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数量增至296个,完成商标审查审理逾1400万件,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累计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48.2万件……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相继公布了2021年商标审查审理业务与商标公共服务保障工作的成绩单,交出了一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合格答卷。
2021年,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朝着目标继续奋进。4月6日,商标局在官网上发布的《建设一流商标审查机构,今年我们这样做!》文章表示,2022年,商标局将以建设一流商标审查机构为目标,以加大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治理力度、持续提升审查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以完善商标审查管理体制机制为牵引,全面深化商标改革,扎实推进商标工作高质量发展。
交出亮眼成绩单
“十四五”开局之年,商标局聚焦商标审查主责主业,精准确定目标、精准施策改革、精准发力攻坚,稳步推进商标审查审理提质增效,积极运用商标工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充分展示了商标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努力与成绩。
2021年,商标局与各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锚定审查提质增效,优化流程、缩短注册周期,提高商标异议、评审审理效率,奋力开创商标审查新局面。严格按照《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压减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推进工作,在把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的基础上,于2021年底前将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压缩至7个月。全年2200多名审查员共完成商标审查审理1400多万件,其中完成商标注册申请实质审查逾1056万件,同比增长20.31%。
商标局坚持质量当先,严格重大不良影响商标管控,依法制止“搭便车”“傍名牌”“蹭热点”等利用商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2021年,商标局精准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囤积行为,全流程靶向施策,各业务环节协同发力,累计依法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48.2万件;严格落实《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集中驳回了恶意抢注行为明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恶意抢注商标1628件,对1729件注册商标依职权宣告无效。
商标局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不断提升优化公共服务。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设立5个综合业务窗口、65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全国窗口数量累计达到296个。同时通过强化培训轮训,不断提升窗口队伍综合业务素质,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
商标局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回应并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在2021年组织开展了多场“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商标宣讲活动,走进行业、走进地方、靠近群众,全年选派19名专家骨干精心准备课程,共计讲授了27堂课程,线上、线下参与者累计超过114万人次,活动满意度高达99.89%。
认真做好新答卷
近日,《商标局2022年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正式印发,详细部署了商标工作下一阶段的推进路线。
关于推进商标审查审理提质增效,商标局将继续把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巩固审限压减成果,强化审查质量全流程管理;实施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依法快速审查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商标注册申请;加强巡回评审庭建设,大力推进口头审理工作。
关于持续严格规范商标申请行为,商标局将继续保持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高压态势,及时做好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恶意抢注商标的处置工作;加大对商标囤积行为的治理力度,加强商标转让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管理,切断囤积商标转让牟利途径。
关于完善商标审查管理体制机制,商标局将研究制定一流审查机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审查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人才管理体制,指导各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加强队伍建设;推行商标审查员岗位等级制度,不断增强商标审查员业务能力;全面参与商标法修改和地理标志立法建议等工作;牵头推进商标法实施条例修改工作,研究形成修改建议。
根据《工作要点》,商标局还将着力提升商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强化对地方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的指导,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加快推进申请全流程电子化、商标电话咨询平台建设及商标注册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完善“好差评”工作机制,形成群众“愿评敢评、评了管用”的良性循环,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提升。
“不忘初心,善作善成。《工作要点》的发布,明确了以建设一流商标审查机构为工作目标,并提出了各项工作要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很欣喜地看到商标局围绕主责主业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要求,不断加快推进商标审查理念更新、工作创新、技术革新,着力提升商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全面推进商标注册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一流商标审查机构而不懈努力。”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莲峰表示。(本报记者 王国浩)
(编辑: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