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运营 >

边赚钱,边挨骂:市场何以“双标”以岭?

时间:2022-04-20 08:48:20 | 来源:DoNews

自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后,谈及治疗药品总有“双标”的味道。

单日(2020年4月26日)新增确诊30256例、累计确诊和死亡955488例与54120例后,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坐不住了,5月1日向制药巨头吉利德科学(GILD)生产的瑞德西韦发布紧急使用授权。

枉顾肝酶升高、腹泻、皮疹等众多副作用,此举仅被洛杉矶雪松西奈山医疗中心医院流行病学主任Jonathan D. Grein为代表的少数研究人员和机构质疑。

“进行实验后,我有底气、有证据来说,连花清瘟真的有效。”同是宣称找到应对疫情的方案,同期(2020年5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关注的方案,遭到众多质疑——为何是“中药”?轮得到以岭药业(002603.SZ)吗?凭什么轮到连花清瘟?

对于连花清瘟的社会性讨论这两年从未停歇。现在,连娱乐圈“纪检委主任”王思聪也要“蹚浑水”,放狠话“安排”证监会的“严查”了。

一边是被疫情逼到死角,拽出“堵抢眼”的瑞德西韦,静悄悄地活成了被新冠吓怕了的人眼中的“神药”;一边是在实验室和防疫一线“三进三出”,眼下正逐步走向国际,却摆脱不了堡垒内部拆台。

回顾历史,以岭药业确实有过很多争议——“首富院士”、“家天下式企业”、“女婿争议论文”……以至于人们迫切希望“打破砂锅”。

是什么将以岭药业摆在了舆论场的对立面?连花清瘟又开启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招黑体质”

无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或“以岭药业董事长”哪个身份,吴以岭都很难接受现实。

2020年3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将连花清瘟连同金花清感颗粒、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并成为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不到一个月后(4月14日),以岭药业随即公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的说明书已获批,增加“可用于轻型、普通型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借此优异表现,监管部门加快对中药审批速度,而且不仅限于应对疫情。有统计显示,2017-2021年国家药监局共计20款新药获批,其中2021年就有12款,其中就有以岭药业的苏夏解郁除烦胶囊。

防疫一线通过成果证明中药防疫的有效性,迅速成为带动中药板块整体快速好转重要依据。彼时仅仅17个交易日(3月23日至4月15日),以岭药业的市值也从227.62亿元飙升至414.68亿元。

可靠的疗效叠加行业的利好,在二级市场掀起一场“中药热”本顺理成章,奈何并非所有人都买账。

多个社区开始发帖讨论连花清瘟的价值,知乎平台提出“如何看待钟南山院士们发表的连花清瘟的临床数据?似乎提高了百分之十的治愈率,这有什么临床意义吗?”的问题,浏览量迅速突破15万,众多回复认为实验结果参考性有限。

舆论并不打算就此作罢,更大的声浪接踵而至

2019年7月,钟南山团队与吴以岭团队正式启动南山-以岭肺络联合研究中心,这条消息迅速被网民翻出来,质疑里面可能存在利益捆绑。

2020年初,以岭药业股价快速增值,吴以岭系众多成员减持套现,是对以岭药业未来不放心,准备提前离场吗?

2020年5月,新加坡华文报纸《联合早报》刊文表示,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任何中药材能有效治疗冠病,为什么连花清瘟就行?

2021年5月,贾振华隐瞒了与以岭药业董事吴瑞的夫妻关系,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医学》刊发了《一种老药新用的中草药,连花清瘟胶囊在新冠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下简称论文),置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何在?

……

一边赚钱,一边挨骂,以岭药业将“招黑”属性拉满。

失衡的真相

客观地说,以岭药业一身“招黑体质”,形成的原因很复杂。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委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振华有太多的角色,却不应该在论文发布时,“隐匿”与以岭药业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合理解释。

而诟病吴以岭系套现,本身没有太大意义。毕竟流程上看合法合规,况且后期重新修改的说明书获批、钟南山院士的言论,以及中药行业迎来众多利好信息,共同决定着那一轮的行情高涨,套现也无可指摘。

至于《联合早报》否定中药的防疫价值,其实看过就好了。毕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和国家,连花清瘟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等品类注册,得到相关部门的上市许可——官方机构获批的权威性,总比媒体的言论更加有效。

一些莫名其妙的结果,让这家企业以及背后的中药行业的故事变得微妙。在混乱的认知中,围绕连花清瘟的争论,已经很难让各方理性、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以岭药业。

