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王亦凡
编辑:薛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家长是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最后一道防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游戏防沉迷系统巩固强化,助力游戏与相关网络课程成为青少年重要的教育载体,需要社会多方参与,形成疏堵结合、合力共治的新局面。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登录时间和时长。王欢委员表示,新规虽然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但家长监护人的角色缺失、一些学校采取完全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等方式效果有限、优质益智和互动类游戏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多方发力的社会共治局面尚未有效形成。
对此,王欢委员建议,要疏堵结合,引导未成年人健康适度上网。“要积极看待网络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正向价值,推动青少年美育教育与人格养成,增强青少年实践技能与文化科普,强化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素养与能力。同时,家长和学校老师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电子产品,对孩子上网进行有效的疏通引导,适度地与孩子一起参与文化科普和亲子互动等类型游戏,助力提升孩童陪伴感与自身教育获得感。”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防沉迷机制成果。”王欢委员表示,相关部门应对租售成年人游戏账号等黑灰产乱象和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租售账号者和平台的责任。此外,还要明确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在青少年防沉迷体系中的责任框架,对家庭监管和教育失责或不当的情况加大法律约束力度。相关游戏企业也应加快补齐防沉迷体系的短板和漏洞,更有效落实防沉迷监管新规。
王欢委员还认为,应注重发挥游戏在青少年观念养成与技能培养阶段的教育作用,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未成年人的学习兴趣。她建议,从社会层面上首先要推动游戏教育概念定型、有效落地与健康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吸纳与优化包括VR、开源硬件编程、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的游戏与网络启蒙教育内容,引导语言教育与科创教育创新呈现的模式,探索更具普惠性和趣味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游戏企业应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与学校合作多推出有益孩童身心的功能游戏,努力使此类教学游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和教材改革的重要推动力。”王欢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