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到底谁山寨了谁:鉴别“山寨食品”不该交给消费者

时间:2022-03-14 22:45:04 | 来源:澎湃新闻

在正规食品和三无食品之间,有这样一个灰色地带,游离着另一类独具特色的包装食品,它们通过打擦边球起名,模仿知名品牌包装,在食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类食品被人们戏称为“山寨食品”。

“北京民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2021年3月6日在其公众号发布的一篇调研报告显示,“山寨食品”大规模流通于城乡接合部及山里乡村,除地区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外,还因当地的消费者往往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辨别产品真伪的能力较弱。

实际上这些“山寨食品”的出现不仅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在一定层面上侵害了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澎湃新闻检索发现,知名品牌奥利奥、大白兔、费列罗等企业都曾为此维权,其中大白兔曾获赔50万元。

从性质来看,“山寨食品”实际上是游走于模糊地带的“侵权产品”,近年来,尽管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管理部门都曾出台相关政策严厉打击“三无食品”,但由于这类“山寨食品”的制造商在法律层面大多手续齐全,是独立注册的合法企业。然而,“合法外衣”遮住的却是部分消费者的知情权,正如前述调研报告所言,“山寨食品”泛滥的地区消费者普遍辨别真伪能力较弱,一款包装食品是否“山寨”更不该由消费者来鉴别。

“果粒源橙果粒”与美汁源果粒橙上一代的包装几乎一致,很难分辨。

“山寨食品”泛滥于城郊乡镇,一天卖出上百箱

“雷碧”“粤利粤”“康帅傅”“大个核桃”,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食品名称,看似滑稽却又似曾相识,再结合上包装的色彩搭配以及logo设计,极易让消费者联想到某些知名品牌,甚至以假乱真。

2021年1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曾以“云南:‘山寨’食品以假乱真,一天可卖上百箱”为题,报道了昆明经开区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内存在销售“山寨食品”的情况。

 中国质量新闻网2021年7月5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奥得利厂家曾14次成为被执行人。 中国质量新闻网2021年7月5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奥得利厂家曾14次成为被执行人。

报道称,在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中,大白兔变身小白牛,士力架变身克力佳。除了各类食品,山寨饮料也随处可见。在一家饮料店,老板推荐一款售价仅7毛钱一瓶的酸角汁,外包装不仅与恒丰牌酸角汁一模一样,连口味、甜度也基本无异。此外,水晶葡萄、果粒橙等知名品牌也被模仿。商户说,这些仿制品大多销往城郊和乡镇,特别是过年前,一天能卖出上百箱。

据“民智国际研究院”公众号2021年3月6日发布的一份调研,“山寨食品”大规模流通于城乡接合部及山里乡村,除地区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外,其原因还在于乡镇地区的消费者往往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辨别产品真伪的能力较弱。

令剑商家利用绿箭品牌的标语(清新口气)诱导宣传。令剑商家利用绿箭品牌的标语(清新口气)诱导宣传。

以上述报告中展开调研的地扪村(位于贵州省黎平茅贡乡北部)为例,该村中75%的中青年劳动力都在外地打工,留在村中的主要群体为老人与小孩。他们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品牌认知力较弱,加之“山寨食品”与“正品”极其相似的设计包装,许多人往往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买到“山寨食品”。

上述调研报告中指出,除消费者外,有时商户也并非有意地售卖“山寨食品”。在许多情形下,商户也并不能辨认产品的真伪,只是觉得哪种好卖就进哪种商品的货。

此外,中国青年报也曾在2021年1月13日的报道中指出,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三至五线城市和乡村下沉市场有更快的消费增长趋势,“小镇青年”已成为新的消费主体。而城郊乡镇的市场中存在大量“山寨零食”。

报道称,城郊乡镇的人们采购依赖集市摊贩或街边商店,这些地方常从批发市场进货。城郊乡镇是监管力量的薄弱地带,如今“山寨”手段愈加“高超”,城郊乡镇消费者缺乏辨识能力,极易成为“山寨零食”的受害者。

手续完备身披合法外衣,厂家否认模仿他人品牌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上述“山寨食品”除了通过模仿知名品牌产品的外观来获取市场地位外,价格低廉也是其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一款外包装酷似“绿箭”名为“神剑”口香糖生产厂家告诉记者,“绿箭”一包卖到一块五,而“神剑”一包只卖五毛钱,“我们的成本比它们更低,所以价格也比它便宜”。