翻看以岭药业的官方信息,创始人吴以岭从事中医研究的成果,在于“系统构建络病理论的络病证论、脉络学说和气络学硕三大体系”,最终“研发10余种国家专利新药,获得6项国家重大成果奖”。

换言之,连花清瘟并非以岭药业的全部,而是在呼吸系统与抗感冒类药品领域的一个分支。在各方证论连花清瘟防疫价值而不得结果的时候,忽略吴以岭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中医络病研究,以岭药业是一家中药企业。

据以岭药业的财报信息,2020-2021年呼吸系统类/抗感冒药类药品营收占比,与心脑血管类药品是两大核心产品。若非疫情原因带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的热销,心脑血管类药品的销量已经超过呼吸系统类/抗感冒药类药品。

如此看来,以岭药业是指在二级市场爆发,离不开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的贡献,却也不能将全部原因归结于此。

作为中药企业,以岭药业也不够“典型”:在云南白药(000538.SZ)和片仔癀(600436.SH)的传统“中药龙头”研发投入普遍较低的时候,以岭药业的表现并不“传统”,投入始终保持在高位,与白云山(600332.SH)维持在同等水平。

不依赖疫情实现增长、每年的研发投入领先行业的大型中药企业,如此“招黑”有些无奈。

脚下的路

当然,世人的眼光并不重要,外部何等“招黑”不过是口舌之快,企业内在价值与肩负责任才是根基。

客观来说,在中医药行业整体向上的时候,以岭药业并不缺少自证价值的论据。

2020年至今,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面向中医药行业的推进政策——《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共计7项,大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正被事实逐步排除。按照中信证券在《医药行业中药大健康子板块投资策略》中的观点,2022年是中成药集采元年,降幅预期温和可控。从结果来看,基本符合上述结论。

根据广东联盟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公示,连花清瘟颗粒(6g×10袋/盒)的价格为2.3295元/袋,相比最高有效申报价3.75元/袋,降幅为37.88%,处于中信证券预估30%-50%温和降幅区域内。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成长空间,带量采购没有打破中药行业市场格局和投资逻辑,因此全行业仍然维持向上趋势。据中信证券数据,截至3月底中药指数涨幅18.5%,同期医药指数整体跌幅16.5%,中药板块成为医药板块中实现涨幅最大的细分板块。

如此高成长性的行业,企业的价值仍处于低位。截至2022年3月25日中药板块平均市盈率为33倍,仅高于医疗器械和商业流通两个板块。随着利好不断释放,相关情况将会进一步好转。

手里握着一把好牌,怎么打都能赢下台面上所有的钱,这就是现在的以岭药业。只是需要思考的是,赢钱是唯一要做的事情吗?外力和内里共同作用下,以岭药业成了中药圈儿中的“网红”,故事到此结束了吗?未必。

舆论揪着连花清瘟体外实验结果,对比瑞德西韦(0.392μg/ml)与连花清瘟(411.2μg/ml)半数抑制剂量的夸张差距,以此作为否定后者,甚至中医防疫有效性的最终证据,无形中陷入了用西药视角否定中药价值的错位。

然而现实是,国内孱弱的中医药体系,不具备对抗西药逻辑的能力,让这种错位的认知贯穿医疗机构与大众舆论。在中医药发展的低谷期,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站在“理论+实际”的高度,重新树立中医药的权威。

如今借着“防疫用药”的背景,连花清瘟飞起来了;借着连花清瘟的背景,以岭药业也飞起来了。在此基础上,这家中药龙头开始带领中药行业扭转局面了吗?也许有,奈何效果并不明显。

处在浪尖上的以岭药业,并未趁着大势作有效推广与布道,甚至院士吴以岭颇有见地的络学理论,也没有因为连花清瘟的流行被更多人了解,更何况中医倡导“千人千方”、“治未病”、“疏通经络”等经典理论。

作为行业龙头,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争吵聒噪反而最不重要。或许对以岭药业而言,为整个中医药行业做点事情,才是最应该走的路。

结语

如果你问,以岭药业一定没有问题吗?连花清瘟一定是最终答案吗?相信任谁也给不出肯定答案;可是同理,不应该有人拍板定论,否定连花清瘟的价值。毕竟得到最终答案,体外实验后还有一个漫长的求证过程,绕不过去,也急不来。

投资者关系平台上,以岭药业的回复说的很对——“不能因为‘王思聪’三个字,就随意提出疑问”——“质疑一张嘴,澄清跑断腿”,一切还是谨慎的好。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