纷纷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2022年,中国餐饮业能否回暖尚未可知,但是拥抱资本市场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瑞银证券投行部中国区消费行业主管谌戈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到排队上港股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在2021年上半年或年中就已经启动了IPO计划,当时的资本市场环境和估值比现在更好;更早前,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对餐饮企业也持以欢迎的态度。

“过去五到十年间,中国餐饮行业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支付系统、物流、供应链、数字化应用等基础设置的成熟完善,以及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餐饮企业的管理效率更高,因此能够实现连锁化,扩展到成百上千家店的规模。”谌戈说。

他分析称,目前排队上市的餐企具有几个共性——具备一定的规模、具有品牌认知度、企业多年经营已经证明了连锁化经营的能力。“70%以上的香港IPO市场参与者是机构投资人,对投资标的的市值、流动性有一定要求,如果企业规模达不到这个要求,IPO本身也是困难的事。”

除了单一品牌的连锁化,投资人也看重企业的多品牌运营能力。“中国餐饮丰富,今年流行这个口味的餐厅,明年流行一个新口味。大多数情况下,餐厅如果只做一个菜系,很快就会碰到市场天花板,也会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从投资人的角度,一家餐企如果能够成功运营不同品牌,等于拥有品牌管理、产品开发、应对消费者口味变迁的能力,也更值得投资。”

上市这一决策,最基础的目的是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助力快速有效的扩张。“但是从企业中长期发展来看,融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非因为今天需要钱就去IPO,两者之间有关联,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谌戈观察到,如今,IPO不再是龙头餐企的野心和目标,“现在的企业家不再把IPO当成一个终点。企业有扩张计划,上市募集的资金往往用于产业链的布局、收购的需要。”

除了融资需求,上市还能为企业带来战略和人才的新鲜血液。谌戈说:“IPO能够聚集境外投资人,给企业带来新的战略思考。上市本身对于增强品牌在C端的认知度,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伙伴、供应商、加盟商心目中的认知度,有很大帮助。”此外,上市之后的股权激励手段,能够帮助吸引高端人才。如今餐饮行业越来越多需要零售、互联网、营销、供应链和物流等跨行业人才。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资本市场疲软,“很多企业交表之后没有发行,这不仅仅是餐饮行业,投资人对于IPO都非常谨慎。当然在这样的情绪下,会影响企业估值。”谌戈同时表示,好在餐饮企业的优势在于自身具有造血功能,尤其是能够达到上市条件的行业龙头,其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确更为稳定,“不像有些行业,如果企业没有融资,就无法继续发展。市场总是有周期的,企业自身能力强的情况下,总会有合适的窗口进行IPO发行。”

对于餐饮企业扎堆在港交所上市的现象,谌戈表示,餐饮企业在A股和港股的估值差异不明显,而A股的监管、审核、尽调更为严格,时间周期不确定性大,选择港股的时间表相对确定。“IPO牵扯企业的很多精力,很多企业不愿意耗太长时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