很大一部分山寨食品商家在网购平台的商品页面详情栏中没有写明生产厂家的信息。

澎湃新闻记者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大量与知名品牌食品相似的包装食品发现,尽管外观难以分辨,但这类食品中,绝大多数的价格还不到同类知名品牌食品的一半。以“果粒源橙果粒”为例,在网购平台上,15瓶450ml装的“果粒源橙果粒”拼单后的价格仅需15元,这远远低于“美汁源果粒橙”的价格,超市里的“果粒橙”每瓶价格至少4元起步,部分便利店售价为5元。

记者以消费者名义联系了“神剑口香糖”的生产厂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款外观和“绿箭口香糖”十分相似的产品,具备自己的独立品牌。面对质疑,工作人员称:“我们不是山寨产品,我们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已经做了二十年了。”

记者根据“神剑口香糖”生产许可证号查询发现,该产品工商登记信息完备,具备生产许可证,经过了监管部门审批。在其他多款与知名品牌食品极为相似的包装食品工商信息中,几乎所有产品都具有完备的审批手续,品牌名、厂址等均与外包装显示的一致。

与“神剑口香糖”厂家一样,绝大多数厂家在采访中否认自己存在抄袭行为。但被问及是否利用相似外观误导消费者时,大多数厂家不愿正面回答。“果粒源橙果粒”生产厂家表示,外包装与“果粒橙”相似只是外界一厢情愿,“我们和它不一样,外包装只是你看着一样,我们看着不一样,瓶子都不一样。”

澎湃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了“美汁源果粒橙”历代产品的外包装,发现最新款的“果粒橙”外包装确实和“果粒源橙果粒”不一样,但是上一代的果粒橙的外观则几乎和“果粒源橙果粒”一模一样,若不仔细辨别,难辨真伪。

天眼查信息显示,果粒源橙果粒厂家曾多次因为包装装潢侵权问题受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

工商信息显示,“果粒源橙果粒”的厂家曾因“擅自使用或模仿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但是,澎湃新闻注意到,该品牌厂家仍在使用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模仿知名品牌的外观进行正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起诉、市监部门处罚,“山寨”品牌打而不绝

市场监管部门对“果粒源橙果粒”的处罚并非个例。早在2020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就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此后,各地陆续展开行动,查处了一批“山寨”企业。

据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2021年1月21日消息,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分局立即组织执法力量,开展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山寨’食品整治行动,对涉事经营户进行立案调查。同年3月16日,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经开分局、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90余名执法人员,又对新广丰批发市场进行突击检查,共检查经营户685户,对3户商家疑似涉嫌销售的假冒酒类、日用品和副食进行了暂扣。

2021年1月14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现场查扣了标识为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0L*1袋/箱的浓缩糖浆277箱,经鉴定属于侵犯“百事可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此外,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组织开展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也查处了3起“山寨”食品违法案件,相关企业分别被处以7.01万元到15.72万元不等的行政处罚。

除市场监管部门的打击外,被“山寨”的食品企业也曾就侵权问题起诉“山寨”食企。上述“神剑口香糖”生产厂家表示,“绿箭口香糖”曾就外包装抄袭问题将其诉至法院,双方打了三年官司,法院最终并未认定“神剑口香糖”的外包装存在抄袭问题。

澎湃新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山寨食品”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从2016年到2021年,共有多起相关判例,涉及行政案件及民事案件,案发地涵盖辽宁、山东、广东等地区,涉案食品包括山寨进口饼干、山寨啤酒、山寨杏仁露等。

2021年5月10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二审认定,上海雅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滋公司,已注销)的商品糖纸装潢与冠生园公司(“大白兔”花生牛轧糖)的糖纸装潢构成近似,其会导致相关公众产生混淆,构成侵权,判决立即停止雅滋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冠生园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50万元。

然而,在相关的查处及维权行动中,部分山寨企业如雅滋公司一样销声匿迹,但仍有一些企业像“果粒源橙果粒”一样在被处罚后仍然存续,打而不绝。

天眼查信息显示,果粒源橙果粒厂家处于存续状态,正常经营。天眼查信息显示,果粒源橙果粒厂家处于存续状态,正常经营。

这些“山寨食品”如今仍泛滥于网购平台及部分乡镇,通过模仿外包装,打擦边球起名等方式侵害着部分缺乏鉴别能力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实际上,这部分鉴别工作不应强加于消费者,需要食品企业从源头上肩负起社会责任,严以律己;更需要职能部门在终端明察秋毫,重拳出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